金榜题名 另辟蹊径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朝咸丰三年(1853 年)出生于一个富农兼小商人家庭,少年时期除就读于私塾外,也曾受过某些耕作营建方面的训练。张謇自幼聪明喜爱读书,父亲张彭年对他尽力培植, 期望他科举成名,光宗耀祖。年幼的张謇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他发奋图强, 用心学习,十六岁就考中了秀才。1894 年到北京参加礼部会试、殿试,他取一甲第一名(状元),循例例授翰林院修撰。张謇经 26 年的寒窗之苦,才赢得了科场中的最高荣誉,按着传统看法,“大魁天下”就是登上了通向封建大吏的阶梯,如果仕途顺利,不难爬上宰相的高位,荣华富贵,垂手可得。然而,头名状元的张謇并没有为此感到满足,他却弃官不做,跑去办工厂, 当资本家,成了封建传统的叛逆者。

张謇的做法自然会遭到阵阵讪笑讥讽,因为工商末技,素来为士大夫所不齿,弃儒经商更视为伦理道德上的堕落,发生这种特殊的现象,在当时情况之下,对于有救国之心的张謇来说,并非偶然。

自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蚕食鲸吞,瓜分豆剖,满目疮痍,国难当头。张謇为此深受震惊,对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甚为不满,每议时事,总是慷慨激昂,有时声泪俱下。

张謇对满清腐朽官吏非常鄙视。他认为当代的“达官巨公”能苟且以保功名的已属上流,其余的不过是患得患失的鄙夫罢了。两广总督张树声、直隶总督李鸿章都曾派人聘他入幕,他拒绝了,并以“南不拜张,北不拜李”, “良禽择水而栖”引为自豪。张謇不阿权势的品质曾为仁人志士所赞赏。

外侮日亟、内政腐败、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发展。“变法维新”的呼声高涨起来。不少人著书撰文,要求振兴商务、发展实业, 通过学习西方来挽救危局。蓬勃兴起的时代潮流推动着张謇摆脱儒家思想的拘囿,开始注目西方资本主义。据张謇自己说,从 1886 年会试失败后,就有了“中国需兴实业,其责任必士大夫先之”的想法。他感到救亡图存,必须另辟蹊径,从兴办实业入手。但苦于无所凭借,只是在江苏海门农村提倡了一阵养蚕种桑。

张謇名甲天下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结果中国一败涂地。割地、赔款, 又使中国在半殖民地的苦海中进一步沉沦。《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仅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如狂潮巨浪,排空而来,而且大量的乘余资本也涌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建厂、开矿,“稍有人理,能无痛心”。日本一小国反能战胜老大之中国,日本何以强,中国何以弱?张謇的结论是振兴实业,革新教育,才是中国的“救活之道”。他在给翰林院同事的信中说:“愿为小民尽稍有知见之心,不愿厕贵人更不值计较之气;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

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因此张謇立志“奋志农工”,走一条离经叛道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