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辅助教育 以教育改良实业
张謇不仅是个“实业救国”论者,也是“教育救国”论的执行者。他创办实业初见成效后,就积极在本地兴办教育事业。他认为“图存救之,舍教育无由”,“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发展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离不开教育。“中国今日,国势衰弱极矣,国望亏损极矣⋯⋯ 欲雪其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教育则无兴;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道,故立学须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张謇不仅大声疾呼,而且身体
1902 年春,张謇应两江总督刘坤一之邀,商定筹建一所师范学堂。在国
家和地方都不予支持的情况下,张謇乃从办实业所得中抽出资金 3 万多元, 作为开办学校经费;将通州城南的千佛寺进行翻修建造,作为校址。他们先后聘请海宁王国维、义宁陈师曾、泰兴朱东润等到校授课,还曾聘请日本教习村忠治郎、西谷虎二、远藤民次郎等讲授理科、外国史地、日文等课程, 开办了我国第一所师范学堂。南通师范的建立及其教育教学经验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后,他用大生纱厂一小部分盈余和募捐所得,又在通州创办了女子师范、幼稚园、小学和中学。此外还先后创办了 10 多所职业学校或传习所,包括纺织、农业、商业、医学、商船、吞桑、铁路、测绘、财会等专业及普通中学。其中纺织、农业、医学比较有名,三校后来扩充为专科,1920 年曾合并为南通大学。
20 年内,南通地区在张謇的主持和倡导下,先后建立了 370 余所小学,
6 所中等学校,4 所职业学校,后来又从中分出 3 所大专学校。在外地由张謇倡议或资助而设立的学校有:吴淞商船学校、吴县铁路学校、上海复旦学校、龙门师范、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此外他在通州还创办了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盲哑学校、伶工学社、剧场、公园和医院等,这些在当时都是开风气之先的新事物。
随着通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张謇在东南以及全国的声望日益增高。由于他举办教育,成绩显著,受到清政府和社会的重视,1907 年被举为江苏宁属教育会长,1911 年学部奏任他为中央教育会会长,成为名噪东南的教育家和实业家。
1926 年 8 月,张謇病故于上海。虽然他的晚年在政治上一步步落伍了, 但张謇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爱国行动,大胆试验的勇气,为中国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在历史上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毛泽东曾讲过,讲到中国的轻工业,不要忘了张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