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神童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波,1882 年生于湖南邵阳的亲睦乡。父亲蔡政、母亲及兄妹,皆以农为业,家境简陋清贫。为了维持生活, 父亲兼以裁缝为业,经常到邵阳之西的武冈、洞口一带为人缝纫,后全家迁居武冈县西之三门王家板桥。蔡锷自幼聪颖,富于幻想。他 6 岁进私塾,10 岁读完了“四书”“五经”,能写出比较流畅的文章,因而有“神童”之称。在湘西,还流传着蔡锷童年时期勤奋好学的佳话。他白天帮助家人到田野耕作,晚上独自点上油灯,常常读书到深夜。他怕家里人担心他的健康,便瞒着父亲,在灯碟里盛满油,深夜诵读,油尽始睡。蔡锷家贫,购书困难,他听到哪家亲友有藏书,虽在数十里之外,也要翻山越岭去借。他读书喜欢亲手抄录,笔记精华,成诵在心,因而理解较深,能融会贯通。然而,家境的贫困,使蔡锷在 12 岁时不得不终止读书。同乡名士樊锥爱其才,免费将蔡锷收为弟子。樊锥是清末湖南的著名维新志士,对蔡锷童年的思想影响很大。因而蔡锷的学业进步很快。13 岁时应院试,因为生得瘦小,由父亲扛在肩上挤进考场。督学江标很赏识他的文章,补为县学生(秀才)。蔡锷 14 岁时又应岁试,名列一等。15 岁跟随樊锥参加乡试,考入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新式学堂——长沙时务学堂。时务学堂是在维新运动中应运而生的,变法活动的急先锋谭嗣同任学堂学监,崭露头角的梁启超任总教习。在时务学堂,蔡锷受变法思想的影响很深,也为梁启超大力鼓吹维新理论所感动。蔡锷“在堂每月月考,皆居前列。英气蓬勃,同学皆敬慕之”。在这里,他与梁启超结下师生、同志之谊。

1898 年 9 月,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因遭到以慈禧为代表

的反动势力的镇压而失败,谭嗣同等 6 人殉难,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 湖南时务学堂被强令解散。变法的失败,梁启超、谭嗣同两位教师的一逃一死,给少年蔡锷的刺激很大。这时,湖南巡抚陈宝箴考送出国留学生,应试者 5000 余人,蔡锷以第二名入选,也因变法失败而不能成行。后他去武昌两湖书院求学,又因其是时务学堂旧生而被拒绝。1899 年夏,蔡锷考入南洋公学,其时正值暑假,他在上海举目无亲,幸遇在南洋公学任教的原长沙时务学堂教习李逸群,特许蔡锷先住宿学校。7 月,蔡锷在上海等待入南洋公学时,梁启超自日本来函相招,又得到唐才常的资助,遂东渡日本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