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三国归晋

孔明死后,姜维在汉中操练军马,积草屯粮,继承武侯的遗志,时刻准备北伐。魏青龙三年,魏主封司马懿为太尉,总督军马,镇守诸处边关。他在许昌、洛阳二都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各处宫殿极其华丽,光耀日月,闹得民怨沸腾。凡有谏阻的大臣,不是被贬官,就是被杀头。他又听信博士马钧的话,要把长安汉宫中的铜人运到洛阳。结果铜柱倒坍,砸死千余人。马钧把铜人和承露盘运到洛阳,把摔坏的铜柱铸成两个铜人,叫“翁仲”,又铸了一对铜龙凤。魏主最先立毛氏为皇后,后来又纳了郭夫人,整天和郭夫人饮酒作乐,逼毛后自尽,立了郭夫人为皇后。辽东公孙渊造反,司马懿攻陷辽东,斩了公孙渊,魏主封他为太尉,执掌兵权。这天夜间三更,魏主看见毛后阴魂前来索命,因此得病,渐渐不起,他就封曹真的儿子曹爽为大将军,学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把太子曹芳托给曹爽和司马懿。曹芳年方八岁,紧抱着司马懿的脖子不放。魏主一再叮嘱司马懿别忘了太子对他的依恋之情,很快就死了,他在位十三年,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司马懿、曹爽扶曹芳称帝,追赠魏主为明帝,尊郭后为太后,改元正始元年。曹爽和司马懿同掌大权,有事肯定先和司马懿商议。他手下有五百门客,其中何晏、邓扬、李胜、丁谧、毕轨最受信任,又有大司农桓范为智囊。何晏等人从中挑拨,说是当年曹真是被司马懿气死的,让曹爽设法夺了司马懿的兵权。曹爽奏知曹芳,说是司马懿劳苦功高,应拜为太傅。司马懿知道曹爽的用心,就装病不出,司马师、司马昭也辞职在家。曹爽就让弟弟曹义、曹训、曹彦总领御林军,何晏等人都委以重任。这些人每天劝曹爽饮酒作乐,各处进贡朝廷的东西,曹爽留下最好的,剩下的才送进皇宫。黄门张当私选魏主的侍妾七八人,送给他。一时间,他权倾朝野。曹芳封李胜为青州刺史,曹爽让李胜去试探司马懿。司马懿斜卧床上,装聋作哑,喝汤时洒了一身,曹爽放下心来。一天,曹爽让曹芳打猎取乐。桓范劝他不可如此,以防止变乱。曹爽不信,带领三个弟弟、五个亲信和御林军拥着曹芳出了城。司马懿得知此事,立即领两个儿子召集旧部发动兵变,夺取了军权,骗回曹爽等人,查出曹爽府中的违禁品,把曹氏兄弟与几个亲信都杀了头。当时夏侯霸守备雍州,也是曹氏宗族,司马懿让曹芳降旨让夏侯霸回洛阳议事。夏侯霸察觉其中阴谋,反到汉中投奔姜维。姜维接待了他,询问魏国的虚实,他说:“司马懿只顾忙着篡权,目前顾不上邻国。只是魏国有两个后起之秀,虽然年轻,假如让他们领兵,就是蜀、吴的大患。一个名叫钟会,字士季,是太傅钟繇的儿子;一个名叫邓艾[1],字士载,幼年丧父,素有大志,他虽口吃,却天资敏捷,这两人最可怕。”姜维就领夏侯霸到成都,向后主说明夏侯霸来降的原因,指出司马懿父子专权,曹芳年幼懦弱,正可趁此机会北伐中原。虽然费极力反对,后主仍准了姜维的请求,命他讨伐中原,光复汉室。姜维初次出兵,因为请羌兵相助,拖延了时间,两支先锋部队被围困,他去援助,又中了郭淮的部将陈泰的埋伏,退守牛头山。郭淮又断了蜀军的粮道,姜维只好败退阳平关。司马师领兵追来,姜维已经按照孔明的图纸造出连弩,一弩可发十箭,射死魏军无数,司马师逃出性命。姜维也损兵数万,无功而还。

figure_0343_0177

◆曹爽

魏嘉平三年八月,司马懿患了重病,召师、昭二子嘱咐,他死之后,二子要小心处理国政,说罢就死了。师、昭奏明曹芳,曹芳厚加祭葬,封师为大将军,封昭为骠骑大将军。吴太和元年八月初一,东吴忽起大风,江海涌涛,平地水深八尺。吴主先陵所种松柏,都被风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插到路上,孙权受惊成病,到次年四月,病势沉重。此时陆逊、诸葛瑾已死,大权归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孙权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嘱托后事,说完就死了。他在位二十四年,活了七十一岁,这年是蜀汉延熙十五年。诸葛恪立孙权三子孙亮为帝,改元建兴元年,追赠孙权为大帝。

司马师得知孙权身亡,孙亮年幼,就起大兵三十万,分三路讨伐东吴。诸葛恪总领兵马抵敌,用老将丁奉,大破魏兵,三路魏兵都败回。诸葛恪大获全胜,要乘胜北伐中原,联络姜维从西攻中原,自率二十万大军取新城。吴兵连攻一月未攻破新城,诸葛恪反中箭负伤,只好退兵。魏军乘势追杀,大败吴兵。诸葛恪怕众官议论他的过失,先搜集众官过失,轻者流放远方,重者斩首示众。内外官僚,无不毛骨悚然。孙静的曾孙孙峻,见诸葛恪专权,擅杀公卿,设计宴请他,在席间把他杀死,把他的心腹张约剁成肉酱,将他家属全部斩首。孙亮就封孙峻为丞相、大将军、富春侯,总督兵马,吴国大权自此尽归孙峻。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姜维起兵二十万,用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出阳平关伐魏。他又联络羌王起兵五万,引兵前往南安。司马师得报,命司马昭为大都督,徐质为先锋,领兵前往陇西。两军相逢,董亭,廖化、张翼都不敌徐质,蜀兵败退三十里。姜维设计,围困魏军,枪挑徐质。夏侯霸领兵扮成魏兵,奇袭魏营,杀得魏兵大败,司马昭退守铁笼山,被姜维团团围困。郭淮听说司马昭兵困铁笼山,就要领兵去救,陈泰设计,先诈降破了羌兵,活捉了羌王,让羌王领羌兵来见姜维,魏兵混在羌兵中。姜维中计,被杀得大败。郭淮见姜维手无寸铁,纵马赶来,姜维只有一张弓,挂着空箭壶,见郭淮追得急,虚扯弓弦,郭淮躲时,见无箭射来,就箭射姜维。姜维顺手接住箭,反射郭淮,正中面门,郭淮被魏兵救回,因流血过多而死。姜维虽然兵败,却杀了郭淮、徐质,挫了魏国的锐气。

figure_0345_0178

司马昭回到洛阳,与司马师专权,群臣无不心惊。当年曹操对付献帝的那一套,报应到他重孙头上。曹芳密谋除掉二人,被二人察觉,腰斩国丈张缉、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用白练绞死皇后张氏,废了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得知司马兄弟擅行废立,诈称奉太后密旨,用文钦的儿子文鸯为先锋,起兵讨伐司马氏。司马师左眼长了个肉瘤,医官为他割除了,正在府中养病,得知淮南造反,就亲自领兵征讨。双方战了几场,毋丘俭接连败北。司马师起用邓艾,文钦与文鸯分路劫魏营,文钦迷失道路,文鸯单独冲入魏营,杀了几进几出,因势单力孤,邓艾援兵又到,只好退去。文钦兵败,只好降吴。毋丘俭被慎城县令宋白灌醉杀死,淮南反叛被平息。此时司马师已卧床不起,自知不久于人世,一面班师回洛阳,一面派人请来司马昭,嘱咐:“你可继我的职务,大事不可交给别人,否则,是自取灭亡。”他把大印交给弟弟,大叫一声,眼球迸出而死。曹髦得知,派钦差让司马昭驻守许昌。钟会说:“将军如果驻守许昌,万一朝中有变,后悔不及。”司马昭就还兵洛阳,驻于洛水南岸。曹髦只好封他高官显爵。从此朝中大事小情,都交由他处理。

figure_0347_0179

姜维得知此事,再伐中原。司马昭派兖州刺史邓艾领兵抵敌。双方斗智斗勇,互有胜负。姜维虽然九伐中原,终因朝中宦官黄皓等在后主面前屡进谗言,未立寸功。他又没有孔明可以诛杀奸佞[2]的权力,只好避祸沓中,率军屯田,以图东山再起,光复中原。司马昭见曹髦有废他的意思,就先下手为强,派贾充去杀曹髦。曹髦带着宫中人马三百余名,亲自去杀司马昭。刚来到皇宫南门,贾充领兵来到,命成济刺死曹髦。魏国上下,无不震惊。司马昭为掩人耳目,传令灭掉成济三族。随后,他立曹奂为魏帝,改元景元。司马昭见邓艾和姜维交战互有胜负,不能灭蜀,又派钟会为征西都督,与邓艾合兵伐蜀。姜维忙上表后主,请派张翼守阳平关,廖化守阴平,他自领沓中屯田兵迎敌,再向东吴求援。后主改景耀六年为炎兴元年,终日和黄皓玩乐,荒废了朝政。钟会和邓艾兵分两路,钟会收阳平关,邓艾取阴平桥。后主听信黄皓谗言,不发救兵,钟会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无敌。姜维虽领沓中兵抵抗,取得局部胜利,但邓艾偷袭了阴平,直取江油,江油太守马邈猝不及防,献城投降。邓艾乘胜进军,又取涪城。败兵逃回成都,向后主报告,黄皓却说:“这是谣言。”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是后主的驸马,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因黄皓弄权,托病不出。当他得知邓艾已到蜀中时,和儿子诸葛尚领兵七万,大战邓艾,虽然连胜几仗,但因魏军陆续开来,围困绵竹,他向吴国求救,却远水解不了近渴,父子相继战死,绵竹失守。后主得知绵竹失守,听从谯周的话,要投降魏国。第五子北地王刘谌得知父亲投降,其妻崔夫人先撞死,他又杀了三个儿子,来到昭烈帝庙,向祖父哭诉了父亲的罪过,拔剑自杀。后主埋葬了子孙,自己绑缚了,抬上棺材开城降了邓艾。他又派太仆蒋显到剑阁,命令仍在死守的姜维等人投降。众将痛哭失声,誓不降魏。姜维见众将心齐,便设诈降计,投降钟会。他与钟会见面后,竭力吹捧钟会,贬低邓艾。钟会欣喜若狂,与姜维结拜为兄弟。

邓艾得了成都,居功自傲,得知姜维降了钟会,非常妒忌,便在成都擅使威福。司马昭怕他在成都自立为王,调他回朝,封他为太尉,二子都封侯,他理都不理。司马昭就派卫馞为监军,到钟会军中,封钟会为司徒、县侯,二子为亭侯,让钟会制约邓艾。姜维乘机献计,说邓艾出身微贱,侥幸成功,看样子想反,应该起兵讨伐。他又把孔明在隆中绘制的西川地图献给钟会,明里说邓艾占据西川会自立为王,煽动钟会占据西川为王,实则是想让二人相斗,他好乘机复蜀。钟会就上书司马昭,说是邓艾封刘禅为扶风王,是为了讨好蜀人,其实是想自立为西川王。钟会截下了邓艾的表文,篡改得非常傲慢,再报送洛阳。司马昭大怒,与曹奂共同领兵出征,又派人命令钟会立即逮捕邓艾。姜维提议让卫馞去成都捕邓艾,邓艾必然会杀死卫馞,那时再出兵更加名正言顺。钟会就让卫馞去捕邓艾,卫馞的部下看出是阴谋,劝他不要去,他却自有主见,先发檄文到各处,说明只捕邓艾一人,邓艾的部下,凡投降者都会加官进爵,凡反抗者灭三族。随后,他只带数十人,押着两辆囚车去了成都。邓艾的部下见他到来,纷纷投降。邓艾还没起床,卫馞就闯进府,把邓艾父子绑了。钟会随后进驻成都,姜维就劝他占据西川为王。二人正紧锣密鼓地商议如何行动,司马昭早就怀疑钟会想造反,就发来书信,说是亲临成都。钟会大惊,不知怎么办才好,姜维就让他把将官全部扣押,逼他们签名造反,不签名的一律活埋。监军卫馞得知,向众将暗送消息,让众将同他里应外合擒钟会、姜维。众将一起发难,卫馞领兵攻来,钟会被乱箭射死,姜维持剑往来冲杀,突然心痛难忍,他仰天大叫:“我的计不成,是天命啊!”说完横剑自杀。邓艾部将见钟会已死,就飞马去救邓艾。卫馞怕邓艾复职,对他不利,派出田续追杀邓艾。邓艾父子刚被救出囚车,田续飞马来到,邓艾没有防备,父子都被杀死。

吴主孙休得知蜀国已亡,命援军撤回,封陆逊的儿子陆抗为镇东大将军,领荆州牧,镇守江口,提防魏军。又让老将丁奉沿江设营数百座,孙异守各处隘口。司马昭留卫守成都,迁后主刘禅到洛阳,封他为安乐公,随他来洛阳的官员都封了侯。只有黄皓是误国的奸贼,被凌迟处死。刘禅到司马昭府上谢恩,司马昭设盛宴招待他,见蜀官都面露感伤,只有刘禅面带喜色,就问:“你还想念蜀国吗?”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对他再没什么顾虑。众大臣见司马昭收蜀有功,劝他由晋公称晋王。曹奂虽为天子,与当年的献帝没有两样,只好封司马昭为晋王。司马昭有二子,长子司马炎,次子司马攸,因司马师无子,把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司马昭既为晋王,就立司马炎为世子。司马昭如同当年的曹操,在朝中横行无忌。他正想自立为帝,突患重病,不治而死。司马炎嗣位为晋王,学着曹丕的故事,废了魏王曹奂,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改元太始元年,追赠祖父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亲司马昭为文帝。

figure_0350_0180

◆司马炎

吴主孙休听说司马炎称晋帝,知道他必定伐吴,忧虑成疾而死。众大臣就立乌程侯孙皓为帝,改元兴元年。孙皓生性凶暴,沉溺酒色,宠幸宦官岑昏,擅杀高官。他迁都武昌,大兴土木,日常供应还要从建业溯流运去,吴民怨声载道。他不听大臣的劝阻,却听术士尚广的妖言,要一统天下。司马炎得知,派都督羊祜驻襄阳,伺机伐吴。羊祜见东吴派陆抗守荆州,知道伐吴的时机还不成熟,就精减军队,屯田八百余顷,积聚了十年军粮。他与陆抗[3]和平相处,互通往来。孙皓得知,撤了陆抗,换孙冀去守荆州。羊祜见伐吴的时机成熟,就上表司马炎,请求出兵。司马炎听了贾充等人的话,不肯出兵。羊祜借故年老,辞职回家。司马炎前去探望,羊祜说:“孙皓非常暴虐,吴人恨之入骨,不战就可攻克。假如他死了,再立一位贤明的君主,吴国就不可征伐了。”司马炎这才恍然大悟,羊祜推荐杜预接替他,说完就死了。杜预镇守襄阳,积极备战。司马炎又派多路大军同时进军。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唐彬,率水陆大军二十万,乘数万艘战船东下。杜预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杀得吴军大败。王浚率水军顺流而下。水军战船攻无不克。吴国的一些忠臣虽奋力抵抗,但因大势已去,无力挽回败局,相继战死。众臣见国势危难,纷纷请求孙皓立即杀掉岑昏,鼓舞军民奋力死战。孙皓不肯杀岑昏,众大臣就一拥而上,活剐了岑昏,把他生吃了。众臣出城抗击晋军,却遇大风,船不能行。王浚的部下见风大,提议等风止再战,王浚不听,冒风前进。吴将张象仅率一船数十人,见势单力孤,只好投降。王浚让他骗开城门,杀入建业。孙皓想自杀,大臣劝他学刘禅,自缚请降。孙皓就把自己绑了,抬上棺材投降。王浚为他松了绑,烧了棺材,把他迁往洛阳。司马炎封他为归命侯。自此三国归晋,天下重新归于一统。

人物谱

司马炎

figure_0351_0181

司马炎(236-290),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开国君主,公元265-290年在位。公元265年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又命杜预、王?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公元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

[1][邓艾]资性敏捷,善识地理,司马懿认为他是个奇才。他在作战中能料敌先机,始终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战中少尝败绩。

[2][奸佞]指奸邪谄媚的人。

[3][陆抗]东吴将领,字幼节,陆逊之子。陆抗足智多谋,多次为东吴立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