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新民学会会友间通信较多,毛泽东搜集了会友间相互往还的书信,编为

《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其中有一封毛泽东致周世钊的信,长达 2000 余字。

信于 1920 年 3 月 14 日由北京寄往长沙。信中写道:

接张君文亮的信,惊悉兄的父亲病故,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像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发生“欲报之德,吴天罔极”之痛!这一点我和你的境遇,算是一个样的!

我想你现时在家,必正绸缪将来进行的计划,我很希望我的计划和你的计划能够完全一致,因此你我的行动也能够一致。我现在觉得你是一个真能爱我,又真能干我有益的人, 倘然你我的计划和行动能够一致,那便是很好的了。我们是脱不了社会的生活的,都是预备将来要稍微有所作为的。那么,我们现在便应该和同志的人合力来做一点准备工夫。我看这一层好些人不大注意,我则以为很是一个问题,不但是随便无意的放任的去准备,实在要有意的有组织的去准备;必如此才算经济,才能干较短的时间(人生百年)发生较大的效果。

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之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

所得收入,完全公共,多得的补助少得的人,以够消费为止。我想我们两人如果决行,何叔衡和邹泮清或者也会加入。这种组织,也可以叫做‘工读互助团’。⋯⋯

1920 年 6 月 28 日,周世钊曾给毛泽东一信,劝其返湘。信中说:“吾兄平时,素抱宏愿,此时有了机会,何不竭其口舌笔墨之劳,以求实现素志之十一?相知诸人,多盼兄回湘有所建树,弟也主张兄回省,其理由如下:⋯⋯”

这两位青年的友谊,体现了我国古书《易·乾卦》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