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访
9 月 15 日下午,周恩来、王若飞在四路德安里与张群、邵力子就光复区省份的划分,双方军队驻地等问题继续进行谈判。毛泽东拨冗三访张澜到特园。
张澜、鲜英欣喜地将毛泽东再次迎引入张澜卧室,密谈长达 3 小时之久。
3 人才坐定,张澜双眉一皱,迫不及待地问道:“润之先生,展望谈判, 终将如何?”
毛泽东见张澜那种忧国忧民的急切神情,不由更肃然起敬,答道:“表老,目前谈判是有所收获的,已有部分达成协议。首先,他们同意避免内战和两党和平合作建设新中国。”
张澜眉头开展了些。 “其次,他们承认了各党派的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自由权利。” 张澜点头而笑。
“另外,蒋氏已同意结束训政,召开政治会议。”
张澜欣喜道:“召开政治会议,也即党派会议,这我们从年初喊到现在了,斗到今天了,蒋氏迫于时势,总算同意召开这个曾被他目为分赃会议的会议了(这年 2 月周恩来去见蒋介石告知中共关于召开党派会议的意见时, 蒋横盾道:‘各党派会议等于分赃会议!’),不容易啊!”说到这里,叹了口气。接着问道:“那么何时召开呢?”
“未定具体日期,但我们当力争早日召开。” “那末联合政府呢?”
“我们提出在政治会议上讨论决定之。当然其他问题和平建国纲领、国民大会、宪法等等都将在会议上讨论决定之。”毛泽东抽了口烟,说道:“上述这些您也已有所闻,目前,大体上都有了眉目。”
张澜殊感欣慰,眉尖松开了,说道:“这些看来都是确定的了?” “口头是确定了,也记录在卷,问题是要看今后实现得如何了。纸上的
东西,要变成现实的东西,还得加一大把力呢。” 张澜点头表示同意。
“这次我们为了换得人民需要的和平和民主是作了一些让步的,我们让出了南方 8 个解放区。”毛泽东接着告诉了张澜这个内情。
“这是为什么?”张澜为之可惜。 “人家要回南京,我们的这些解放区在他的床旁边,或在他的过道上,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祖是困不着觉的。他们硬要争,还造谣说共产党就是要地盘。我们考虑到这还不至于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作了这个让步。抗战时我们自动取消工农革命政府名称,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没收地主土地改为减租减息,所作让步比现在还大呢。现在我们让步,就有利于击破其内战阴谋,使他们的谣言制造厂破产关门,取得国内外广大中间分子的同情。”
“您所见在大处,甚是,甚是。” “目前的症结所在是: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两大问题。”毛泽东继续道。“至今还谈不出一个圆满办法来?”
“是啊。”
张澜松开的眉尖又拧拢了。 “表老,关于军队问题,我们提出我们的军队可以缩编为 43 个师,国民
党他们是 263 个师,我们占六分之一。后来,他们说,他们的军队要缩编到
120 个师,我们说很好,准备继续让步,照比例减下去,我们可以缩到 24 个
师,甚至 20 个师。这样一来,他们无话可说。但我看蒋氏本意是要在‘统一军令’的借口下,取消我们的军队,这就是这个问题实际上今天没有、也不大可能真正解决的根本原因所在。”
张澜双眉更紧蹙了。 “关于解放区的问题,我们先后提出了四个解决方案,但逐一给他们否
定了,理由只有一个,我们所提均不合其‘政令统一’的口味,被认为与‘政令统一’背道而驰,看来蒋氏这个‘政令统一’非取消解放区不可。”毛泽东猛抽几口烟,又长长地吁吐了出来。
张澜静听着毛泽东的详尽的叙述,目光深沉凝重。叙述甫毕,张澜推心置腹,郑重道:“润之先生,在五四以后,为了摆脱北洋军阀的统治,使国人能够过问政事,我曾经同吴玉老(吴玉章)在川北推行过地方自治,深知政权、军权之于民之重要。润之先生,国民党丧尽民心,全国百姓把希望寄托于你们,你们当坚持的,一定要坚持,好为中国保存一些干净土!”
毛泽东连连点头,神态肃穆而激动!
鲜英夫人送来了点心。用毕,谈话又继续进行下去。
毛泽东说道:“表老,这里我要告诉您一件事,他们正在美国支持下大力运兵,名为接收,实则准备内战。”
“哦?”张澜惊怒道,“此事先前虽有所闻,尚未能全信,今日看来, 确然无疑了!”
“表老,蒋氏在抗战之初,打仗还像个样子,一上峨眉,就基本上躲在山上观战了。对他来说,胜利是等来的。他的方针也是早已定了的:保存实力,准备内战。我们的方针是坚决反对内战,尽最大努力,委婉忍让以制止内战。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内战危机十分严重。如果蒋氏置一切于不顾,决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拿起刀来,那么人民被迫也只能拿起刀来。我们这个没有合法地位的武化团体(抗战时期,共产党被规定以文化团体资格参加国民参政会,因共产党有军队,故毛主席作此戏语)也就只能回敬他一个‘无法无天’了。表老,对此我们是有估计的,也是作了精神准备的。”
“如若果真时局发展到这不可逆转之境地而被迫一战,敢问,前途如何? 有几分把握?”
“广大人民是和我们在一起的,这是我们的事业必然取得胜利的保证。” 我们有坚强的党,有从事人民战争的军队,有具有威力的统一战线,这是我们藉以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当然困难是有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张澜凝视着毛泽东,他从毛泽东那睿智而深邃、敏锐而坚定的目光中体味出一种难以言传的东西来。他心里忽然默默念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沉默片刻后,张澜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润之先生,内战到了不可避免之日,四川该怎么办?”
“表老,我今天主要就为这件事来的。四川支持 8 年抗战,蒋氏在这里有一定势力,他还都南京后,对此岂肯放手?是还会另有打算的。”毛泽东沉恩片刻,忽一昂首,举起厚实的大手,竖出两个指头,亲切而又诚恳道: “表老,如内战不可避免,我谨代表我党中央郑重拜托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请您以您之威望,影响地方实力派与我党通力合作;第二件大事,请您协助我地下党发展武装,组织游击队。日前,我跟恩来商量决定,派贾子群
等在南充组织川北民主联军,打通华蓥山、大巴山,伏牛山至五台山也就成了连接四川与华北解放区的地下通道。表者,这要请您大力协助了。”
“我当尽力为之,不负君命!”张澜一口应诺。
毛泽东紧紧地握住了张澜的手。四目默然相向,豪情壮气在双方感应、交融,溢满斗室。
毛泽东缓缓松开张澜的手,拿起搁在烟缸边上仍燃着的大半截香烟,抽了几口,眉头一紧,目光深沉,密嘱道:“表老,如果国共谈判成功而建立联合政府,视情况许可,川康问题可由地方自己解决;如果谈判失败,内战打起来,川康力量够,就早起义,力量不够,可等我军进川时协同作战。”
张澜郑重地点了几下头。
张澜在 1911 年武昌起义前夕与蒲殿俊、罗纶等人一起英勇地领导四川保路运动,自此名震蜀中。辛亥革命后,他历任川北宣慰使、嘉陵道道尹和四川省省长,为政清廉刚正。他除从事进步政治活动外,在川办学先后达数十年之久,曾担任过成都大学校长,“蜀中学子半门生”,人人景仰之。因此, 川人尊称他为“川北圣人”也由此,他在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享有崇高威望。西南军政界头面人物中,不论是四川的刘文辉、邓锡侯和潘文华,还是云南的龙云,无一不佩服他,无一不以夫子为木铎,无一不惟表老一言以定进退的。毛泽东对此很了解,所以今天向张澜伸出了这两个指头来。
后来,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民盟总部也随之东下,而张澜为完成毛泽东托付的重任,留在四川不走,他往来成都、重庆间,日夕为之奔劳不懈。张澜将 1938 年冬办起来的一座民主堡垒:南充建华中学,发展成了中共
的革命据点。这建华中学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为开拓教育界的统一战线阵地,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约会张澜建议举办的一所富有革命朝气和民主气息的学校。当年张澜按照周恩来意见,派刚从延安归来的自己的学生、原成都大学团支部书记共产党员贾子群等筹建学校。毛泽东与张澜谈话后,周恩来即与张澜当面约定仍由张澜担任校长(张澜原是名誉校长,后来,也担任过校长)贾子群为副校长(贾子群原是校长)。接着,党派了一批共产党员干部和进步教师到校,将学校办成为一个革命的据点。
张澜还帮助贾子群等组织川北民主联军。以后负责民主联军政治工作的就是党派入建华中学和川北粮食局(局长奚致和是川北民盟负责人之一)的共产党员干部。张澜并以保家乡为名,向邓锡侯要来 120 支枪,交永安乡民众自卫队(永安乡长和自卫队长都是中共地下党员),组织游击队。
张澜又将毛泽东希望地方实力派与中共通力合作一节转达给潘文华,潘文华听后向他表示:“面对今后蒋共对峙局面,本集团坚持与川康刘(文辉)、邓(锡侯)团结外,定加强与共产党的联系,以抵制蒋介石的排斥与并吞。” 并随即命令警卫营长秦绍成率一营部队驻省保护玉皇观秘密电台,以与张澜和各方面保持通讯联系。另外,潘文华又掩护我西阳地下党和游击队,使其得以保存和发展。后来刘、邓大军进军西南时,张澜派专人送信给潘文华, 指示他起义,迎接解放军进川。
张澜原先派张志和(中共老党员、民盟四川省主委、刘文辉保定军官学校同学、原刘辉 24 军师长)与刘文辉、邓锡侯联系,作为中共省一级领导张曙时、华岗、张友渔与刘文辉、邓锡侯之间的桥梁。自与毛泽东密谈后,也将毛主席拜托之事转达给了刘、邓两位并授意张志和加强这方面的联系。1949 年初张澜在上海,邓锡侯因被蒋介石撤去四川省主席职,特来上海见张澜请
教今后如何行动。张澜劝说道:“丢掉省主席有啥,时局很快要变,你应回川,联络川军,等待时机。迎接解放军要紧!”邓锡侯很听话,立即返川。这年 1 月中旬,蒋介石在南京召见刘文辉,刘文辉因局势紧张,不便来上海面见张澜,特派参谋长杨家桢秘密赴沪拜谒张澜,请教大事。张澜将毛泽东与自己的密约又亲口告之。杨家桢如实转告刘文辉,刘文辉坚定了起义决心。5 月上海解放后,张澜到了北京,时四川尚未解放,他很不放心,惟恐生变, 又在白绸小条上写:“时机未至,不可轻动;时机已至,不能放过。”把这16 字托杜重石带给杨家桢转与刘文辉。刘文辉接到此条,即与潘文华、邓锡侯密议,才汇合于川西起义,协助解放军全歼胡宗南几十万军队,彻底解放了大西南,当然这都是后话。
此刻,毛泽东密嘱毕,换上一支烟,吸着思考着,忽又提出一个建议来: “表老,恩来和我都有一个想法,也是一个要求,我们希望今后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民盟能与中共事先交换意见,共同商讨,统一认识后,采取一致行动,未知尊意以为如何?”
“甚好,先前我亦早有此想,因如此始有力量掣肘蒋氏,以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双方必须建立此种密切合作关系。”
关于此事,后来,在旧政协时期,张澜与周恩来当面作了正式秘密约定。毛泽东站起身来,一边抽着烟,在小室里来回踱步。不一会,他回到座
位旁,坐下继续说道:“表老,我们刚才谈的是准备战争的事,当然话得说回来,打仗,只是到了被逼至无可奈何的地步。出此下策,才走的一着棋子, 我们总还是要用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来争取实现和平!”
“是啊,是啊。这更为我素所主张的!润之先生,我们民盟不日将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民盟决心与中共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共同奋斗到底!”
毛泽东站起身向张澜伸出手去,张澜也立即站起,二人长时间紧紧地握手!
张澜忽然想起一件事,“现在你们同国民党双方关起门来谈判,已经谈拢了的,就应把它公开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免得蒋介石今后不认帐。”
毛泽东欣然道:“您看用什么方法方式为好?”
张澜想了一想,说道:“这样,你们如有不便,由我来给国共双方写一封公开信,把这些问题摊开在国人面前,好受到全国百姓的监督和推动。”
毛泽东笑道:“好,好,表老真是老成谋国啊!” “谈不上,谈不上,我只为蒋氏此人从来不讲信义啊!”
紧握着的手徐徐松开了。毛泽东高兴道:“今日畅谈甚快!”于是笑向张澜、鲜英告辞。
不日,张澜致国共两党的公开信即在重庆《新民报》和成都《华西晚报》上发表了出来。公开信主要内容如下:“目前商谈之中心,不外政治与军事。政治必须彻底民主,此为国人一致之要求。惟国共双方存有若干特殊问题, 不妨事先商讨。但所作之解决方案,必须不与国人之公意相违。如团结仅有空名,统一徒具形式,则于根绝内事一点,窃恐贡献无多,吾人虽不获事前参预,事后必须保留批评之自由。此应请公等留意者一⋯⋯经过此世界大战, 举世疮痍,人心思治。吾国对于国防,虽不可忽,但遭受外力侵略之危机, 实己大大减轻,不作根本之计,而多养无用之兵,以今日调残之民力,实期期以为不可。如谓民主必待武力始能保障,则民主之为民主,岂不令人寒心?
如谓统一必赖武力始能维持,则统一之为统一,岂不令人气短?此应请公等留意者二公开信一发表,问题摊开在全国人民面前。
国共谈判继续进行,谈判集中在解放区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两大焦点上,斗争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