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污染输出与资源掠夺:发展中国家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对环境生态造成负面效应的另两个特征是:一,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或输出污染(包括直接输出污染物质和输出高能耗的污染工业);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化和极端富饶的尖锐对立而造成了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为严重的环境损害。
让我们先看表现第一个特征的实际情况。
据联合国环境署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约为 3 亿吨,其中 2.64 亿吨是美国产生的,其中 75%埋在地下,由于不当而造成了一些土地与地下污染。而 OECD 每年大约有 10%有害废物运往别国去抛弃,储存或处置。工业国家虽然也互相输出有害废物,但是随着各国环境运动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提高,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有害废物的越界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所以,更大量的有害废物被输送到北非与中南美洲。据联合国环境署报道,欧美工业国家每年向北非与中南美洲运去有害废物事件达 2~3 万件。1983 年至少有 230 万吨危险废物运出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边界。下图是废物越界转移的主要流向状况(见图12—5)
可以从图 12—5 中看出,输出或转移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组织主要来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接受或纳入危险废物的国家或地区主要是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危险废物等污染物质也有非法与合法两种途径:
第一,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有些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或政府与发达国家的公司签订某些法律合同,自愿接受来自发达国家工业界的危险废物运入本国处理。
1988 年 7 月,荷兰的几桑腾运输公司经荷兰环境部批准与刚果达成协
议,从荷兰运送 100 万吨废物去刚果处理;
·据刚果透露,该国计划从美国新泽西州输入 100 万吨废物,第一支船是从美国加州运送的油渣和农药废物,每吨废物使刚果获得 80~150 美元的外汇收入。
·尼日尔的一个代表团也前往欧洲,与荷兰政府商谈输入废物问题。
·据欧洲议会透露,欧洲与美国已与几内西——比绍达成协议,在今后
(1988 年~1998 年)10 年内,每年向其输送 300 万吨化学废物,使该国每年可获得 1.2 亿美元的收入。
·西非的贝宁也同意从欧洲输入废物,该国在今后 10 年内,每年可接收
欧洲的废物 500 万吨,每吨获 3 美元收入,但未说明这些废物是否有毒。 第二,更大量的危险废物或废物被非法倾倒在别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最近在发展中国家倾倒废物的实例有:美国费城的 1.5 万吨工业焚烧灰被倾
倒在儿内西的卡萨岛上;意大利的 4000 吨化学废物倾倒在尼日利亚的科科
港;意大利的 2500 吨废物还被倾倒在黎巴嫩;另外,还发现来自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和新加坡的危险废物倾倒在泰国的曼谷港。
这些披露出来的在某些非洲国家倾倒危险废物的行为,引起国际社会十分广泛关注。1988 年 5 月,非洲统一组织通过了一项议案,遣责把非洲领土作为倾倒场地的作法。该议案号召禁止把废物输入非洲大陆,并敦促已经缔结了在其领土上倾倒废物的国家终止这些协议。在国际上,联合国环境理事
会继通过“开罗准则和原则”后,已于 1989 年 3 月在瑞士塞文通过了一项由各国政府专家组成的特别工作组起草的控制危险废物越界转移的国际条约
①。
其次,让我们研究一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走资本主义道路国家通过国际资本与经济联系而连结在一起的过程对环境问题带来的新影响。
我们认为,这里存在着两个层次的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污染工业、高能耗工业,迫使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率降低,造成环境污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加深了自身环境损害。这两个层次的问题又是通过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循环过程联系在一起的,通过经济危机,债务问题、失业与就业问题,发展中国家成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附属国家”,从而反过来造成环境压力与损害。
让我们从根儿上开始分析。
1973~1975 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世界性经济大衰退。这次世界性严重的经济危机,表面上是由石油危机引起的,其实表明了那种粗放式浪费型滥用自然资源的经济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只求牟取暴利,不顾自然资源严重浪费和破坏的一次严历惩罚和警告。在危机期间,官方公布的失业总数近 1500 万人,美国约占 900 万。这次大衰退还结束了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1979—80 年,新的衰退再次袭击了西方世界,失业总人数到 1980 年增至 2300 万左右①。
危机期间,投资减少。由于利润率下降,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在经济上实行通货紧缩政策,政治上显著向右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资本开始将一部分工业从人工成本较高的地方迁移到成本低的地方。这项政策适用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如纺织、服装、制鞋、电子元件业等。此外,由于经济危机而陷入困境的资本密集型工业,高能耗工业污染性工业(由于反污染环境法,它往往要支付高昂的反污染费用),如汽车业、造船业、钢铁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也逐渐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很明显,这实际是将污染输出到了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此外,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分工急速改变。通过农业综合企业(跨国公司),第三世界成为增加农产品产量供给出口的地区;在新的国际分工中,第三世界的最重要贡献是提供廉价劳动力。第三世界的绝大多数政府还为国际资本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包括各种基础设施,如港口、机场、铁路、廉价电力、水和无偿使用的土地等。为换取外汇、获取资金,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第三世界国家不得不将自己的宝贵资源大量出口。发达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推波助澜,迫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单一化,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基地。为了保证与维护这种关系,发达国家常常通过经济援助等手段影响该国家的内政。再加之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资本经济循环过程,经济衰退、滞胀等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第三世界中走资本主义道路国家的内部问题。在国际收支逆差急剧恶化的循环过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了债务国家。由于借贷增加,特别当债务国无力偿还债务而需要更多资金以支持发展时,私人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中介人,合伙或分别对第三世
① UNEP.TheStateofGlobalHazardousWastes,TheStateoftheWorldEnvi-ronment(1989).pp31—39 。
① 罗伯特·L·海尔布罗纳等著:《现代化理论研究》,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第 164 页。
界某些国家加上苛刻条件,这种条件常常称为“一揽子条件”,它一般包括“通货贬值,削减政府开支(包括消费者补贴和公共福利),以及各种降低工资措施、优待私人资本尤其外国资本”等条件。这就更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依属关系更为紧密,从而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某些具有重要资源的发展中国家牢牢地束缚在资本主义的逻辑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赖其资本雄厚,科技先进和经济发展上的领先地位,一方面将落后的技术,污染大和耗能高的产业输送到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又以这种手段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的矿产资源的掠夺,很明显,如果发达国家不以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等方面的限制来阻碍先进技术流入发展中国家,发展各国家自身就会越来越加大对资源的利用,从而减少发达国家对资源占用的机会与比率。而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社会落后,则恰恰可以成为发达国家对它们推行“技术、工艺殖民主义”的对象,可以被发达国家所控制。这一方面主要的环境影响有两个流向: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入“污染重量、用料费、耗能大、用工多”的工业企业,从而造成污染;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流出矿产资源等原材料,不仅使发展中国家倍受盘剥,而且加快了发展中国家资源耗竭的速度。
另一方面,走资本主义道路本身,也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社会内部比较尖锐的贫富对立,而且这种对立所造成的分配与财富控制更加不均。例如,统计数字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口中最富有的 10%的人处置着国民收入的25~30%,而在第三世界这种 10%最富有的人口所处置的国民收入的百分比则高达 35%(如印度、委内瑞拉、墨西哥、阿根廷),甚至有的高达 50%(巴西、洪都拉斯)①。
在发展中国家中,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状态对环境的影响的案例研究虽然较少,但每一个案例研究都表明,贫困与富裕两级对环境的消极影响远大于中间阶层对环境质量的消极影响。在第十一章中我们已经指出过越贫穷的农民越是过度开发他的土地,因而水土流失与资本主义制度有关。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表现得更加突出。
布伦特兰委员会经过数年调查研究后发现,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贫困既是环境退化的原因,又是环境退化的结果。“为了维持生计,穷人不得不日复一日地过度开发环境资源,促使环境贫困化;而这种结果又转而使他们自己更加贫困,使他们的生计日益艰难,朝不保夕”②。
在危地马拉那样的国家里,2%的地主控制着 80%的可耕地,资源分配极度失衡,迫使穷人过度开发利用他们自己那微薄的一分③。关于阿根廷查柯省社会经济诸阶层利用资源问题的研究也表明,最富裕和最贫困的阶层比中间阶层往往造成更大的环境损害。一方面,贫苦大众只是为了温饱而滥用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富有阶层尤其是大企业,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根本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因为某项资源一旦枯竭,他们还能将资本投入新领域
①。
① 〔法〕米歇尔·博都:《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东方出版社,1986 年版,第 293 页。
② WCED,OurCommonFutrueOxford:OxfordUnivercityPress,1987 。
③ P.Blaikie,ThePoliticalEconomyofsoilErosioninDevelopingCountries,Es-sex:Longman.1985.
① G.C.Gallopin 等,“关于全球性贫困,持久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方法”《国际社会科学杂志》,7 卷 3 期(1990 年)。
第三世界的环境在发达国家输出污染和本国经济贫困化两个因素的作用下迅速退化。以印度为例,它 70%的地表水受到污染。3119 个城镇中,只有217 个有部分废物处理设施。新德里市每天向五穆拉河倾泻 5000 万吨加仑未处理的废水,其中包括 12.5 万加仑 D.D.T 废液。河水中大肠肝菌数量高达2400 万/100 毫升。1987 年因干旱迫使大量人口饮用不安全饮水,仅新德里市就有 64.8 万人发生肠泻,其中死亡 1700 人。
当以资本主义工业化为发展道路时,发展中国家也付出了惨重的生态代价。除了资源迅速减少外,生态污染危及人类健康也达到了几乎不可忍受的程度。对发展中国家人血、人奶样品的检验表明,有 3/4 的国家人血中的铅浓度很高,其中墨西哥、印度与秘鲁最高;人奶中 D.DT 浓度最高的也有印度、墨西哥。而危地马拉人每年摄入的镉、铅与艾氏农药量最多②。
发展中国家为了偿还债务而输出资源的速度也可以以发展中国家热带森林破坏的状况略见一斑(见表 12—8)。
可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走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国家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除了重复发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早期阶段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数量与质量的消极影响更大,还受到处于“中心地带”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掠夺与污染输出
表 12—8 发展中国家热带森林破坏状况单位:千公顷/年
国类 巴西 印度 印尼 缅甸 喀麦隆 泰国哥斯达黎加菲律宾A 2500 300 600 100 200 400 100 100
B 8000 1500 900 700 300 400 200 200
注:A、联合国粮农组织于 80 年代初期提供数字。
B、近期根据卫星照片和实地调查作出近期估计值。
资料来源:《科学》(scientlficAmerican,中译本)1990.8
的影响,第三世界本身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上的问题,科学技术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的问题,又与其经济亟待“起飞”的需求目标纠缠在一起,至使能源利用率低下,资源掠夺加剧,甚至根本无法顾及生态目标,而实行“欠账经济”模式。于是生态退化、环境受损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甚至人口生物性因素关联在一起,成为综合性问题的某种“疾病”表现症。这种症候也可以以一位日本学者的图示(图 12—6 形象地表现出来,究其原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生活式为此要负主要责任。
② J.G.Speth:“环境污染:长期展望,《世界环境》NO.4,1989(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