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会经济规律或目标与生态环境

斯大林曾把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表述为“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尽管这早已被今天的社会主义实践所否定,但是它曾经长期影响了过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实践,另一个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则被称为“落后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文化上的需要。”

实际上,这并非是规律,而是一种社会经济目标,是人们追求和构造的目标模式,而且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人为模式。毫无疑问,各社会主义国家都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如果仅从生态、环境角度上看,这些目标中根本没有“生态需要”的位置。我们应该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仅应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且还应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

以上还是一个较浅层需要的方面,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其深层意义而言,还应创造条件,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在现实社会主义生产实践中,一方面不正确,或片面构造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另一方面又未能把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内化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因而造成了经济目标的单一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这必然会加重自然环境的负担,使环境付出更大的、甚至不应该的生态代价。

社会主义经济目标单一化,还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处在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中而“得到了强化”。首先,为了证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人物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增长速度必须高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速度;其次,由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基础不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的大生产物质文明基础,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方面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因而,长远的生态需要被忽视或被降低到很低水准是常有的事。在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又往往囿于资金与技术的匮乏,

再加之国际环境中资本主义体系的敌对状态的存在,使得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将重点与发展目标首先放在经济增长之上,不得不牺牲类似象生态环境利益的长远利益,生态需求不得不被看成是“先发展,发展有了经济实力后再来还‘生态环境’的欠帐。”第三,为了高速度发展经济,有时自觉不自觉地重复模仿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再加之原来经济(包括科技、人民素质) 落后,以及国际资金环境的恶劣,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输出资源以换取外汇,这样,资源被掠夺,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就被赋予了“政治经济学”的意义,而不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