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后勤保障力量来源多元化,使后勤保障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高技术战争,尽管其作战规模有限,但后勤保障组织实施复杂,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国家经济部门、外交、外贸、科技各条战线,乃至国际统一战线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这种后勤保障依赖于整个国家综合实力,乃至国际支援的发展趋势,使后勤保障力量来源呈多元化的趋势。因此,高技术战争仅靠军队后勤系统难以完成保障任务,必须依赖国家各个部门、各条战线,乃至国际援助,使后勤保障模式正在由传统的封闭型向开放型方向发展转变,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作战经费来源多元化。高技术战争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作战消费巨大。而巨大的作战消费需要国家提供巨额的经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技术装备价格的日益昂贵,战争的巨大消耗不仅使一般国家难以承受, 而且连一些世界最富的国家也难以承受。对此,为保障战争的巨大消耗,一些交战国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求经费的来源。一是国家提供。主要是调整国家财政支出比例,增加国防开支经费,为此一般采取增加税收,提高物价,发行国家债券措施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以及动用国家外汇储备和战备经费储备等。二是动员国内人民捐赠。如发布战争动员令,号召国内人民群众有钱捐钱,有物捐物,将私人财产、黄金首饰、珠宝、收藏贵重文物等捐赠给国家,以解决战争经费不足。三是找盟国或有关国际银行贷款,解燃眉之急。四是请求盟国援助,海湾危机前后,美国为解决战争经费不足问题, 曾先后派国务卿贝克、财政部长布雷迪到中东、远东、欧洲等地游说,请求有关国家援助。在积极的外交活动下,最后商定美军在海湾战争中费用的 60

%由海湾 6 国提供,20%由日本、德国提供,而美军只提供 20%。截止 1992

年 3 月为止,沙特等国家已为美军提供 530 亿美元(其中实物折价 52.99 亿

美元),占其承诺提供经费 549.49 亿美元的 96.7%。上述筹措战争经费来源的方式,无论是国家提供,人民捐赠,还是世界有关银行贷款,或盟国援助,都需与国家有关部门,以至通过外交部门做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涉及到国内经济的许多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而且还涉及到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工作和外交工作,以及与此有关的国家和有关国家的外交,金融和经济部门。其工作量之大,涉及面之宽,是可想而知的。

作战物资来源多样化。战争的巨大消耗和高技术装备的复杂性,使军队作战物资来源多样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一是国内供应。尽管过去的战争也是以国内供应为主,但由于过去科学技术不够发达,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不高,所需物资的品种与数质量有限。而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不仅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而且所需物资的数量与品种多,质量要求高,所涉及的部门由过去的交通、商业、军需生产部门,扩展到今天的国民经济几乎所有的部门,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战争是在边境、海洋、或海外某一热点地区进行,而国民经济几乎所有的部门,都不同程度以不同的方式在支援前线作战。海湾战争中,美军只动用了其总兵力的 1/4 在前线作战,而后方则有 1/3 的经济部门或企业在为前线生产军需品。二是就地取给。由于现代高技术战争战场运输线渐渐缩短,战略运输线相对延长,使战略运输任务日渐加重,运输成本日益增加。为尽量减少战略后方运输任务和降低战争费用,交战双方在物资来源方面,都力求能在战区或作战地域内筹措物资, 一般不再从国内战略后方运输。马岛战争中,尽管马岛资源有限,英军为减少战略后方运输,在登陆马岛后,曾大量捕杀岛上的羊,解决肉食供应问题。阿军也曾大量利用岛上有限的居民房屋作为宿营地,还利用岛上仅有的一艘飓风号船只进行短途运输。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几乎全部使用了沙特等国家的机场、码头等后勤设施和 6 个海水淡化工厂。食品、帐篷、水也大部分就地解决。同时,将几个炼油厂的生产线进行改装,用于生产地面部队作战需要的通用油料等。据美军公布,美军在海湾地区就地取给的物资达 50 亿美元左右,占美军整个海湾战争物资消耗的 1/10。三是外贸采购。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各种技术装备的结构越来越精密,相互保密的程度越来越高, 因而通用性差越来越大,战场缴获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利用率越来越低,取之于敌已不能成为解决物资来源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高技术武器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使不少零部件需要从有关国家进口。尤其是一些第二和第三世界国家,有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和物资器材基本上是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因此,无论是战争准备阶段,还是战争进程中,都必须派出大规模的军火采购团,赴有关国家采购武器装备、物资器材和零部件。第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马岛战争,交战双方都曾不同程度地通过外交、外贸等途径采购作战装备和物资器材。就连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在海湾战争中,国内生产也难以满足战争物资需要,也不得不到有关国家采购防化服、电子计算机、救护器材等。作战物资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不仅使后勤筹措物资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增大了工作量,而且使组织指挥协同的面越来越宽,协同的形式越来越多,组织工作越来越复杂。

人力资源多元化。一是高技术武器杀伤威力增大,增加了人员的伤亡, 需要从各方面征召战争所需要的兵员,使作战兵员构成有国际化的趋势。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到两伊战争、马岛战争和海湾战争,双方都有大量外籍人员在作战部队和后勤部队从事某些特定的工作。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

国部队,参加国家多达 43 个,直接出兵的国家达 29 个。二是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任务复杂,需要各方面大量的人才。为此,有关部门不得不征集动员与后勤保障有关的各种后备役人员,海湾战争中,美军在海湾地区工作的

24.5 万后勤人员中,有 80%是从几乎涉及所有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部门的后备役人员征召的。三是高技术战争武器装备来源的多元化和后勤保障任务的繁重性,必然使后勤保障人员来源多元化。马岛战争和海湾战争,英美军都雇用了大量外籍船只和海员执行战略运输任务;英军还租用了美军的空中加油机、机组人员和地面场站技术人员为其服务。海湾战争中,美军雇用了大量滞留在海湾地区的外籍劳工、海湾 6 国的司机及其人员,为其后勤保障服务。为解决医疗救护力量不足,美军还通过外交手段,请日本、新加坡、罗马尼亚、波兰、澳大利亚等 10 多个国家派出了几千人的医疗队和救护飞机、医院船等。这种人力资源的多元化,不仅使后勤指挥协同工作要与国家有关经济部门打交道,而且还要与政府外交部门打交道,并通过外交途径获取人力资源,从而使后勤指挥协同从军事扩展到经济,从军内扩展到地方,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宽广。

科学技术来源的多元化。后勤的装备与物资,在许多方面具有军民通用的性质,因而来源也大部分是国家的经济部门。在过去世界大战和长期军备竞赛的冷战中,高技术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而在今后长期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经济建设是各国战略重点,因而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是首先应用于经济建设部门,然后才应用于军事部门。加之长期的和平环境,军事工业订货减少而转产民用生产,各国军工生产都走军民结合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使几乎所有的军工产品都来自于民用工业部门或已转产为民用工业的原军事工业部门。因此,后勤装备与物资的许多科学技术将依赖于民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用这些部门的科学技术水平装备起来的民用工业部门和农牧业部门。同时,要使后勤技术装备研制的水平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军队,不仅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国内各有关部门科学技术发展最新成果的信息,还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世界各国与后勤有关的科学技术情报资料。这样使后勤有关的科学技术的来源,不仅涉足国内科学技术的各个部门,而且还涉足世界各国有关的科学技术部门。后勤科学技术来源的多元化,使后勤组织指挥协同成为几乎与所有有关科学技术部门进行全方位的组织协调工作。

后勤保障力量来源的多元化,使后勤保障几乎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的各个领域,组织好与各方面的协同已成为能否完成后勤保障的至关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