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满月头有讲究的满月礼

小孩出生后长至满月,就该举行出生以来最为隆重的一次礼仪活动,即满月礼。满月礼为我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之一,有些地方称“弥月礼”,也有的地方称“做满月”。

做满月起源较早,《魏书·汲固传》中即有“满月”的记载。自唐代以后民间便有给新生儿做满月的习俗。662年7月,皇子李旭满月,庆典三日。这是关于做满月酒的最早记载。后来才推广到民间,唐代诗人张籍有“幼子始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成人”的诗句。

做满月必须设祭享祀神祖,举办酒筵宴请亲友,其酒称为“满月酒”。

关于满月酒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岐山脚下住着一对年轻夫妇,而立之年喜得爱子,非常高兴。孩子生下的第二十九天,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北风呼啸,非常寒冷。孩子突然发起高烧,浑身抽搐,夫妻俩吓得手足无措。他们家住在深山老林,大雪封山,也无法送孩子去看医生,不到两个时辰,孩子就死了。两口子悲痛过后,将孩子放在山上的树林里。

第二天,孩子的外婆从这里经过,忽然听到后山女儿的哭声,就连忙向女儿家赶去。不想路过树林时,一只大老虎紧紧盯着她,老婆子本来心里急,再加上翻山越岭,早已筋疲力尽,受此惊吓,顿时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待外婆醒过来,大老虎不见了,听到不远处有个小孩在哭。原来扔掉的孩子并没有真死,在风雪中苏醒过来,不住啼哭,正巧一只才生了虎仔的母虎路过这里,便用自己的奶喂孩子,暖着孩子,将孩子救了过来。外婆便将孩子抱回女儿家。

女儿女婿猛然看见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竟然不敢相信。待老人说明情况后,才觉得这是老天相助。

从此以后,为了驱邪保平安,使孩子健康成长,通常由舅舅家用黄布制成布老虎,在孩子满月时给孩子送过去,以图喜庆吉祥。喝满月酒保佑婴儿平安健康成长。

“弥月之喜”具体礼俗各地尽不相同。在山西境内,从南到北过满月的做法比较普遍。一般情况,是由亲朋好友给孩子带上礼品,到家里做客,吃一顿“满月宴”,然后离去。给孩子所带礼品,有小儿衣物、食品,或是小银锁和留点零花钱,但饭是一定要吃。

广东惠州行满月礼,最普遍的叫法是“做出月酒”,这是一种在惠州民间甚为流行的礼俗。做出月酒要请亲朋。主家一般事前便开始筹划准备酒席、准备礼品,外婆须备上小孩的“出生帽”、衣服、铺盖,还要蒸好大红发糕等送至女儿家。主家亦要准备祭祀祖公的祭物。

在惠州当地风俗中,月内的婴孩是不“见众”的,原因是月中有诸多禁忌。月后,禁忌减少,因而也就可以见众了。

满月礼中,“见众”也是一项重要的礼仪。小孩一抱出来,自然会引起围观,围观之中,有趣的是惠州的风俗,小孩出生后,十分忌讳人说“漂亮”、“长得好”之类的“好话”,客人对婴孩需“丑话”连篇。

满月礼的仪式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为婴儿剃“满月头”。其仪式严肃而隆重,但各地对执剪者要求不一。

浙江绍兴是请剃头师傅剪发,剪前先将一把嚼碎的茶叶抹到小儿头上,说是日后不生疮,长出的黑发如茶树般浓密。剃头时,小儿由祖父或亲友中有福分的抱在怀里。抱小儿者脚下须踩着用红布或红纸包着的葱、芸豆、斧子,待剃发毕由小儿父亲将葱、芸种入地中,取聪、运、福之意。另葱和芸的生命力极其旺盛,亦寓意小儿可健康成长。

满月头发型,一般是在头顶留一小圆圈头发,其余剃光;也有的在脑后留一小块铜钱大的头发不剃,称“孝顺毛”。有的地方还盛行给孩子剃阴阳头,阴阳界两不管的地方,阎王爷容易忽视。

山东青岛“过满月”时给婴儿理发,俗称“铰头”。铰头要在上午进行,请族中未婚姑娘在婴儿头上自下而上铰三圈,铰下的胎毛用一张面箩接住,再用红布包好,缝在婴儿的枕头里。铰头时须有舅舅在场,如舅舅不在,则在小孩身旁放一个蒜白,谐音“舅”,代替舅舅参加。下午,由舅舅搬回去住,叫“搬满月”。

安徽徽州,在婴儿满月时剃胎发。剃毕,取熟鸡蛋去壳,在婴儿头顶上滚动数下,据说是为解除胎气。

落下的胎发不能随便处置,杭州习惯挂在堂屋高处,有的挂在床檐正中。落发后,还要设案祭神,给小儿穿戴一新,抱其走街串户,叫“兜喜神圈”。

[旁注]

张籍(约767年~约830年),唐朝诗人。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

祭祀 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古代我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箩 竹器,大多方底圆口。制作较细致。大的口侧有两耳,常用来盛米谷等物,可容一斛;小的可用来淘米。宋范成大《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之一:“饭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之四:“儿啼饭箩空,坚阵为屡却。”

[阅读链接]

在福建泉州有旧时习俗,婴孩满月时,认贫困多子女的亲朋邻里、甚至是品行端正并有家属者的乞丐为干爹娘,干娘多姓刘,“刘”者“留”也;希望分享他们的福根,使婴孩顺利成长。这大概是人们认为婴孩有如花草,娇贵者难养、“臭贱”者易活。

干爹娘一般要于满月时送给干儿子木饭碗、木匙、长命锁以及衣、帽等生活用品。如干爹娘是乞丐,所送礼物则主要是一个草编的微型乞丐行丐的标志“加志”,用来装纳碗筷、钱物的草袋,给婴孩挂上,就可以像干爹娘那样“贱命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