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到了成年的笄礼

古代男子有冠礼,女子则有笄礼。笄礼,俗称“上头”、“上头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礼记·曲礼》说:“女子许嫁,笄而字。”可见,女子是在许嫁之后举行笄礼、取表字。

笄礼的年龄小于冠礼,《礼记·杂记》说:“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如果女子迟迟没有许嫁,则可以变通处理,《礼记·内则》郑玄注说:“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到了宋代,女子许嫁,即可行笄礼,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没有许嫁,也可以行笄礼。为此,儒家学者构拟了士庶女子的笄礼,理学家朱熹的《朱子家礼·笄礼》有专门的仪式。笄礼由母亲担任主人。笄礼前三日戒宾,前一日宿宾,宾选择亲姻妇女中贤而有礼者担任。

宋代公主的笄礼,在《宋史》中有提及,皇帝亲临于内殿,估计是仿照庶子冠礼制作的。不过,主持人用女性,负责加笄者是女宾。

宋代的公主笄礼较为典型,据《宋史·礼志》记载:笄礼在宫中殿庭举行,皇帝亲临。笄礼始加冠笄,再加冠朵,三加九翚四凤冠。

祝辞和取字之辞也都套用男子冠礼。取字后,公主拜见君父,聆听训辞:“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

公主再拜,向父皇保证道:“儿虽不敏,敢不祗承!”之后,公主去见母后。

最后,公主回到座位上就座,接受皇后、妃嫔和参加典礼的掌冠、赞冠官等的祝贺。

女子行笄礼,古代多称“上头”。梁简文帝萧纲《和人渡水》诗:“婉婉新上头,湔裾出乐游。”唐李何《观妓》诗:“向晚小乘游,朝来新上头。”又花蕊夫人《宫词》诗云:“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这些诗句中的“上头”,均为女子参加笄礼。

宋代,女子上头多安排在清明前两日举行。吴自牧《梦粱录》记:

清明交三日,节前两日谓之寒食……凡官民不论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

至明代,笄礼即废而不用,但其影响却并未消逝。在民间,笄礼逐渐消泯或与婚礼合并,使婚礼有了成年礼仪的涵义,女子出阁时理妆被称为“上头”,且“修眉”、“开脸”都是婚典前的理妆,都标示了成年这一意思。而大婚之礼本身就宣告了当事者的成人。

作为婚礼的一部分,笄礼迟则在嫁娶之日,早则在婚前一两日进行,多是请年轻有全福之妇人为其梳成年发髻,梳妆上头。但许多农村女子婚嫁时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

受汉族古“冠笄礼”的影响,朝鲜族男子行“三加礼”,同冠礼,女子成年礼同样也称为“笄礼”,盘发插簪。在汉族女子已不专门举行成年礼了,一些少数民族却保留着形式不同的女子成年礼,如藏族的“上头”,瑶族的“包头帕”、“牛达”礼,彝族的“换裙礼”,纳西族、普米族的“穿裙子礼”,等等。

汉族原始的笄礼已不复存在,但汉语言中仍有“待字”、“不字”、“字人”的词语留存,这虽然是女子年龄的别称,“待字”即待嫁之意;“不字”即未有许嫁之意;“字人”即许配有人之意,但取义仍在笄礼的“取表字”,可以看作是未成年与成年的同义语。看来,这发笄插上没有,是怎样插上的,对女子至关重要。

[旁注]

儒家 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学派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关系。

皇帝 秦王嬴政统一我国之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立“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嬴政成为我国第一位“皇帝”,史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2000年多来我国封建社会最高执政者的称呼。

公主 是我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公主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在我国典籍中常将公主简称为主。公主下嫁称适,迎娶公主则称尚。公主通常有封号、封地,常称作汤沐邑。

彝族 自称为“哩颇”“诺苏”,主要居住于我国西南地区。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拥有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

[阅读链接]

和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彝族女孩也有“成人礼”,“换童裙”。彝族女孩“换童裙”的年龄,因人而异,大多在13岁到17岁之间,“换童裙”的岁数和结婚的岁数一样,为单数,双数则不可取。具体岁数由其母亲掌握,主要是根据女孩身心的成熟度而定;具体日子必须请老年人推算抉择,定为某一吉日佳期。

“换童裙”的仪式神圣、庄重、甜蜜而又浪漫,仪式一般由母亲或年长的妇女主持,由表姐或堂姐为其梳头换裙。他们要为这位姑娘扯颜开脸,把独辫梳成双辫,将挂在耳垂上的穿耳线扯下来,换上银光闪闪的新耳坠,再给衣领挂上银牌,最后再把红、白两色的童裙换成黑蓝色的百褶长裙。仪式结束后,姑娘即可逛街、赶场、观看马赛,同男女青年一起对歌、跳舞了。彝族人称“换童裙”是一场“不见新郎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