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避讳的礼仪习俗

一个人的姓名,只是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使用的代表个人的符号,本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古代社会,姓名字号却成了封建礼制的组成部分,被赋予了等级观念和尊卑色彩。

姓亦称姓氏,但在先秦时期姓与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是与生俱来的,稳定不变,而氏则是有变化的。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氏则为由姓衍生的分支。

周代的姓和氏是当时盛行的封建宗法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套严密的规定。姓在周代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区别婚姻的。古人早已认识到近亲通婚不利于后代的健康,故周代已规定同姓之间不许通婚。

为了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可否嫁娶,女子都要称姓。尽管贵族女子在婚前婚后、生前死后,有种种不同称呼的方法,但无论怎么称呼,都要带上姓。如一个姜姓女子,出生于齐国公族,一般叫“齐姜”;若嫁给鲁国国君,则可称“鲁姜”。鲁桓公的妻子即姓姜,去世后谥号为“文”,故又称“文姜”。

氏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别贵贱,故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氏,通常只称氏而不称姓。氏的来源比较复杂,一般情况,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陈氏、宋氏。诸侯子孙的氏有具体规定,诸侯之子称公子,公随着氏族贵族的日趋瓦解发生混乱,至秦汉时期姓与氏就不再区别,合而为一了。

这里需说明的是,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姓氏,不仅奴隶无资格立姓,就是一般平民也有名无姓。所以先秦的“百姓”,是指贵族而言。秦汉之后,每人都有了一个姓,因为普通人数量大,所以才逐步把下层人称为平民百姓。

古人按礼仪是“幼名冠字”,即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举行冠礼及女子举行笄礼时取字。字往往是对名加以解释或补充,与名相表里,故又叫表字。

字与名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衡”与“平”同义。有意义相辅的,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有意义相反的,如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頫”与“昂”反义。

另外字与名的关系,还有概括经义,使典用事等多种情况。但是,古代只有贵族或士族才有表字,一般平民是没有字的。如西汉初年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中,除了张良等少数六国贵族的后代外,大部分出身平民,所以如陈平、韩信、樊哙等都是有名无字。

古人在什么情形下称名,在什么情况下称字,是有一定原则的,不能不分场合、不辨对象随意乱用。一般说来,名是由父亲或长亲起的,是供尊长叫的;而字是为了“敬名”由来宾取的,是给别人叫的。因此,只有尊者对卑者、长辈对晚辈才可以称名。如《论语·先进》载,孔子对弟子冉求即直呼其名:“求,尔何如?”朋友及平辈之间则互相称字,以表亲近和恭敬。

尊长对于卑幼者,为自表谦虚也常称对方的字;在先秦及封建社会早期卑幼者也可对尊长称字。因此字的运用较为广泛。如三国时期的刘备常被称为刘玄德,诸葛亮被称为诸葛孔明,关羽被称为关云长,张飞被称为张翼德,赵云被称为赵子龙,就都是称字以示尊敬。

由于称字有表恭敬的意思,所以自称时不论对方是尊长、平辈或卑幼者,均只能称名而不能自称字。当然也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本名犯了皇帝的忌讳,不得已也可自称字。

如《隋书·文学传》载,王贞字孝逸,在写给齐王的书启中说“孝逸生于战争之季”。这里王贞自称字“孝逸”,是因为其名“贞”犯了隋文帝祖父杨祯的讳,不得已而以字代名。

再如《新唐书·刘知几传》载:“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这是说刘知几的“几”字与唐玄宗李隆基的“基”字谐音,犯了皇帝讳,不得已以字“子玄”行世,自称时也称字。

这种因避讳而“以字行”的情况,实质上是把“字”当作“名”来用,并非妄自尊大,所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而不被视为非礼。

除了名、字外,古代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雅士往往还以居处、境况、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如晋代的道士葛洪自号“抱朴子”,诗人陶潜自号“五柳先生”;唐代的诗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宋代的史学家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书法家米芾自号“海岳外史”;明代的画家朱耷自号“八大山人”;清代的思想家王夫之自号“南岳卖姜翁”等。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因号是本人取的,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趣,故对人称号也是尊敬的表示,以至于古代一些受人尊敬的文豪,其别号比名字更为响亮。如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人们多尊称为苏东坡;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自号“放翁”,人们习惯称其为陆放翁。

封建帝王还有尊号、谥号和庙号。尊号是生前被奉上的,如唐代群臣曾经六次给唐玄宗上尊号,其中之一是开元圣文神武皇帝。谥号是死后加上的称号,如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隋炀帝等。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如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清世宗等。对于封建时代的皇帝,绝对不许直呼其名,而只能称其尊号、谥号和庙号。

唐代以前,对于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代习惯称刘彻为汉武帝。汉武帝之后,历代皇帝还有年号。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同一个皇帝也可以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年号。唐代之后则改称庙号,如唐代李隆基通常称唐玄宗。

明清两代,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因此可以用年号来称皇帝。如明思宗朱由检可称为崇祯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可称为康熙皇帝。

皇后、诸王、公主、高官显贵,以及建立特殊功勋或受到皇帝垂青的人,死后也赐有谥号。如宋代岳飞去世后被赐谥号为“武穆王”,人称岳武穆,是表示对这位爱国将领的尊敬。还有一种私谥,是著名学者名流死后,由其亲友、门徒所加的谥号。如北宋理学家张载去世后,其门人加谥为“明诚夫子”,并以谥号相称,也是表示对先师的尊重。

为了表示对人的格外尊重,有时连字、号也不称,而是以地望和官职来称呼。称地望就是以出生地、住地或任职所在地称人。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为河东人,被称为柳河东;因其做过柳州刺史,又被称为柳柳州。再如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因籍贯为抚州临川被称作王临川。

以官职称人则更为常见,如东汉曾经任伏波将军的马援被称为马伏波;曾任定远侯的班超被称为班定远。唐代的大诗人杜甫也因曾担任工部员外郎和左拾遗,而常被称为杜工部、杜拾遗。以地望称人到现代已不再盛行,但以官职称人却一直流行至今。

古代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重,凡提到自己时用谦称,称呼对方时则用敬称。由于自己的身份不同,以及表示尊敬的对象不同,谦称与敬称的用词也就有所不同。

古代帝王或诸侯谦称自己为寡人、孤家、不谷。“寡”与“孤”同义,都有表示自己缺少德行的意思。寡、孤本为贬义,但由于被帝王专用,后来“称孤道寡”反倒成了“称帝称王”的同义语。不谷是不善的意思,主要为先秦时期的国君用于谦称,秦以后废而不用。

官吏一般自称谦词用臣、下官、末官、卑职等。臣是面对国君时官员表示谦卑的自称;下官、末官、卑职都是谦称自己职位低微。

文人雅士自谦习惯用小生、晚生、晚学、后学、末学等,以示自己是新学后进之辈,学识尚很浅陋;也常用不才、不佞、不肖、鄙人等词,谦指自己没有才能和见识。

在尊贵者面前,谦称多用在下,这是因为古代坐席尊者在上,位卑者居于下席。面对长辈,除谦称晚辈外,年幼者还常自称小子。老年人自谦时,常称老朽、老鄙、老夫、老拙,表示自己年老愚笨,已衰朽无用。而妇女则以小奴、下妾等词自谦。

谦称的运用,是通过贬低自己而抬高对方的身份,实际表达的是对对方的尊敬,也显示出一种修养和礼貌。

敬称的词语也很多,均带有尊重、敬仰的意义。对古代最高统治者,常尊称为天子、皇上、主上、圣上、圣主、万岁。“天子”据《白虎通义》所说,是古代认为帝王之父为天,其母为地,是上天所生,“故谓之天子”。“皇”词义为大,“圣”指智慧超群,“上”有至高无上之意,这些词都显示了皇帝的特殊地位。“万岁”在先秦时期是臣下对王侯贵族通用的祝语,秦汉之后专用于祝福皇帝,后来便也尊称皇帝为万岁了。

此外,皇帝还被敬称为“陛下”。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载:

秦汉以来,于天子言陛下,皇太子言殿下,将军言麾下,使者言节下、毂下,二千石长史言阁下,通类相与言足下。

陛的本义是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皇帝设在台阶下以防不测的近臣。以陛下作为对皇帝的尊称,东汉蔡邕《独断》卷上解释为:

群臣与天子言,不敢直斥,故呼在陛下者告之,因卑达尊之义也。

名为对陛下近臣言,实际上是直接对皇帝说,故陛下便成了皇帝的代称。

殿下、麾下、节下、毂下、阁下的含义与陛下相同,都是由于不敢直称对方,故通过侍从转呼以示尊重,从而转化而成的敬称。

其中“殿”指殿堂,起初天子、诸侯、皇太后、皇后、亲王等均可尊称殿下,唐代之后才主要用于皇太子与皇后。“麾”是指挥军队的旗帜,故尊称将军为麾下。“节”指使者所持的符节;“毂”本为车轮中心的圆木,用作车轮的代称。使者奉命出使必持节乘车,故可尊称其为节下或毂下。另外,奉皇帝之命出使的官员还被尊称为天使。“阁”比殿小,古代郡太守按照规定有资格比照三公开阁治事,故尊称阁下。但这一敬称使用较宽泛,不仅用于尊长,平辈亦可使用。唐代之后,对州郡的长官则多尊称府主、府公、府台等。

至于“足下”一词,据说源于介之推的故事。介之推是春秋时期的一位隐士,后辅助晋公子重耳,历尽流亡的艰辛。当重耳在秦穆公支持下终于回国即位,对随他流亡者论功封赏时,介之推不求赏禄而携母隐居于绵上山中。晋文公自感有愧,又搜寻不到介之推,便下令放火焚山,想迫使他出山。

谁知介之推竟抱着一棵树被烧死了。晋文公悲叹不已,令人伐倒那棵树,制成木屐。此后,晋文公经常低头看着脚上的屐,哀叹道:“悲乎足下。”由于晋文公以“足下”指代介之推,且怀着深深的敬意,后来“足下”便成了一种敬称。

古代对老人除称为老伯、老叔,还可尊称为老丈、丈人,其义取于持杖。《淮南子·道应训》汉高诱注说:“老而丈于人,故称丈人。”丈与杖通,丈人犹言杖人,即持杖之人。有资格在人前持杖必为老人,故丈人泛指老年长辈和尊者。至于丈人指岳父,是在唐代以后才成为专名。

对于德高望重,特别是学问精深的男子可敬称为夫子。春秋时期凡大夫以上的官员可称夫子,其“夫”即指大夫,“子”是对男子的尊称。

比如孔子当过鲁国司寇,也是大夫,所以被其弟子等人称为夫子。后来,孔子被尊奉为万世师表,所以夫子成了对孔子的尊称。孔子是教育家,从而引申为对老师或可奉以为师的男子也称夫子,如齐宣王就敬称孟子为夫子。对师长、老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还敬称为先生。这种用法流传至今。

现代社会,“先生”成了对一切成年男子都适用的社交礼貌称谓。对已婚妇女多尊称为夫人、太太;未婚女子常通称为小姐。对于平辈友人则以尊兄、仁弟相称。就是晚辈小儿,古人也习惯尊称为公子和小郎君。

以上是当面对话及书信往来的直接称谓,另外在交谈中提及双方亲属时,也要分别用谦称和敬称。谈到自己一方亲属时用谦称,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等。

家、舍带有普通、平常的含义,可表谦逊。提妻子谦称贱内、贱荆、寒荆,谈儿子多称贱息、犬子,自贬示谦的意味更浓。提及对方亲属时,则多冠以令、尊、贤等赞美的字眼。如称对方祖父为尊祖,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兄弟为贤兄、贤弟,妻为令妻,子为贤郎,婿为贵婿等。谦称、敬称用词还有很多,不再列举。

总之,恭敬即为礼,谦称与敬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均表达了对别人的尊重。这种称谓中显示的礼貌时时处处都会碰到,人人都难以回避,因而是日常礼俗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古代对于当代帝王及尊显者的名字,必须采取方法予以避讳。原来为整个社会共同使用的某个汉字,一旦被当代皇帝用为名字,就为其所垄断,臣民再不许使用,这种做法叫做“国讳”或“公讳”。违反了这一条而直呼皇帝名或仍用皇帝避讳的字,就是“犯上”、“大不敬”,即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如1777年,江西举人王锡侯撰成《字贯》60卷,因凡例中写有清康熙、雍正及乾隆的庙讳和名讳,被仇人告发,处以大逆罪。而且江西巡抚海成等官员也因不能查出叛逆,而被牵连从重治罪。

另有“家讳”,即子孙不能称呼父祖的名字,这也是尊祖敬宗的体现。在社会活动中,与别人交谈也不能触犯对方的家讳,否则将被视为非礼。

东晋时的桓玄初任太子洗马时,王大前来祝贺,便设宴款待。王嫌酒冷频频呼唤使者取“温酒”来。因为桓玄的父亲名温,为避父讳,家中不许提到“温”字。而来客呼喊的“温酒”中就含着个相同的“温”字,便触犯了其家讳。这样,不但使者怕家主责怪不敢去取“温酒”;就是桓玄一再听到来客呼叫“温”字,亦心中不快,但又不便发怒,以至于当场便哭了起来。

由于避讳,古代礼俗讲究“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就是说,进入一国境界先要询问禁忌,进入一个城内先要了解风俗,进入一家之门亦要先弄清其家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犯讳而失礼。

[旁注]

谥号 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去世去之后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比如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有大功于周室,去世后获谥“文”和“武”。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

地动仪 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关羽(?~220年),三国时蜀汉名将,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去世后,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下来的有900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

理学 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嘉祐治平年间形成了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轼的蜀学、二程兄弟的洛学为代表的理学四大派。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阅读链接]

《白虎通义》是东汉史学家班固等人根据79年经学辩论的结果撰集而成,因辩论地点在白虎观而得名,又称《白虎通》。内容涉及社会、礼仪、风习、国家制度、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其中有很多礼仪方面的内容,比“娶必成冠,嫁必及笄”,叙述了古代成人礼的划分,说明了成人礼的重要意义,精简而深刻。

《白虎通义》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对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