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拜缔结好姻缘的拜堂礼

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是“拜堂”,又称“拜天地”、拜高堂、拜花堂。因古代婚礼中的交拜礼都是在堂室举行,故有此称。拜堂是我国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的大礼。

关于拜天地风俗的形成,还有一个美丽传说呢!相传,女娲造人的时候,开始只造了一个俊俏的后生。这后生虽说有吃有穿,逍遥自在,但孤孤单单一人,总觉得很闷,所以常唉声叹气。

一天晚上,月亮圆了,明光光地挂在天上,小伙子触景生情,更感寂寞,就对月亮说:“月老月老你细听,给我找个知心人,我世世代代领你的情!”

刚说完,月亮一忽闪,一个白眉长须的老人拄着一根龙头拐棍来到小伙子的面前,说:“后生不要愁,我给你找个小帮手。”

说完后,一阵清风,长须老人不见了。小伙子感到很纳闷。过了一个时辰,就见长须老人领着一个姑娘飘悠悠地落到小伙子面前,对小伙子说:“我到女娲那里,让她又造了一个女人,给你领来了。你们先认识一下,一会儿我给你们办喜事。”

话一说完,老人不见了。小伙子见姑娘脸腮绯红,像月季花一般,于是喜上眉梢。姑娘见小伙子眼睛明亮,诚实坦白,也觉得情投意合。两人四目一对,一见钟情。小伙子结巴着说:“你愿意和我一块生活吗?”

姑娘听了,脸上飞起两朵红云。

正在这时,长须老人领着两个白发白须的老人站在小伙子和姑娘面前,指着两个老人说:“这是天公和土地,你们以后的生活全都离不开他俩。现在我们给你们办喜事,首先,给养育你们的天公、土地拜三拜,‘一拜、二拜、三拜’”。

随着月下老人的喊话声,小伙子和姑娘对天、地拜了三拜。随后,月下老人笑着说:“我给你们牵红线,你们还得给我拜拜哩。”

小伙子和姑娘又对着月下老人拜了三拜。刚拜完,三位老人全不见了。

从这以后,小伙子每天起早摸黑在田里干活,姑娘在家为小伙子烧火做饭,缝新洗旧,两人恩恩爱爱,过着幸福的日子。

为了感谢天、地的养育之恩,为了感激月下老人牵线搭桥的情意,从此以后便形成了结婚“拜天地”的习俗。

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南北朝时,夫妻对拜固定为婚姻礼仪。唐以前北方地区民间称“交拜礼”,在特设的青庐举行;唐时“拜堂”一词正式出现。北宋时,新婚日先拜家庙,行合卺礼,次日五更,用一桌,盛镜台镜子于其上,望上展拜,谓之新妇展拜。至南宋,则改在新婚当天。坐富贵礼后,新婚夫妇牵巾到中堂先揭新娘盖头,然后“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行参诸亲之礼”。

后世,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般在迎娶当天拜堂,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烧着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不拘成规。

有趣的是,有的地方拜堂完毕,要让新娘蹲尊子,俗称“蹲新”。办法是,用护裙把凳子包上,新娘由伴娘扶着一站一坐,这时调皮的青年在背后趁机把凳子抽掉,如伴娘关照不周,新娘就会蹲在地上,引起哄堂大笑。民间流传着两句顺口溜:“今年蹲尊子,明年见孙子。”所以“蹲新”之后,有人赶快把凳子送给婆婆抱一会,期望早抱孙子。

[旁注]

女娲 又称娲皇、女娲娘娘,《史记》中称女娲氏,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影响甚为广泛深远。

月下老人 又称月老,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主管人间婚嫁之事。关于月下老人定姻缘的传说很多,流传较为广泛的是唐人李复言小说《续幽怪录·定婚店》:相传唐代杜陵书生韦固在宋城巧遇月下老人,月下老人为韦固牵红绳指明婚嫁对象,后来韦固果然应月老之语与相州刺史王泰之女结为连理。

[阅读链接]

喜字是民间的吉祥图符。习惯上,双喜字用于娶亲;单喜字用于嫁女。民间办喜事都要在街门两旁贴上喜字。通常一律用墨笔在大约一尺半见方的顺红纸上书写;极讲究的才用胶水书写,然后洒上金粉,成为红纸金喜字。喜房里还有倒贴喜字的,谓喜到了。所有的嫁妆上都贴上红色剪纸形式的喜字;甚至天地桌上当做香炉的木斗上也要贴个喜字。

据说,双喜字是宋代大文豪王安石因赶考归途得了乘龙快婿。正逢洞房花烛之际,又得知金榜题名。于是将汉字的两个喜字并排书写,表示喜上加喜,故谓之“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