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盟誓礼俗

盟誓,是指两国或更多的诸侯聚集在一起,通过一定的仪式,共同宣誓,约定协同办事,相互支援。结盟之后,双方就有了共同承担义务的约束。

盟誓仪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遇到诸侯之间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关系不协调时,就要设盟立誓以维持稳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大国欲以结盟扩大势力范围,小国也要通过联合保全自己的利益,因而盟誓活动更加盛行。比如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称霸时,也都是通过会盟宣誓确定了霸主地位。

结盟时要举行盟礼,盟礼时还要杀牲、歃血。会盟时,先要在地上挖一方形土坑备用。接着由戎右帮助掌管盟礼的“司盟”杀掉盟牲,割下牲牛的左耳,放在珠盘里,由盟主拿着,这叫“执牛耳”。又取牲牛血盛在玉敦里,并蘸着牲血书写盟书。

会盟正式开始,盟主、司盟及同盟诸侯都肃立于坛上,先由司盟宣读盟书,诏告神明。然后,担任保卫工作的戎右端来盛牲血的玉敦,打开敦盖,盟主先饮血,接着依照尊卑次序一一饮血,以示矢志不渝,这叫做歃血。歃血也有会盟者口含牲畜之血,或用手指蘸牲血涂抹在嘴上的。

歃血之后,要取一份盟书放在牲牛上,一起埋到方坑里。同盟者则各取一份事先抄好的盟书,回去后收藏于祖庙或掌管盟约的官府。此后,盟书内容就成为会盟者共同遵守的原则和行动准则。

盟礼中最重要的仪式是歃血。不论何种盟誓的场合,举凡结盟都必须履行歃血的礼仪,且一直流传于后世。据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7记载,1016年9月,曾经反叛的“抚水蛮人”,“悉还所掠汉口、资畜,乃歃猫血立誓,自言奴山摧倒,龙江西流,不敢复叛”。

后世缔结盟约时,为表明决心,也要用刀斩一只雄鸡,在每碗酒里洒几滴鸡血,对天发誓,然后各饮尽血酒,表示亲如手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由于歃血在盟誓活动中的普遍应用,以至于后来“歃血为盟”成了常常连用的专用词组。比如清代天地会拜盟时,则是入会者用银针刺破自己的中指,让血滴入酒碗,然后在场的全体会员共饮这碗血酒。同时吟唱“此夕会盟天下合,四海招徕尽姓洪,金针取血同立誓,兄弟齐心要和同”等诗句,然后再焚香、宣誓。

在先秦时期,盟与誓是有区别的。誓只是通过语言相互缔约,所以约束作用比盟要小。誓礼也较为简单,不用杀牲、歃血。由于结盟必要发誓,后来“盟誓”二字连用,盟誓的礼仪也合二为一了。后代也常有为表明决心,双膝跪地,仰面朝天,赌咒发誓的情况,这大概应属誓礼的遗风。

由于盟誓是在大庭广众之中举行,又要向古人信仰的神明发誓,所以还是有一定约束力的。

《春秋·僖公九年》载: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九合诸侯,以葵丘之会最盛。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代表诸侯各国宣读了共同遵守的盟约。其主要内容是,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这些内容,有些是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协作的要求,有的是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需要。条约规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通过葵丘的盛会,齐桓公终于达到了联合诸侯,称霸中原的目的。

齐桓公顺应了当时王室衰微,大国崛起的形势,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当时形势的对内对外政策,对齐国的社会发展,对捍卫中原先进文化免受戎狄等落后民族的破坏,建立了一定的功绩。

[旁注]

齐桓公(公元前716年~公元前643年),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于公元前681年在甄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史学家李焘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年间,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年间,记北宋9朝帝王共168年的事件,今村520卷,是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史料丰富,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葵丘 位于今山东省东明县陆圈镇五霸岗村。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元前651年曾两次在葵丘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让各国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不同于通常的战争之盟,因此在历史上是比较著名的大事件。

[阅读链接]

公元前279年,秦赵两国议定在渑池西河之外进行会盟。秦王以强凌弱,胁迫赵王鼓瑟且令记入秦史。蔺相如愤然而起,请秦王击缶,秦王怒而不允,蔺相如正气凛然迫使秦王击缶,亦令记入赵史。秦王随员恼羞成怒,让赵国割15座城池给秦王祝寿,蔺相如寸土不让,则要秦国献都城咸阳做赵王寿礼。两国最终和谈成功,双方偃旗息鼓停止战争,化干戈为玉帛。为表示诚意,双方捧土成丘掩埋兵器和盟书。

渑池会盟是秦、赵两国政治外交上的一场较量。由于蔺相如不顾个人安危,机智勇敢,挫败了秦国的嚣张气焰,灭了秦国的威风,长了赵国的志气,因此在历史上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