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伟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丝绸之路上,以她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壁画、彩塑的佛教艺术,称著于世, 以她特有的魅力吸收着无数的中外旅游佳宾、学者和专家前往观摩,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在甘肃河西走廊西端,据《汉书·地理志》引东汉应劭曰:“敦, 大也,煌,盛也。”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解释说:“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指的这个地方对开发广大西域地区,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名敦煌。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又称敦煌石室。在敦煌市区东南 25 公里的三危山与鸣沙山之间的大泉沟西岸砾岩壁上。洞窟层层排列,犹如山壁上挂着千门万户,上下蜿蜒,从南到北长达 1600 米。四面沙山环抱,唯千佛洞周围清水潺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被誉为“戈壁中的小绿洲。”美丽动人的古代艺术形象“飞天”,就从这块小绿洲里飞向五洲四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中外游者慕名来访。相传,前秦建元六年(公元 366 年),中原一位名叫乐尊的和尚西游来到鸣沙山下,时值黄昏,圆圆的落日即将沉入沙漠,乐尊突然看到对面的三危山在夕阳的映射下金光耀眼,仿佛千万尊佛身在千万道金光中时隐时现,乐尊欣喜万分,认为此处是块圣地。从此便四处化缘募集金钱, 开凿了这里的第一个石窟。从此,这个瀚海中的小绿洲崖壁上,佛灯闪灼, 青烟缭绕,名声日大。此后陆续有人前来,石窟也越开越多,到唐武则天时期已增至 1000 多窟。莫高窟前后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余个朝代的不断扩建,宏伟异常,塑造了数千尊栩栩如生的神像,描绘了无数生动离奇的佛经故事和“天国风光”的宏阔画卷。虽历经沧桑,现仍保存洞窟 492 个,彩塑佛像 2415 尊,保持着从晋到元一千余年的建筑、彩塑、壁画和装饰图案,是我国一座最大、最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圣地。”
敦煌建筑,现除保持完整的五座唐、宋木构窟祠外,在壁画中还有建筑画、宫廷楼阁、寺院民居、城垣桥梁、塔庙茅庵等,是研究我国建筑历史的珍贵资料。
彩塑现有佛像 2415 尊。在这些佛像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是唐代塑像,它面相丰满,线条流畅,服饰华彩,雕塑精湛。那些菩萨,象一个个美丽端庄的淑女,有的沉思,有的微笑;那些天王,如同健壮威武的力士,勇猛刚毅, 技术娴熟。是我国现存唐塑中杰出的佳品。
壁画现仍保存较完好的有 4.5 万平方米,内容主要反映历代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如耕耘、收获、狩猎、捕鱼、拉纤、撑船、制陶、驾车、肩舆、纺织等。另一部分还反映封建统洽阶级的奢侈生活,如乘舆、宴欢、出行、宫廷娱乐等。此外,还有藻井、笼楣、边饰、装饰花纹等装饰案画。这些壁画和彩塑,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工艺水平,是我国文化艺术的无价之宝。
敦煌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因此,壁画中不仅有张骞出使西域的彩画,而且有中亚、西亚等地的外国王子、游客和客商的画面,反映了我国古代与外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现在的敦煌莫高窟,在人民政府的精心保护、维修下更加焕然一新,使古老的石窟显得更加
雄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