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观星台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台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东南 15 公里告成镇北,告成即阳城。这里北望嵩山太室峰,西观少室诸峰,面对箕山,南临颍河,东有石淙河绕流。相传西周大政治家周公姬旦曾来到阳城测验日影。今观星台南 20 米处尚保留
有唐开元十一年(公元 723 年)由天文官南宫刻立的“周公测景台”石表一座,其制与《周礼》所记土圭测景之说相符。石表为长方形柱体,上有屋顶石帽,表高 196.5 厘米,约八尺(唐天文尺),表下有与表同高的覆心状石座。座上面北沿距石表背面 36.6~37 厘米,约合一尺五寸,这段距离恰好是夏至八尺表的投影长度。这是我国建台时间最久的一座测景台。
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年间,距今已有约 700 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观测天象建筑之一。元世祖忽必烈,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命太史令王恂等人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经过王恂、郭守敬、张衡等人的辛勤观测和推算,终于在至元十八年(公元 1218 年)实行了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法》。此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 365.2425
日,合 365 天 5 时 48 分 12 秒。与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
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 1582 年由罗马教皇格里高里改革的历法,比《授
时历》晚 300 年。如与现代科学家推算的回归年周期 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
相比,《授时历》仅相差 26 秒,因此,我国观星台所测时间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早最科学的。
观星台为砖石结构,由覆斗状的台体和台北面漫长的石圭组成。台高 9.
64 米,平面方形,其上小室为明代增建。台室通高 12. 62 米。台下各边长
16 米多,台上各边长 8 米多。有明显的上下收分,反映了宋元时期建筑特征。台北壁下设有对称的东西两踏道口,人们可同时由两口盘旋登至顶部。踏道由红岩石条砌成,梯栏及台顶四沿女儿墙用砖砌成,上层用红石雕顶封护。台上是观星和测影的工作场所。台北面中部砌一凹槽,槽的南壁上下垂直, 东、西两壁有明显的收分。其直壁与台下的石圭是一组测量日影长度的元代圭表装置,因为它比前代的八尺之表高出 5 倍,故称“高表”。石圭在台体
以北,南端伸入北壁的凹槽内,与直壁相距 36 厘米,石圭长 31.96 米,因它的用途是测量天体,所以古人称之“量天尺”。它的上面是连续平铺的三十六方青石板,上刻有流水的双行水渠,渠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北端有长条状泄水池,池两头有泄水孔。这种水渠在古代天文仪器上通常是用来取水平的。
在历史上,观星台屡遭破坏。元代以后,几经修葺。明初,在台前建立了周公祠;嘉靖年间对台体与石圭进行较大规模的整修。清代对周公祠等建筑进行维修。1961 年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1975 年国家拨专款进行复修,并找到了早已散失的量天尺圭石,恢复了量天尺的三十六方圭石原貌, 其长度达到 31. 96 米。与《元史》所载的石圭长 128 尺接近。重建了围墙, 美化了周围环境,种植了花草树木。观星台已对外开放,每月有不少国内外学术界及广大游客到此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