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护完好的石拱桥
安济桥,是世界著名的古石桥。原名赵州石桥,因位于赵州(今赵县) 故名。后改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大石桥村内,横跨洨河之上。建于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公元 595—605 年)据唐《赵州石
桥铭》序载,为隋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 1300 多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度最大、保护最完好的石拱桥。
赵县安济桥,全部用石灰石建造,全长 64.4 米,净跨 37.02 米,矢高
7.23 米,矢跨比(跨径与矢高之比)小于 1/5,桥面宽 9 米,行车道纵坡 6.5
%。拱由 28 券(窄拱)并列组成。在并列券的券面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铁拉条和钩石。在大拱圈之上,每侧设两个小拱,这样既可以减轻桥自身重量, 简化桥基,节省原料,增加桥结构的美观,又可以增加洩洪面积,减少水流阻力。这种独特的敞肩拱型桥为我国首创,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时人称赞为“奇巧甲地下”。
安济桥的修建,不仅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交往有重要意义,就是在桥梁的整个建筑结构和造形上,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可称为世上罕见的珍品。在 1300 多年漫长历史长河中,它经历了风雨侵蚀、车辆重压、兵燹战火、八次地震、水击浪冲等考验,仍以较完整的屹立于洨河之上,真是“奇巧固护,甲于天下”(见“赵州志”和“真定府志”)。沿桥两边的石雕工艺,造形多样,刀法精湛,飞禽走兽,形态逼真,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的智慧和高度的创造性。宋代诗人赵德源赞曰:“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蜇背磨空。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园通。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水去朝东。”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对祖国的名胜古迹十分重视,对安济桥调拨了专款进行了维修,使这座驰名中外的大桥更增添了它的绚丽景观。已辟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2 年作为旅游点,对外正式开放,每年有不少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旅游者前去考察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