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村是我国最北端的村镇

在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南岸,有一座地处漠河县的小村镇,名叫漠河村, 因位于我国北部边陲,也被人们称为“北极村”,是我国最北端的村镇。

漠河村一名,因位处漠河而得名。1917 年,漠河村曾经是黑龙江省漠河县治所,现在是漠河县漠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400 多人。境内地处高纬度,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4.9℃,最低气温曾达到-52.3℃(1969 年 2 月13 日),为全国最低记录。无霜期只有 80 天至 90 天。这里的居民除种植小麦、大麦、燕麦、马铃薯等耐寒作物外,兼采伐木、掏金和捕鱼。

漠河村三面环山,一面濒临黑龙江,周围原始森林苍翠葱郁,村中一幢幢别具一格的木刻楞房子掩映在秀丽挺拔的樟子松林里。这里的木刻楞房子酷似哥特式建筑,尖尖的屋顶,厚厚的四壁,不用钢筋和水泥,不用一根铁钉,全部采用附近山中的樟子松圆木垒就而成。这种木刻楞房子不仅冬暖夏凉,而且造型别致,使边陲小镇别具特色。村南 30 公里的老金沟,是清代闻名遐迩的黄金产地。当时的黄金产量超过五代时号称“金城天府”的山东省招远县金矿,跃居全国之首。漠河县县志记载:“光绪十年,仅老沟矿招工二千多人,造屋七百余间,立窑五百余所。工商并举,俨同重镇。风声四播, 遐迩悉闻。最多时采金者达万人以上。”据说,慈禧太后买胭脂的钱就取于此,故老金沟又有“胭脂沟”之说。

黑龙江盛产鱼类,大至上千斤重的黑龙江的“淡水鱼之王”的鳇鱼,小至一两左右的穿丁子,有鲟鱼、鳌花鱼、哲罗鱼、雅罗鱼、细鳞鱼、重唇鱼、鲤鱼等数十种。漠河村人把炒香的糠麸子放在大碗里当鱼饵,碗口蒙上开有小洞的纱布,然后把碗放到江水里捕鱼,成群结队的穿丁子鱼见到鱼饵就拼命往碗里钻。这种古朴有趣的捕鱼方法叫“碗揣鱼”,一人一天能捕鱼上百斤。

漠河村还有“不夜城”之称。由于地球本身有个二十三度半的倾角,从春分到秋分的半年里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超过六十度的地区,当子夜时分太阳落至不到七度的地平线时就会出现白夜。漠河村位处六十度附近,因此可出现白夜奇观。夏至前后,漠河村有十七个小时可以直接看到太阳,其余的时间太阳的余辉也可以辐射到。晚上九时,太阳缓缓落山,但留在西北天际的片片淡红色的晚霞延续至午夜。及至早晨三时,火红的太阳又从东方冉冉升起。这种黎明曙光与晚霞的余辉相连的奇观给漠河村添上一层神秘美丽的色彩。每年的夏至之夜,漠河村热闹非凡,上千名从全国各地前来观光的游人,在黑龙江边的沙滩上燃起熊熊篝火,纵情欢笑歌舞,领略白夜奇观。

漠河村的冬夜,格外奇特,可看到罕见的绚丽多姿的北极光。极光是由太阳活动区的带电高能粒子流冲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大气分子电离而产生的大气发光的光学现象,因为地球的磁极在南北两极附近,从太阳射来的带电高能粒子流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而偏向两极,所以极光多在南北极附近上空出现。北极光具有带状、弧状、帘幕状、放射状等形态。其色彩有鹅黄、火红、降紫、碧绿等,五光十色,瑰丽多姿。

我国最北的公路嫩漠公路象一条彩色纽带把漠河村与内地相连在一起。夏季,黑龙江通航,从漠河村可乘轮船顺流而下。漠河村虽然偏僻而遥远, 但它风光秀丽,夏季可避暑,又充满着各种神奇的景观和北国风光的特色,

吸引着中外宾客前来进行科学考察和旅游观光。漠河村现已成为我国最北部的旅游观光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