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陵湖、鄂陵湖是我国黄河流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多县城 60 余公里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我国黄河流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扎陵湖居西,鄂陵湖居东,两湖直线距离约 10 公里,湖面高差约 20 米, 中间的巴彦朗玛山将它们相连,如同一对同胞姐妹,人们形象地称他们为“双生湖”或“姊妹湖”。原来,在地质年代的上新世末,青藏高原在一次大规模的隆起中,巴颜喀拉山与布尔汗布达山之间,形成相对陷落的宽谷湖盆, 扎陵湖和鄂陵湖是一个连在一起的大湖,湖面西达星宿海,东连星星海。进入晚更新世后,在东西有差异的沉降运动中,统一的大湖逐渐退缩,分离成两个中间有河道相连的湖泊。在汉文史籍上,两湖的名称早在 1300 多年前就有记载。《旧唐书》称为“柏海”,是指扎陵湖。《元史》上记载,河源有“二巨泽,名阿刺脑儿”。“阿刺脑儿”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花海子”。1315 年成书的元朝潘昂霄的《河源志》,最早出现了“鄂楞”(即鄂陵)这一名称。清代曾多次探查河源,1704 年康熙命拉锡、舒兰穷河源,在他们进呈的报告中,出现了“扎陵”、“鄂陵”的称谓。乾隆二十六年(公元 1761 年),齐召南编写的《水道提纲》将两湖又称为“查灵海”、“鄂灵海”。这只不过是音译上的用字的不同。“扎陵”、“鄂陵”都是藏语,分别意为“白色的长湖”和“蓝色的长湖”。皆以水色、形态命名。
两湖海拔高度 4300 米左右。扎陵湖平均水深 8 米左右,最深 13.1 米,
面积 542 平方公里,蓄水量约为 40 亿立方米;鄂陵湖平均水深 20 米左右,
最深 30.7 米,面积 608 平方公里,蓄水量约为 120 亿立方米,它们丰富的水量,可以用于发电和灌溉草原。巨大的湖盆,可以作为调节下游水量和南水北调的天然蓄水库。两湖中的小岛,是鸟类翔集的天堂,每年四月初春,一群群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等候鸟,从遥远的我国南方和南亚次大陆飞到两湖中的小岛上,营巢产蛋,繁育后代。到十月深秋,又纷纷结伴南飞。湖滨的沼泽地带,还栖息着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禽——黑颈鹤。两湖还盛产花斑裸鲤、扁咽齿鱼、黄河裸鲤、骨唇黄河鱼、厚唇重唇鱼等鱼类,储量极丰。
两湖地区不仅是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放牧之地,而且是我国历史上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大道。唐贞观十五年(公元 641 年),唐朝与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西藏。藏王松赞干布“率其部到柏海亲迎于河源,举行了十分隆重的迎亲仪式。合卺后,松赞干布便陪着文成公主从扎陵出发,逆黄河源头而上,越过巴颜喀拉山,渡过通天河,迤逦西行入藏,至今留下美好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