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店寺洼沙井古文化

辛店文化是陇右地区西部一支重要的文化遗存,属于甘肃和青海所发现的青铜器时代文化,从其早期遗存与齐家晚期遗存有十分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同时,辛店彩陶也接受了很多马厂类型彩陶的文化因素。

辛店文化中,最早的青海民和山家头类型彩陶较少,主要分布于黄河、洮河、湟水的交汇地带,向东可达渭河中上游,时间距今约3400年。

姬家川类型,即典型的辛店遗存,彩陶比例增大,主要分布于洮河、湟水以及黄河沿岸,分布面偏西,时代约为距今3400多年。

张家嘴类遗存,包括唐汪式陶器,分布区域更为偏西,已达湟水中上游一带,彩陶纹饰更为多样化,时代约为距今3100多年。整个辛店文化从商代一直延续至西周晚期。

辛店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掺有石英砂、碎陶末、蚌壳末和云母片等。陶质粗糙、疏松,火候较低,器表多磨光,有的施红色或白色陶衣。器型以罐为主,此外,还有鬲、盆、杯、鼎、豆、盘等。

彩陶的数量较多,彩与陶胎结合不紧密,易脱落。多圜状凹底器,主要器型有罐、盆、鬲、盘、钵、杯。纹饰别具一格,笔触粗犷,以双钩纹、曲线纹、太阳纹、三角纹为主,还有少量的动物纹——犬纹、羊纹、鹿纹、蜥蜴纹等,反映出了畜牧生活的特色。

辛店陶器中有一个太阳纹罐高23.8厘米,口径11.8厘米,底径7厘米。夹砂土黄陶。在白色陶衣上施黑、红彩,颈部在红色宽带纹上绘复道三角纹和平行线纹、菱形纹,上腹部绘红底黑线双钩纹、太阳纹和花草纹,下腹部绘竖线纹和“S”形纹。图案繁缛,散发着草原生活的气息。

辛店文化的聚落遗址多位于河谷两岸的台地上。房屋形制较单一,多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门道设在西边,呈斜坡状,在居住面中间有一圆形灶。

辛店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也占据重要地位。铸铜业有较大发展。当时的工具以石器为主,常见的有斧、铲、刀、锛、杵、臼、研磨器和石磨盘等。

其中石斧的种类较多,可分为梯式、长方形和带肩式几种;石铲形体较大,而且刃部较宽;石刀呈长方形或椭圆形,在刃部两旁各打一小缺口,它与远古时期那种两侧带缺口的石刀有明显区别。

骨制的生产工具也发现不少,主要是铲和凿,骨铲多用动物的肩胛骨或下颚骨制成,坚固耐用,刃部锋利,是一种既易制作又较实用的劳动效能很高的农业生产工具。

石臼、杵和磨盘等在遗址中普遍发现,表明居民对粮食有了比较精细的加工,也是农业生产取得较大进展的反映。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畜牧业发展很明显。牛、羊、狗、猪、马等都已被驯养,其中以羊的数量最多。狩猎的主要收获物包括鹿、鼠一类的动物。

辛店文化的冶铜工艺水平已远远超过青铜文化初期的齐家文化。铜制品已不限于小型的工具,而且已能铸造青铜容器了。小型铜器在各遗址有普遍发现,其中包括锥、刀、匕、扣、铃、泡、珠、削、凿等。

制骨业和玉石器加工技术都比较进步。骨器除制造出生产工具外,还发现了雕刻出4至8齿的骨梳与雕花的骨牌。许多墓葬都随葬着装饰品,如玛瑙珠、绿松石饰、骨管和小铜泡等,工艺水平都很高。

辛店文化的墓葬,形制主要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还有长方形竖穴偏洞墓和近似椭圆形或三角形的不规则形墓。葬式多样,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侧身直肢葬、俯身葬、二次葬等。

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装饰品等。辛店文化还流行随葬动物的习俗,有牛、羊等,但不是完整地随葬,而是动物躯体的某一部分,通常摆放在人的头部上方。

辛店文化遗址有山家头遗址、姬家川遗址、张家嘴遗址等。

山家头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山家头。山家头墓葬形制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墓葬大体都是南北向。葬式有仰身直肢、俯身直肢等。随葬器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及装饰品。陶器有双耳罐、无耳罐、单耳罐、盆、钵等,各墓多寡不一,多者5件,少者只一件,石器只有石斧一种,骨器有锥、针、管、笄,装饰品有石质的串珠,铜质的牌、泡等。

山家头墓地墓葬数量不算多,但其内涵既有齐家文化的因素,又有较浓厚的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的成分以及卡约文化的某些因素。

姬家川遗址位于甘肃省永靖县白塔乡姬家川东黄河西岸的台地上,面积约10000平方米。遗址中有一处半地穴式的长方形有着辛店文化特征的建筑。陶器数量较多,个性特征明显。器形以凹底器为主,三足器、圜底器次之,平底器较少,还有少量的马鞍口双耳罐。

张家嘴遗址位于甘肃永靖县西南20千米的莲花城北,遗址处在黄河南岸,面积约20000平方米。张家嘴遗址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多平底器,有圈足器、三足器和圜底器,未见凹底器。器型丰富,以高领双耳罐、折腹盆、矮足双耳罐为主,还有三足鬲、豆等。

寺洼文化因最初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寺洼山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遍及整个陇右地区。寺洼遗址内除寺洼文化外,还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遗存。寺洼文化晚于马家窑文化,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

寺洼文化的器形,以罐最多,罐器都是灰砂粗陶,表面磨光,颈部都有对称的双耳,高肩,深腹下杀,马鞍形口沿,平底,表面多为红褐色,面有褐色斑点,一般不具纹饰,有的仅在耳和颈部有附加的泥条堆纹,作曲线状或指压纹。

在寺洼文化陶器中,鬲、鼎较少,但鬲却侈口,素面,短腿窄档,乳状空足,颈和腹部有时附有泥条堆纹。鼎,形小,鼓身浅腹,柱状小腿,都是泥质红陶。还有长颈圆腹双耳壶。

三足形小罐和单耳杯、彩陶罐,形制酷似辛店陶罐,底微凹入,侈口鼓肩,肩在腹适中处,肩附双耳,彩绘黑色,口沿处有条纹和曲线纹,肩部有交错的三角形带纹,腹部横以二平行线。从器形和纹饰看,都具有辛店文化的特征。

在纹饰上,寺洼文化陶器上不仅饰以“一”字、“人”字纹,而且还刻画有众多的符号和字形,可能是汉字的前文字形态。

寺洼文化陶器中有一双钩纹单耳鬲十分精美。高9.5厘米,口径10.5厘米。夹砂土黄陶。施黑彩。口沿外绘平行带纹,三袋足上部绘双钩纹,下部绘折带纹,内侧绘十字纹。

《括地志》记载“陇右、岷、洮以西,羌也”。《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

河关之西南包括兰州西南部及青海东部地区,即黄河上游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这些地区恰好是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辛店文化彩陶年代为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700年。这一时期正是古代羌人在黄河上游活动最重要的时期。

古代羌人的经济生活以畜牧和狩猎为主,羌人即为游牧人之意,从寺洼文化遗存发现的陶罐罐口均为马鞍形,这说明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极有可能属于羌文化遗存。

沙井文化是我国青铜时代末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民勤沙井。其中心区域在腾格里沙漠的西部、西南部边缘地带,向东南延伸可达永登、兰州附近。距今2500年左右。

沙井文化内涵丰富,有彩陶、石器、铜器和铁器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陶质较粗糙,均为手制,器型较小,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彩陶以紫红色绘制图案,纹饰有三角纹、菱形纹、网纹、鸟纹等,纹饰多饰于器物的颈部和肩部,下部基本不绘彩。

沙井文化遗址有3处,即柳湖墩遗址、火石滩遗址和小井子滩遗址。

柳湖墩遗址位于民勤县城西南16千米的沙漠中。器形以单耳、双耳圆底罐和圆形鼓腹筒状杯最为典型,并有单耳平底器和陶鬲等,其纹饰以绳纹居多,布纹、篦纹等次之,伴有彩绘的宽窄条纹、垂直三角纹、菱形纹、折线纹及鸟形纹等。

火石滩遗址位于民勤县北西渠镇大坝村东,文化器物与柳湖墩文化器物相同。小井子滩遗址位于泉山镇团结村西北约2500米的沙漠中,器物有夹砂红陶片和部分石器残片、双孔石刀等。

沙井文化彩陶中有一三角纹圜底双耳罐高15.4厘米,口径8.2厘米。夹细砂黄陶。施红彩,口沿绘平行线纹、菱形纹,颈部绘倒三角纹、菱形纹,肩部绘三角网纹,耳部绘三角网纹,腹部绘菱形纹和细长倒三角纹。

沙井文化的彩陶构图多分层排列,各层之间用平行线分隔,使图案显得繁而不乱。这些富有特色的器形和纹样,反映出了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文化。

还有一个倒三角圜底双耳罐高24厘米,口径13.7厘米,腹径31厘米。夹细砂橙黄陶。高颈,双大耳,椭圆形腹,施红彩,颈、肩、腹和耳部绘三层细长倒三角纹和鸟纹,间以弦纹和菱形纹。这个罐属于沙井文化典型器物,反映了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精品。

沙井文化不仅是甘肃省,也是我国年代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具有一定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旁注]

鬲 古代的一种炊器,用于烧煮加热。早在新石器时代陶鬲就已经广泛使用,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鬲在形制上类似于鼎,有三足,但三足中空,可以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主要用于烹调稀食。

豆 先秦时期的食器和礼器,形状像高脚盘,流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时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

太阳纹 铜鼓纹饰之一。形似太阳,居于鼓面中心,是铜鼓中最早出现和最基本的纹饰,几乎在每个铜鼓上都有。一说是火的象征;一说是星纹;一说是象征对太阳的崇拜和信仰。

石磨盘 古代的一种谷物加工工具,通常是用整块的砂岩石磨制而成的。磨盘为履底形,正面坦平,底部凿有四矮柱足。与其配套使用的是石磨棒,磨棒近圆柱体,中间略细,两端略粗。我国先民就用这两样工具研磨谷物。

侈口 又称“广口”,样式有很多种。其形状一般为口沿外倾,即向里略坡与内堂口接面,保持里外曲线一致。多用于陶瓷、金属器皿。

卡约文化 我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卡约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境内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居民以从事农业为主。工具多石器,有斧、刀、锤等,但已出现铜质的镰、刀、斧、锥和镞。

《括地志》 唐代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全书正文550卷,序略5卷。全书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当时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

《后汉书》 我国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鸟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做前视或回首状。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出现,直至春秋时期。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

[阅读链接]

1924年4月,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及其助手从兰州出发沿洮河逆流而上,开始了甘肃境内的首次考古调查。

他们发现的第一个古文化遗址就是位于洮河东岸的临洮县辛甸遗址,随后,在此地及周围地区做了一系列的发掘和调查工作,在辛甸发掘了25座墓葬,清理了20座墓葬,在辛甸村以北的灰嘴岔遗址,也发现了同类遗物。其陶器大多为圜底,主体纹饰为双勾纹。

安特生便以首次发现地命名。出土地本名为辛甸,但因翻译有误,正式出版物的中文译为辛店,之后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再未更正,便一直称为“辛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