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力丰富的高山剧
高山剧是陇右地区武都鱼龙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鱼龙乡人民叫它“演故事”、“走过场”、“哟嗬咳”。武都县隆兴、甘泉等地人民叫它“耍灯”、“耍社火”。
其唱腔曲牌武都安化、马街、金厂、龙坝等乡镇,以及西和县、礼县的边境地区都有流传。后来,人们又将之称为“武都地方戏”、“武都曲子戏”。
相传,高山剧因发源于陇南高山地区而得名,最早出现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高山剧是在武都地区鱼龙民间说唱、歌舞表演共存的师公祭神活动中孕育、融合、发展而成的。
鱼龙与周边乡镇的民歌、社火等民间艺术形式是高山戏唱腔、剧种形成的重要的艺术源泉。
鱼龙地区偏远,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正由于此,鱼龙人对神灵有着无比的虔诚与崇敬。他们每到一定月份,多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八月、十月,选好吉日,念经、赞神,目的是通过赞美之辞让神灵高兴,以保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在物质、特别是精神生活都贫乏的鱼龙人心中,一定时日的师公祭神活动就成了他们精神生活的唯一寄托。
在这个少有的集体性活动中,他们或旁观或参与到师公子的敲锣打鼓、连跳带唱中,心理上既有了神灵保佑下的慰藉;又有了自娱自乐的快慰,同时又多多少少缓解了辛苦劳作后的疲乏与苦闷。
鱼龙地区民歌种类繁多。依据其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社火曲、山歌、回牛歌、酒歌、打夯号子和春官说春曲。这些唱曲旋律流畅自然,结合当地语音演唱抒情味很浓。
由于民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系密切,所以很受鱼龙人的喜爱。当鱼龙的民间祭祀活动由一两个人的参加逐渐发展至多人参与后,鱼龙的民歌便在有意与无意中被人们融入到师公演唱的祭祀神曲之中。这样,融跳唱、说演为一体的“师公舞”自然而然地正式形成了孕育高山剧文化的土壤。
高山戏表演时,炮手首先登场,他手持的三眼铳铁炮,要连续放3次:第一声炮响,是通知在家的演员化妆;半小时后第二声炮响,是催促演员在戏场里集合;第三声炮响,便是“出灯”,即每户有一人提一盏灯笼,跟在演员身后,排成一条长长的灯笼。
出灯后,演员队伍在锣鼓声的伴奏下,沿村庄周围转一圈,叫“园庄”。然后集中在打麦场或空地里,由举着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方灯的演员带头,紧跟着舞龙、舞狮的队伍,其他演员和掌灯人员随后。
演员中的小生和丑角头戴“亮壳子”,身穿长袍,手拿牛尾刷,脚蹬靴子,旦角头戴花冠,身穿彩裙,脚蹬花鞋,手摇纸折扇。在锣鼓点子的伴奏下,边跳边唱,男的牛尾刷上下翻舞,不时转身挽一个“花子”,女的则配合男的踏花步。
“花子”绕完,男的转身朝前方,女的依着男的也后转身,依次反复,有条不紊。
同时,伴唱的曲子有《校场点兵》、《十二大将》,声调铿锵有力,气宇轩昂,大有英雄出征的气概。演员们边跳、边唱,边跟着龙头转圈,圈子越转越小,到无法再转时,龙头一回,圈又开始退出,最后离开,在地上便留下了整齐均匀的“营盘”。
走完营,便开始舞龙、舞狮、划旱船。之后,演员们便随着龙头回到戏场。这时,三眼铳炮又响了,高山戏的演出便正式开始。
第一个节目是“灯官打茬”。灯官由村民公推的品行端正,有威望者担任。灯官用顺口溜说一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恭喜发财、家和万事兴的良好祝词。灯官说完,便是打小唱。小唱完毕,正戏就开演了。
高山剧的唱腔和表演是高山戏的一大特色,十分好听和好看,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比起秦腔、陇剧也毫不逊色。
高山剧的唱腔有“开门帘”、“过板”、“哭腔”、“曲曲”、“花花”、“耍耍”、“盏盏”、“二黄”等10余大类,每大类中又有若干小类。这些唱腔曲调挺拔高亢,委婉悠扬,明快活泼,朴素健康。
后来,又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又吸取了花儿和陇剧的一些音乐元素,对唱腔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但又不失原有唱腔的基调和风韵。
比如在《山村别》中桃妹出场时的唱腔:
身披花雨出山村,回首家门一望中……亲情呼唤心颤动,双脚难移泪洒胸。
把桃妹与婆婆难分难舍的情状表现得非常强烈,唱腔高亢激越,使人身心震颤。
高山戏的表演形式独特,舞姿别致,动作质朴飒爽,其生角以“跳”、“摇”为主,旦角偏重“扭”、“摆”,故称“刷戏灯”和“演秋哥”。后来,为了适应表演生活的需要,在虚拟性和象征性表演的基础上,向写实化与生活化方向靠近。
高山戏的舞蹈动作最初主要是原始巫舞“师公舞”。所谓“师公”,即觋公,为男巫,后衍化叫“师公”。后来师公舞衍化为“把式舞”。
当由男子扮演的“女人”参与到舞蹈中后,就打破了祭祀神灵时应有的庄严、肃穆与神秘,使其功能由祀神、娱神向娱神与娱人、自娱的转变,便产生了“把式舞”。“把式”是对精于某一技能的人的尊称。
高山戏中的“把式”,是对精于高山戏跳、摇、扭、摆等舞步的男演员的称呼,师公祭祀原本是一两个人的跳唱,发展为多人的参与后,其表演场地已从寺庙小屋转为打麦场,表演的规模扩大了。更为可喜的是,此时的师公已能在跳唱的间隙随机敷演一些短小的故事,或为逗乐嬉戏,或为教化育人。高山剧最初的演员此时产生了。
随着把式舞的形成及敷演故事的内容产生后,人们就更注重一些现实的东西了。于是民间传闻、邻里琐事变成了人们敷演故事的重要素材,并由演员装扮成角色在广场上演出。
因为其演出内容贴近生活,演员们又说又笑,真哭真闹的表演,把人们带入模仿、嬉闹、教育的快乐中去,故而乐此不疲,经久不衰,历时数百年而流传至今。
[旁注]
春官 古官名,颛顼氏时的五官之一,也为六官之一。《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春官以大宗伯为长官,掌理礼制、祭祀、历法等事。所属有肆师、大司乐、大祝、大史等官。
小生 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指扮演青少年男子,按照饰演人物的不同,一般分为:娃娃生、穷生、扇子生、纱帽生、翎子生等。
丑角 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一般扮演比较滑稽的角色,通常在脸上画上一道白粉,分为文丑和武丑。文丑以做工为主,武丑以武打为主。
旱船 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等。
[阅读链接]
相传,1369年,鱼龙乡的老百姓在孙家沟、尹家沟、洞房沟三股山水汇合处,修建了一座大安庙和戏楼。
为纪念明代将军李文忠平洮州十八番之乱,对稳定社会、造福民众有功,就将大安庙主神改为李文忠,尊为“福神”、“龙王爷”,并定农历四月十八为庙会。
每逢庙会,就由各村“社火头”和“戏模子”将民间传说、故事编成唱段搬上戏楼,用当地小曲演唱,一直沿袭不断,从而促成了高山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