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浓郁的陇右文学
陇右文学是我国文学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文学的渊源之一。诗歌是我国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便于唱和与口头流传而为人们喜闻乐见。
秦代人长期生活在甘陇地区,与戎狄杂居,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磨炼了他们独特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风貌。这在言志抒情的诗词歌赋创作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产生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天水地区的秦《石鼓文》是秦代人比较成熟的文学作品,已刻有四言诗10首、465字之多。这10首诗完整地展现了秦代人贵族游猎出行、祭祀等丰富的生活内容。这些诗语生动,有声有色,音域和谐,蕴含深广。
《秦风》是陇右最早的有影响的文学作品。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收有《秦风》10篇,这是秦代人民间长久口头流传的大量歌赋民谣中的一部分和代表作。
《秦风》的艺术特点有:一、悲凉、凝重,刚柔相济的独特语言特点;二、赋、比、兴的特点。赋是《秦风》占绝对优势的表现手法;诗中有画,寓情于景是比兴在《秦风》中的再现;三、复叠的特点。重章是《秦风》常用的艺术手法;重言和叠句,是和重章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秦风》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善美的精神追求和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秦风》中的10首诗分别为《驷驖》、《车邻》、《小戎》、《蒹葭》、《终南》、《晨风》、《无衣》、《渭阳》、《权舆》。其中《驷驖》、《车邻》、《小戎》、《蒹葭》等,均描写秦代人东迁前在天水一带的活动,同时也反映了秦代人在陇右的创业活动和民情风俗。
《驷驖》讴歌了秦君游猎的盛况。《车邻》是一首赞美秦仲的诗。秦仲时,秦代人才开始有车马礼乐,该诗赞颂的正是车马之事。
《小戎》描写对出征西戎的丈夫的思念,但更多的却是对丈夫的赞美,并以此来加深思念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内心的慰藉。《蒹葭》是“一首意境和音调两具秀美”的杰作,表现了作者在秋日河边追寻恋人的情感体验。
还有,天水放马滩出土的《志怪故事》秦简,说明早在战国末期,陇右已出现了志怪小说。可见,陇右不但是我国诗歌的多源发祥地之一,也是石刻文学和志怪小说之祖。
秦汉时期以来的陇右文学,保持并发展着《秦风》的传统,以突出的特征为世人所瞩目。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像晋唐陇右小说、唐代边塞诗等以其突出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某些方面填补了古代文学的空白;二是陇右作家孤傲的人格、耿直的个性以及他们的作品所体现的对现实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也在文学史上放出奇异的光彩,启发和鼓励后代学者文人以勇敢的精神面对黑暗的社会。
晋唐时期小说的发展过程中,陇右小说的创作,不仅构成并且推动了志怪传奇的发展繁荣。
概括起来,陇右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在志怪传奇小说中,陇右小说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晋代的王嘉,唐代的李朝威、李公佐、牛僧儒、李复言,五代的皇甫枚、王仁裕,都是当时最重要的小说家,他们的作品体现着所在时期小说艺术的最高水平。尽管他们并不全都在陇右地区从事文学活动,但都受其积极的影响。
二、陇土风气和陇右作家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着当时的小说创作。
三、陇土生活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素材。
在陇右传奇小说作家中,李公佐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生于唐代宗大历初年,20多岁以后,就热衷于传奇小说的创作。
他的传奇小说中,最为有名的是《南柯太守传》。这部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较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关右经籍考》、《陇右著作录》、《陇右方志录》、《陇右金石录》等,共收文献3000余种、诗10000余首、文8600多篇,刊载陇右作家2000余人。其中,秦嘉、赵壹、王嘉、权德舆、李梦阳、胡缵宗都堪称大家。临夏《花儿》等口传文学数量在10万首以上。
陇右文学最大的特色是地域特色浓郁。
首先,西部戎风与雄浑劲健的风格鲜明。陇右各民族粗犷豪迈的气质和身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其更易对粗豪之景产生审美的冲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阳关、古道等迥异于江南杏花春雨的意象,形成了陇右文学雄浑劲健的风格。
其次,东西交流与多元荟萃的过渡性特色明显。陇右文学是在东西文化、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撞击中发展起来的。这种多元荟萃性构成陇右文学卓有特色的文学景观。
再次,民族风情与真率直露的情感相交织。陇右各民族的审美心态较中原单纯,习惯于呈现自然的原态色彩,如“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向两波”。在真率自然之中,形成自己的抒情深度。
创作思路上,传统诗学讲究“抒情宜隐”,陇右民族则显得直露。但是换一个角度,在此种“比兴寄托”已成套路的程式下,陇右文学少此构思,反而铸就了其抒情直露的特色。
第四,黄土气息与拙野质朴的美感浓烈。陇右独特的审美心态和创作思路的“单纯性”与陇右先民剽悍的尚武气质、粗犷的民风相结合,与浓浓的黄土气息相结合,再加之于雄浑之气、真率之情,自然形成了陇右文学拙野质朴的美感。
陇右文学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是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总体结构。在黄土地上孕育并经历代各民族不断创造和传承的陇右文学,带着北方民族特有的生命力和朴野。
二是丰富了我国文学的内在特质。陇右人写边塞诗,没有苦涩相,而多有奔放、从容的风度。
李益是甘肃武陵人,769年,李益中进士。他是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可与大诗人李白、杜甫、王昌龄等相媲美。他大量的诗作是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
在他的边塞诗里,他不只是描写了陇头寒月、风中大漠、南归塞雁等边塞风光,还歌颂了边防将士的英勇斗争和献身精神。
抒情身份的主客移位,使全诗情调尽变,于旷远辽阔中露出几份田园诗的情调,从而改变了我国文学的内在特质。
三是为我国文学注入新鲜血液。讲经文、变文、诗话、曲子词、话本、传奇、小说等俗文学都是先盛行于陇右次流行于中原,改变了当时文学发展的方向,如讲唱文学与古代白话小说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旁注]
《诗经》 又称《诗三百》,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赋、比、兴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是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是比喻;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秦简 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简牍总称。战国和秦代时期,书写主要利用竹木简。秦简对于研究秦的历史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研究我国汉字的发展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志怪小说 我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就是记录怪异。志怪小说的产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笃信神仙方术有直接的关系。
边塞诗 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200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20000余首。
传奇小说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种,属于一种传录奇闻的文体,产生和流行于唐代,因此又称“唐传奇”。唐代传奇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内容精彩,故事动人,文辞华丽,有些作品确实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
诗话 古代的一种独特的论诗的文体,狭义的诗话是指诗歌的话本,即关于诗歌的故事、随笔体。广义的是指诗歌的评论样式,崛起于北宋时期,是古代诗歌体制特别是唐代律诗高度发展的产物。
[阅读链接]
《无衣》是《秦风》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表现秦代人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
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