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农耕文明的大地湾

陇右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在水分、热量和植被等地理因素上属于典型的过渡性自然带,这为陇右地区发展农业、经营畜牧或半农半牧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大地湾是一处距今7800多年的史前遗址。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址,比河南省渑池仰韶村和陕西省西安的半坡村遗址都要早。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渭河上游的秦安县城东北45千米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侧、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阶地和相连的缓坡山地上。遗址总面积约275万平方米。

大地湾遗址文化类型根据时间的早晚,共分5期类型。

第一期类型又称为“大地湾文化”。它是在渭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第二期类型又称为“仰韶文化早期”,距今约6500多年。这里发掘出被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

这个村落以广场为中心,房址以扇形分布,周围以壕沟环绕,平面为向心式封闭格局,展示了神奇的原始生活面貌。这一期出土了一批绚丽多彩的彩陶,其中有很多艺术珍品,如入情趣盎然的鱼纹盆、将造型、雕塑、彩绘艺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人头瓶等。

第三期类型称为“仰韶文化中期”,距今约5900多年,此时的彩陶艺术达到繁荣阶段。线条生动活泼、图案变化无穷。造型与彩绘的完美结合体现出原始艺术师的精湛技艺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第四期类型称为“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多年,此期的聚落由于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迅速扩大至整个遗址。

第五期类型又称为“常山下层文化”,距今约4900多年,这一期可视为仰韶文化向齐家文化演变的过渡性遗址。

大地湾遗物内容异常丰富。其在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华文明悠久、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明火花的最初闪现。

由于大地湾一期文化早于中原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千年以上,两者在文化原貌上又有沿袭承传的密切关系,因此对探索中华文明的线索和原生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大地湾发掘面积最广、收获最丰富,其村落范围长约120米,宽40米至60米,残存4座房址、17个灰坑以及15座墓葬。房址周围既有储藏物品的窖穴,也有墓葬,有的墓葬离房址近在咫尺。

在大地湾房屋遗址中,最早的是深穴窝棚式建筑,距今七八千年间,这是标志着人类的居住方式从穴居向半穴居迈进的一个新起点。

中期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窝棚,居住面积有大有小,大的可能是公共活动中心或者首领的居住地。小的可能是单个家庭居住。屋内地面也不那么平整,只有一层长期踩踏而形成的比较坚硬的硬土面。

至晚期,已发现平地起建、居住面多以白灰面涂抹或青灰色料礓石渣和细沙混合筑成的房屋。屋前有与住室相通的“凸”字形门斗。

尤其大地湾编号为F901的房址,是迄今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最具中国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多年,代表了仰韶建筑的最高成就。

其一是建筑规模巨大;其二是工艺精良,方法进步;其三是布局规整,平衡对称。

它由主室、东西两侧室和后室、门前附属物构成,总面积420平方米,主室前后各有8根附壁柱将主室划分为8柱9间式的宫殿格局,这些附壁柱和顶梁柱构架起这座宫殿式建筑的主体。

墙是厚达0.25米的木骨泥墙,起到间隔和保温的作用,并不承担屋顶的重量,整座建筑有着“墙倒屋不到”的特点。

在主室的西北侧,可以看到有一块大约一平方米青黑色地面,地面十分坚硬。另外,在墙壁、门、灶台的设计布局上还增加了防火保护层,是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宫殿建筑雏形,而且开创了后世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先河。

大地湾遗址发现有墓葬,但不见集中的公共墓地。墓坑呈长方形或圆形,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为王。大地湾的葬俗流行双手交叉于胸前,腰腿一侧随葬少量陶器和石器等,其中多有彩陶。

这些器物均为死者生前使用的生活、生产用品,不是专事随葬的冥器,由此可见当时的生产制作能力有限。

大地湾房址初期为圆形,后来改为方形或长方形。

在大地湾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生产工具主要是打制或略加磨制的石器,有斧、刀、铲、砍砸器、刮削器,还有些细石器,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口沿上多绘有红色宽彩带,是我国最原始的彩绘图案。

这些陶器以生产、生活用器为主,从外观上看,器表色泽不统一,常见褐色斑块,陶色或红或褐,或内黑外红,质地不甚坚硬,陶片分层。仔细观察陶质,多为夹细砂陶,陶片断茬处砂粒清晰可见。

形状有圆底钵、三足钵、三足罐、圈足碗、小口瓶、尖底瓶、口足鼎、平底釜、条形盘、深腹罐等。彩陶三足钵高约12.5厘米,口径27厘米。

大地湾先民以小口壶储藏饮水,以三足钵作饮器。圈足碗用来盛食物。圈足碗的形制大小与今天使用的瓷碗差不多大小。

这些陶器大量使用的纹饰是交错绳纹或细密的斜绳纹,尤其是同一器物同时使用彩绘和绳纹,是该文化独有的现象。其陶器制法独特,在陶模上分层敷泥而成,简称“力模具敷泥法”,它不同于大多数彩陶文化使用的泥条盘筑法。

大地湾彩陶主要器型有盆、钵、瓶、壶等,其上普遍施彩。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是国宝级的彩陶,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

口做圆雕人头像,披发,前额短,发整齐下垂。鼻呈蒜头形。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张。两耳各有一小穿孔,头顶圆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浅淡红色陶衣。黑彩画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三组。

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相结合,颇具特色。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成一体,极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的古代艺术品。

大地湾第三期类型的饰彩陶器多为红陶,也有少量的橙黄陶,质地细密,器表光洁。彩陶主要集中使用在盆、钵、盂、碗等饮食器具上。

大地湾彩陶分为两类,一类是烧制的彩陶,饰彩陶器均为泥质陶,但器表打磨光滑。第二类为彩绘陶,有白、红两种彩绘,白彩要多于红彩。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10多种刻画符号,有类似水波纹状的;有类似植物生长的,还有以直线和曲经相交的形纹等。

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朱彩符号,在年代上早于半坡遗址的刻画符号千年以上,又与仰韶时代种类逐渐增多的刻画符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无疑为我国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线索。

这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文字的最早雏形。

在大地湾的灰坑中,采集到已碳化的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子,其中黍的年代距今约7000多年,是我国同类作物中时代最早的标本,较之于半坡遗址中黍早了1500多年。

说明陇原大地最早的垦荒者至少在7000多年以前就成功地将野生黍培养成栽培黍,进而确立了我国黍源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说法,证明了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我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我国旱作农业黍、稷的发祥地。

此外,大地湾出还出土了骨末、磨石、磨盘、陶刀、石刀等农业生产工具,这些农业生产工具进一步证实了农业已经产生,并且超越了刀耕火种的最初阶段。由此说明,在我国西北地区彩陶和农业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大地湾在远古时代,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珍品。大地湾遗址共出土兽骨17000多件,仅哺乳类动物就有7目15科28属种,此外,还有蚌类动物的遗存。有些品种还只生活在南方多水地区。

[旁注]

彩陶 又称“陶瓷绘画”,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半坡文化 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年代距今约6800多年,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1952年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

绳纹 古代陶器的装饰纹样之一。一种比较原始的纹饰,有粗绳纹和细绳纹两种。是在陶拍上缠上草、藤之类绳子,在坯体上拍印而成的,有纵、横、斜并有分段、错乱、交叉、平行等多种形式。绳纹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陶器最常见的纹饰。

彩绘 古代称为“丹青”,是以各种人造着色无机化合物、天然着色矿物或金属着色材料,在陶瓷制品上画出的花纹装饰。常用于传统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

[阅读链接]

大地湾彩陶的成型方法主要为模具敷泥法和泥条筑成法。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作方法大致可分为手制、模制和轮制。

手制可分为捏塑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筑成法。捏塑法仅限于少量小型器物,以及器物上的附件,如耳、足与贴附在器物上成为附加堆纹的手捏泥条等。泥片贴筑法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泥条筑成法是流行于包括甘肃在内的黄河流域的主要制陶方法。

模制法即以模具为依托的陶器成型方法。它的初级阶段是模具敷泥法,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很多酒是以这种方法制成的。轮制法是用快速旋转的陶轮坯成型的工艺。从早期的手制,发展到快轮制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