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的陇右石窟

在陇右的黄河、渭河及泾河流域,分布有大中、小石窟20余座。

陇右石窟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石窟,首先,陇右石窟造像多用石胎泥塑、彩绘,并且窟壁上绘满壁画,石窟显得绚丽多彩。

其次,石窟造像逐步摆脱了印式犍陀罗样式的影响,创造了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标准的雕塑艺术,体现了西域色彩和外来风格的转型特征。

再次,彻底地世俗化和浓厚的生活情趣是陇右石窟艺术的又一显著特征;造像中的佛、菩萨弟子,从脸型、神情、身段、服饰,都是中国人民的再现。

石窟壁画反映出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都有独创性。

麦积山石窟是陇右石窟的典型代表。其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都足以说明陇右石窟的特色。

麦积山位于甘肃天水东南约35千米处,是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称之为麦积山。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青草,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分布于东、西两崖,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各窟之间,有凌空架设的栈道相通。

麦积山石窟为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上游开创历史最久、窟龛数目最多、内容最丰富的石窟,是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开创于后秦时期,以后多个朝代都有营建。

北魏时期,麦积山石窟已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佛教艺术胜地,在多个窟龛中,北朝时期所开凿的数量最多。

西魏时期,麦积山石窟的修龛造像之风,仍然很盛。

北周时期,麦积山石窟的开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悼念离世的父母,超度他们的亡灵,在麦积山修凿了雄踞东崖最高处、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建筑结构最精巧的上七佛阁。

隋代时期在麦积山也建造了大量的石窟造像,东、西崖摩崖大佛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唐代以后,再也没有在麦积山开凿石窟,绝大多数都是在原有窟龛的基础上,重塑佛像。

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见长,绝大部分泥塑彩妆。麦积山是红土与砂石构成的砾岩,石质结构松散,适宜开窟,不适宜精雕细镂的塑像。这就使麦积山成了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石窟。

东崖有54个洞窟,西崖有140个洞窟。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4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是珍品中的珍品。

麦积山的石窟主佛多脉脉含情、和蔼可亲;菩萨、弟子姿态随意,多扭动身体、窃窃私语,富有表情的神态,达到了艺术上的神妙境界;另有村姑顽童,或顾盼流芳,或憨态稚气,伶俐可爱,生动传神,朴实平淡。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

从高约16米的阿弥陀佛,至10余厘米小的影塑,从神圣的佛到天王脚下“金角银蹄”的牛犊,均精巧细腻,栩栩如生。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高不可攀的神,却像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

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北魏时期造像秀骨清俊,露出睿智的微笑;西魏、北周时期造像温婉淳厚;隋唐造像丰满细腻;宋代造像衣纹写实,面貌庄重。总体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在北魏末期的造像中,一部分薄衣透体的佛像和菩萨雕塑十分引人注目,衣榴是划出的凹线,颇能体现体魄之美。在一个窟正壁的佛像,飞天围绕坐佛而飞翔,结合极其巧妙紧密。

造像中有一石刻佛像及二服侍菩萨,坐佛高1.69米,高肉髻面型略长,眉细唇薄,穿通肩袈裟,结痂跌座右手扬掌做施无畏印,左手做与愿印,悬裳覆盖大半个须弥座其嘴角微微上翘,略含笑意神情庄重之中显得和悦亲切。

两侧服侍菩萨高1.22米,各束高髻,长裙神情端庄、优雅,肌肤细腻、柔润。

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有的壁画独具特色,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形象生动。

有一组“薄肉塑”飞天组画及残存在前廊平棋上面的4幅佛传故事画,既为北周时期原作,又颇具有特色。

“薄肉塑”飞天,计5块,约30平方米,每块各做飞天4身,其脸部和肌体部分均为薄薄一层优质细泥塑出,其他如衣着、飘带、饰物以及周围的流云、花饰等,均彩画而成,既生动,又极富立体感,生动优美。

在4幅佛传故事画中,尤以右侧偏东的那幅骑乘人物画最为突出。特别是那匹缓步前进的红马,不论是体形动态和神韵都绘制的惟妙惟肖。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又适当考虑到人在仰视中的错觉关系,因此,从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角度来看,它都有不同的走向和动势。

麦积山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形成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阁独具特色,雄浑壮丽。

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明显带有地方特色。

麦积山石窟群中最宏伟、最壮丽的一座建筑是建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又称“散花楼”,是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开凿于6世纪中叶。

七佛阁距地面约80米,为7间8柱庑殿式结构,高约9米,面阔30米,进深8米,分前廊后室两部分。

立柱为八棱大柱,覆莲瓣形柱础,建筑构件无不精雕细琢,体现了北周时期建筑技术的日臻成熟。后室由并列7个四角攒尖式帐形龛组成,帐幔层层重叠,龛内柱、梁等建筑构件均以浮雕表现。

麦积山有一个石窟的建筑是全国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模仿我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洞窟,表现了南北朝后期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内部面貌,在石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旁注]

四大石窟 指的是以我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四大石窟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都督 古代军事长官。最初是监督军队的官职。三国时期形成军事职称,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代以后成为朝廷军事长官。

泥塑 俗称“彩塑”,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制作方法是在黏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或素或彩,形象以人物、动物为主。

飞天 意为飞舞的天人。在佛教中,有诸多天界的存在,如三十三天、兜率天等,天界的众生,中文翻译为天人,常简称为“天”,飞天即此意。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

平棋 也叫“天花板”,古代也叫做“承尘”。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一般居民用竹、高粱秆等轻材料做框架,然后糊纸。在木条拼成的方格天花中,平棋因为是由大方格组成,仰看就像一个棋盘,所以得名。

庑殿 是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4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皇家建筑,是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最常采取的形式。

攒尖 古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形式。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阅读链接]

七佛阁俗称“散花楼”。相传七佛阅里的7尊大佛,当佛阁建成后,曾邀佛祖来此讲经说法,赴会听法者云集上七佛阁之下。七佛阁里修行的28尊飞天,见此盛况,兴奋不已。

为识别赴会者们对佛的信仰是否真诚,她从空中向地上的众生散花。如果他们心诚,飘落的花雨就会飞向天际;如果花瓣落在谁的肩上,就说明他俗缘未断,红尘未了。结果,散落的飞花久久飞舞于空际,没有一瓣落下,证实前来听法的众僧,个个诚心敬佛。

这就是七佛阁之所以称为“散花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