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丰富的兰州鼓子

鼓子词是宋代的说唱技艺。演唱时以鼓伴奏,反复应用同一个词调,或间以说白,用来叙事写景。表演形式分为只唱不说和有说有唱两种。

只唱不说,大多篇幅短小,只有一两首词。有说有唱的,说的部分放在篇首,概括介绍内容。词用骈文,格式比较固定。后来又发展为说唱相间,句句言情,篇篇见意,一段唱接一段说,轮递进行。

鼓子词对说唱艺术的发展及南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兰州是甘肃省的中心,地处黄河上游,始建于公元前86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36个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西汉初期,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

至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公元前86年在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简称“鼓子”,兰州人习惯称为“兰州鼓子”,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是我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

在兰州地区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文化娱乐形式,绝大多数兰州人都能弹会唱。如遇喜庆节日,请客宴会,不论在农村的家庭院落,还是集镇的茶肆酒楼,老兰州人聚集在一起弹唱。每当唱到高潮之时,他们便一人演唱而众人帮腔显得气氛十分热闹。

兰州鼓子的产生及其形成的历史年代,看法不一。据《四库全书提要》记载:“宋赵德麟始创商调鼓子词,用‘蝶恋花’谱西厢十二首”。

《甘宁青史略》记载“鼓子词的创始人,是宋代安定郡王赵德麟”。更明确的看法认为:“兰州鼓子源于宋代,流行甘肃兰州地区。”

一种看法认为兰州鼓子产生于唐代。鼓子词有一个曲调名叫“打枣竿”,据说为唐太宗打枣时所唱。

另一种看法认为,兰州鼓子可能由宋词、元曲的诸宫调演变而来,并与唐代的敦煌变文有着紧密的关系。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北宋时期广泛流传在北方的鼓子词,首先传入安定郡,经过赵德麟加以丰富,然后再传入兰州,又吸取了当时兰州流行的“平调”、“勾调”、“当调”的优点,成为了兰州流行的十大调之一。

最新的看法认为:“兰州鼓子的产生,应当在北京八角鼓、陕西眉户的成型之后,而且应该说是由外地传来,并非由当地某一人所始创……”

“由北京八角鼓繁衍而生的新型地方曲艺———兰州鼓子,大约在清道咸前后,便开始在当地娱乐场所慢慢传唱了。”

以上几种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即兰州鼓子的产生,绝不是一个人所能成就的,而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形成过程。

兰州鼓子是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其中有1人、2人、3人演唱之分。主要表演手法是唱和说,有的段子光唱不说,有的段子又光说不唱,而有的段子则有唱有说,似唱似说。

一般采用自弹自唱形式。句式有5字、6字、7字、8字、11字。虽在句式上有长有短,但在格式上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有加字、加句和减字、减句的情况出现。

兰州鼓子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辅以扬琴、板胡、二胡、琵琶、月琴、箫、笛等。早年还有八角鼓、四叶瓦、瓷碟等击节伴奏,后则用小月鼓击节起头。

其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幽广,表白清晰,起伏平和,能将喜、怒、哀、乐等复杂思想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演员的手势和面部表情都能给听众以美感。

兰州鼓子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而且乡土气息浓厚,常用的唱腔曲牌有《坡儿下》、《罗江怨》、《边关调》等40余支。已确知的曲牌约有100多种。

从声腔上来讲,可分为平调、鼓子、越调3种,平调多为单支的小令和大曲;鼓子腔是由鼓子头加若干曲牌再加鼓子尾连缀而成;越调腔也是由越调加若干曲牌再加越尾联套而成。

各种曲牌都有其特点,可以表达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绪,如“边关调”表现的悲壮;“北宫调”表现凄凉;“紧诉”表现热烈紧张,“慢诉”表现舒缓轻快;“石榴花”和“倒推桨”表现抒情婉转,“金钱调”和“剪靛花”表现喜悦平和;“罗江怨”、“叠断桥”表现忧郁悲伤。

再如提炼全曲精华的“鼓子头”,叙述情节的“诗牌子”,倾诉衷肠的“悲调”,还有抒发豪情的“依尔哟”,真是千啼百啭,各尽其工。

兰州鼓子传统曲目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赞颂祝贺之词;二是咏物写景之言;三是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代表曲目有《别后心伤》、《拷红》、《莺莺饯行》、《独占花魁》、《武松打虎》、《林冲夜奔》、《延庆打擂》等。

[旁注]

骈文 古代一种特有的文言文文体,其句式多为四六句及对仗,故又称“四六仗”、骈俪或骈体。具骈文特点而押韵者称“骈赋”。骈文适于写景而不适于叙事。

《四库全书提要》 是《四库全书》的总目录提要。编纂《四书全书》时,将“著录书、“存目书”逐一撰写提要,于1781年汇编成此书。共200卷。是内容丰富、较系统的研究古典文献的重要工具书、解题式书目的代表作。

蝶恋花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等。我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60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辞章,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

宫调 对音乐调的称呼。宫调理论就是我国传统乐学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

变文 唐代兴起的说唱文学,“变”指“经变”,佛教用语。以佛经的内容为题材写成的文学作品即变文。“变文”最初是寺院里以通俗语言解说佛经的俗讲,连说带唱,后来内容扩大,也演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

八角鼓 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8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鼓框用8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7面框边内各嵌两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寓意五谷丰登。

四叶瓦 我国民间打击乐器的一种。由4片小竹板分夹两手敲击。主要用于甘肃、四川、陕西一带“灯曲”等民间歌舞或说唱等形式的民间乐队中。

[阅读链接]

兰州鼓子词有一个曲调名叫“打枣竿”。关于这个曲牌的由来,在兰州鼓子艺人中长久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天游兴大发,他派人找来丞相魏征,让魏征陪同他一起游后花园。后花园有一大片枣树结满了红红的枣。太宗李世民见满树枣子红得可爱,就找来一根长竹竿边打枣子,边随口哼唱着。

丞相魏征听着听着,忽然拍手笑道:“好调子!好调子!”

李世民问什么调子?

魏征回答:“万岁刚才打枣子,哼的那个调,岂不是一首绝妙的‘打枣竿’吗?”魏征也由此编成了“打枣竿”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