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民间色彩的陇剧
陇剧是甘肃独有地方戏曲,原名“陇东道情”,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
陇东道情历史悠久,唐代陇东地区建有道观,道教音乐繁衍不断,明清以来在道教音乐基础上,民间艺人逐渐吸收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了股弦等乐器,演变为以皮影形式流传在陇东环县、华池、庆阳一带的陇东道情。
清代同治年间,环县著名道情艺人解长春的皮影班曾在宁夏、内蒙古、陕北以及当地流动演出多年,颇受人们欢迎。
解长春毕生致力于道情演唱和皮影技艺的革新,将原来用的两股弦改为4股弦,在木梆上加个小铜铃,每敲一下,梆铃并响,称为“水梆子”。在他的传授和影响下,人才辈出,陇东道情进入兴盛时期。
陇剧表演艺术讲求真实,重视从生活出发,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陇剧表演动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侧身造型,如侍卫警戒多用大侧身剪影姿势。
啼哭动作更为别致,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面,大侧身晃动腰肢,前俯后摇,抽搐而泣。舞台美术借鉴皮影镂空、彩绘、装饰手法及旦角高髻燕尾头饰等,形成独特风格。
在舞台美术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旦角化装舍弃了传统的大包头造型,以皮影人的高髻燕尾为基本式样,又仿照敦煌壁画中唐代妇女的发式,加以糅合,设计出单髻、双髻、弯髻、环髻等多种独特的燕尾发髻式样,前贴鬃角,后拖伞辫,大体接近古代妇女的化妆扮相。
二是,服装摆脱了戏曲传统风格,重新设计了花纹式样,打破了蟒、帔盘龙舞凤格局。图案富变化,款式重大方,色彩尚雅洁。裙子、箭衣等均以素净绣边为主,不取满身花团锦簇章法。靠、铠等则以庙塑神像装束为样本。
三是,布景和道具保留了皮影砌末的风格。
陇剧的音乐既粗犷明快、悠扬婉转又深沉哀怨、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音乐中风味尤为特异的是滚白、唱音和嘛簧,滚白的衬腔乐曲曲调旋律较强,具有鲜明的佛道诵经色彩,听起来柔缓悲切,情深意沉。
唱音不仅构成别致的紧拉慢唱的表演形式,而且尾部拖腔旋律起落变化大,角色的心理感情表现得真切细微,扣人心弦。嘛簧是众人承接唱词末尾一个字的字音帮唱,常把听者带进一个幽静而又波动的意境。
陇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式,分“伤音”和“花音”两大类,伤音曲调深沉委婉,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因此又称“苦音”或“哭音”;花音曲调活泼跳跃,善于表达喜悦的情感,故又称“欢音”。
陇剧唱腔没有严格的节拍,比较自由明快,说唱性较强。弹板是陇剧音乐的主要板式之一,板头、大过门规整、四方,唱腔由多种节拍型混合组成,有特定规律。小过门的第一拍,一般都重叠在唱句的末尾一字上。弹板簧舒展、流畅、优美动听,最有特色。
速度一般是中速,稍慢,更适于抒情和叙事。飞板唱腔和弹板有共同之处,也是由多种节拍有规律地进行。小过门的第一拍重叠在唱句的最后一个字上。曲调尾首的拖腔简短而有特色。
飞板的速度稍快,唱腔更富于说唱、叙事性。伴奏乐器,管弦乐有四胡、二胡、琵琶、扬琴、笛子、唢呐等;打击乐有渔鼓、简板、水梆子、小锣、大擦、铰子、堂鼓、战鼓、板鼓等。后又增加了琵琶、二胡、笙、板胡、扬琴、提琴和一些铜管、木管乐器,丰富了陇剧音乐的表现力。
陇剧的演唱方式比较自由,曲调流畅,节奏明快,近似说唱。曲调尾首的拖腔叫做“簧”,唱时称“嘛簧”,嘛簧悠长婉转,韵味浓厚,富有地方色彩。
在陇剧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表现和突出陇剧的特色,根据陇剧音乐细腻、优雅、缠绵、抒情的特色,确立了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为主兼顾其他的脚色行当体制。
在“三小”行当的创建中,除了选择其他剧种有关这些行当的表演适合陇剧需要的程式以外,着重从民间艺术,特别是陇东秧歌、社火等表演中,提炼、规范、创造出陇剧“三小”行当的表演程式,如“地游子步”、“风摆柳步”等。
陇剧的角色行当主要有:生行:包括小生、须生、老生;旦行:包括小旦、正旦、彩旦、老旦、武旦等;净行:分大妆与二净两行;丑行;分官衣丑、公子丑与小丑等,均以粉底定妆,勾画丑脸装扮。
如果说环县道情艺术是一枝生长在这纵横沟壑的“陇上奇葩”,那么陇剧就是这枝奇葩结出的硕果。
在保持道情皮影的基础上,吸收秦腔、越剧、昆曲、黄梅戏、秧歌剧等戏剧之长,在音乐、唱腔、表扬等方面有了可贵的创新,最终形成了节奏明快、曲调婉转动听、表演细腻优美、富有民间色彩的独特风格。
[旁注]
旦角 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等类别。青衣指表现那些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妇女。花旦指表现那些年轻活泼俏俐的小家碧玉或丫鬟。刀马旦指表现那些女将或女元帅。武旦指表现那些身俱武艺的江湖女子或神怪精灵。老旦指表现那些老年女性。
敦煌壁画 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箭衣 古代射士所穿的一种紧袖服装。袖端上半长可覆手,下半特短,便于射箭。另外,是戏曲舞台上扮演帝王、驸马及高级武官的军常服。它的造型是清代蟒袍的原型,又称“龙箭袖”。
砌末 也称“切末”,戏曲舞台上大小用具和简单布景的统称,像文房四宝、灶台、马鞭、船桨,以及一桌两椅等。砌末不独立表现景,它在舞台上首要的任务是帮助演员完成动作。
[阅读链接]
陇东道情在形成之初蕴涵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如起源于道教音乐;在道观庙宇中演出。
在后面的发展过程中,虽早已突破道教思想的羁绊和束缚,成为深深扎根于民俗演唱内容无所不包的民间艺术形式。但是从陇东道情的唱腔、表演形式、伴奏乐器和剧目中,仍然可看到宗教文化,特别是道教文化的痕迹,陇东道情与道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体现在其道德教化和审美品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