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文化和“茶马互市”

陇右大地不仅是长城遗址最多的地区之一,而且是秦汉明代长城最西的起首地。其长城遗址地主要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境内的秦长城自公元前306年便开始修筑。秦长城的起点在甘肃省临洮县城北的洮河边上,沿临洮县城东的东峪沟北面的山梁,逶迤东南,经过长城巷、长城岭、长城坡,进入渭源县的庆坪地区。

翻过关山,经渭源县城北5000米唐家河北山,折入陇西县境内,过德兴乡长城梁,转向东南,进入通渭县的四罗坪。在通渭县由西南向东北穿越县境80千米,进入静宁县境内,再折向北,便进入宁夏地区的西吉县。

秦长城自宁夏进入甘肃镇原县后,又折向北去。穿过镇原县西北角,进入环县,至环县城北1000米的城子岗,继续向东北而行,至显神庙岭进入华池县,由铁角城堡穿过安川河,抵达陕甘两地区交界处的箭杆岭。

在甘肃省一侧向东南偏,过边城梁,进入陕西省吴旗县境。

秦长城在今甘肃省境内,从临洮起,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镇原、环县、华池等8县,全长1000千米以上。这段长城以夯土版筑而成,基宽五六米。

秦代修筑这条长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西部的重镇陇西郡治和秦都通往陇西的通道。

汉王朝建立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南侵,一方面大规模修缮秦旧塞;另一方面又将长城沿河西走廊延伸,形成了长达1600余千米的安全防线。汉长城有效地保卫了这个地区的安全,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甘肃省境内的汉长城,没有集中在陇右地区,而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大体以酒泉和敦煌为界,分为东、中、西三段。

甘肃省境内的明长城,大部分是1522年以后修起来的。明长城的走向,在甘肃省境内有两条。主干线西起嘉峪关,东经高台县石泉子,循黑河穿高台、临泽、张掖三地,至山丹县城后继续东行进入永昌县;穿金川峡,过河西堡,进入民勤县。

再由蔡旗堡折向正南进入武威境内,循洪水河岸南行,至黄羊镇以东进入景泰县,沿黄河向西北进入宁夏地区。

陇右明长城属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防守,大约有1000余千米,多为夯土版筑,高约为10米。

成纪古城是陇右地区长城沿线的重要遗址。位置在静宁县城南50千米的刘家河村的川河台地上。成纪古城曾经是战国秦北方防御线上的重要屏障,又是古丝绸之路甘肃南路的重镇,城址东南约30千米处是著名的大地湾遗址,北面30千米左右有战国秦长城。

2000多年前,这里自然植被良好,土质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足,水源丰富,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较为繁荣。

西汉时期初设成纪县,县治即在成纪古城,此后历东汉时期、魏晋时期、隋代至唐代初期800余年,成纪县治一直未有大的迁移。

734年,成纪县移治敬亲川。1067年,又在故城遗址上置治平寨,金代升为县,并置得胜州于此。后沦为废墟。

成纪古城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60米,总面积33.6万平方米,规模宏大。

在明代初期,因红山嘴滑坡,使城西南深沟阻塞,河水改道南流入城内。城址的西北和东北边,有长约300米的城墙,夯土层厚0.14米至0.17米。

城址内及道旁、地埂上,残留大量的秦汉时期的板瓦、筒瓦、回纹铺地砖、瓦当、鸱吻等器物残件,以及唐宋时期的陶瓷残片等。

地面残留筒瓦长0.44米,直径0.15米;板瓦长0.55米,宽0.44米。瓦当饰有云纹、葵花纹、草叶纹及“长乐未央”、“大禾美帛”等字迹,以云纹瓦当最多。

此外,在古城址南、北处分布有大面积的秦汉时期墓葬群。

成纪古城自汉代初期至盛唐时期,一直为成纪县治所在地。但其本身所拥有的文化遗存,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期,下延至宋金时代。

古城址压在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和青铜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上,在城北和东南塌陷的断面上,有5口相似的筒形水井,深16米,井中垫土内含有秦汉时期的筒瓦、板瓦和瓦当等器物残片。

随着长城的修筑和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原农业经济与少数民族边地经济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繁荣,各地区间,以种种形式进行着经济交流活动。

在不同时期,这种以互通有无为主要目的的贸易活动,称作“关市”、“边市”、“马市”、“榷场”、“茶市”、“茶马互市”等。

其中“茶马互市”是西部与北部从事畜牧业经济的少数民族,用马匹等牲畜及畜产品与内地换取茶叶、布帛、铁器等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比较集中的大规模集市性贸易活动,这种贸易活动在民族贸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陇右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上说,这里是农、牧业地区交错的地带,也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的地带,这里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农牧业都很发达。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里又往往是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与中央王朝的分界处。所以,陇右地区在各个民族之间的贸易交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历代的互市地点有许多就设在这里,茶马互市就是其中一种。

茶马互市的雏形大约起源于5世纪南北朝时期。在唐代就逐渐形成了规则,宋代进一步完善,甚至设置了“检举茶监司”这样的专门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

北宋时期,茶马互市活动在陇右地区大规模开展起来,宋代初期,陇右地区茶马互市的主要地点是固原、平凉、静宁、天水等地。后来,转移到临洮、临夏、临潭、岷县等地。

至南宋时期,茶马互市的机构,相对固定为四川五场、甘肃三场8个地方。四川五场主要用来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易,甘肃三场均用来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易。元代不缺马匹,因而边茶主要以银两和土货交易。

陇右地区湟源县自古以来就是汉藏通商的“口岸”,它是古代汉地西面最边缘的地区,西邻西藏,是一处著名的“茶马互市”。

明代基本上沿袭了宋代的做法,在交易的地方设置“茶马司”。茶马司的职责是:“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简单说,就是管理茶马交换事宜。

1371年明代朝廷设置的茶马司于天水、洮州、河州、雅州等地。由于茶是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明代朝廷严格控制茶叶的生产和运销,并严禁私贩。以茶易马,在满足朝廷军事需求的同时,也以此作为加强控制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和巩固边防、安定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策略。

后来随着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交流的发展,民间往往突破明代朝廷的禁令进行贸易。

清代茶马政策是明代茶马政策的延续。在清代乾隆时期以后,“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淡出,取而代之出现了“边茶贸易”制度。由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汉藏交流的增加,进入茶马古道沿线的商品种类大幅增加。

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同时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以及生产生活资料等商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的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有更大需求。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历史上茶马互市对内地与边疆、长城内外,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客观上起着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旁注]

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筒瓦 战国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大型庙宇、宫殿的窄瓦片,制作时为筒装,成坯为半,经烧制成瓦。一般以黏土为材料。

瓦当 屋檐最前端瓦面上常带有花纹垂挂圆形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鸱吻 又叫“螭吻”,是龙生九子中的儿子之一,喜欢东张西望,殿脊的兽头之形就是这个形象,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固定着。这个装饰一直沿用下来,在古建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

云纹瓦当 西汉瓦当中数量最大的一类。其花纹特征是:当面中心多为圆钮,或饰以三角、菱形、分格形网纹、乳钉纹、叶纹、花瓣纹等。云纹占据当面中央大面积的主要部位,花纹变化十分复杂多样。

[阅读链接]

成纪是陇右地区最早见于史籍的地名,它来源于我国古代“人文始祖”伏羲的传说。

伏羲孕12载而生,古人称12年为一纪,所以伏羲的出生地就被称为“成纪”。意思是“成一纪之元”的意思。

成纪在战国时期便设县,秦代统一时属于陇西郡,县址大约在秦安县叶堡川。历史上,成纪几经变迁,但都在陇右地区辖内。唐代时将成纪县迁移到天水秦州区,并成为秦州的州治。北宋时期州治迁到上邽县,称“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