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你投降吧

1881 年 8 月的一天中午,在苏丹白尼罗河阿巴岛上的一座寺院里,正在举行伊斯兰教传统的斋期宗教仪式。宽敞的寺院里,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虔诚的信徒,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忽然,人们肃静下来,只见礼拜堂的台阶上出现了一位年近四十的阿訇。他头裹白布,身穿白袍,剑眉朗目,英气照人。

“这不是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吗?” “他前几个月已经举旗起义了,和英国人打得可凶呢!”

“听说他家是木匠,从小受苦,这些年一直在这里传教。他讲的道理大家都喜欢听。”

人们议论着,目光都集中在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身上。只见他挺直了身子,高声说道:“我就是众所期待的马赫迪(即救世主),我创立了安萨教, 我要把受苦受难的人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人们骚动起来,谁都明白,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正是他们自己。

马赫迪接着说:“我们苏丹人真是苦难重重,这几十年,先是受埃及人的统治,后来又来了英国人,那些官吏和富人也毫无心肝。这伙强盗勾结起来,无恶不作,夺上了我们的土地,使人民变成了奴隶。英国总督是罪魁祸首。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宁拼千条命,不缴一文税,赶上外国人和异教徒, 建立一个平等公正的新苏丹!”这番动人心弦的话,使人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穆罕默德·艾哈迈德,1844 年出生在苏丹一个贫苦的阿拉伯造船工人家庭,自幼丧父,和几个哥哥在瓦罗河上流浪。家境的贫寒,民族的灾难,使他从小就同情民众疾苦,仇恨外国殖民者。1871 年,艾哈迈德前往阿巴岛定居,以传教方式人群众中进行宣传。

经过近 10 年的准备,艾哈迈德利用伊斯兰教关于马赫迪复生的传说,于

1881 年 8 月宣布自己就是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同“邪恶势力”作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艾哈迈德的这一行动,使苏丹的英国总督极为惊恐,他要艾哈迈德立即放弃“救世仁”称号,停止“叛逆”行为。艾哈迈德严正回答: “除了受命于神的权威之外,不承认任何权威。”英国总督便派出 200 名英国士兵前来捉拿艾哈迈德。

1881 年 8 月 12 日凌晨,艾哈迈德率领几百名信徒同来犯的英军展开激

战,打死了 100 多名敌人。随后,他率起义军进入山区,建立了根据地。到

1882 年 6 月,起义军已扩展到 15 万人,并多次打退英军的围剿。1883 年初, 起义攻占了苏丹第二大城市乌拜伊德,英国统治当局大为震动。

为了夺回乌拜伊德,英国从埃及派遣 5 万军队伐起义军。马赫迪采取坚壁清野、切断后路、设置埋伏等战术,在乌拜伊德附近几乎全歼敌军,英军首领希克斯破被击毙。起义军乘胜前进,解放了苏丹大部分领土。英军接连败退,苏丹首府喀土穆陷入起义军的重重包围,成了一座孤城。

此时,英国殖民当局看到武力镇压已不能奏效,便改变策略,使用软硬二手来对付起义军,并重新起用“苏丹通”戈登来执行这一任务,再次任命他为苏丹总督。

戈登这人残暴凶狠,又诡计多端。20 多年前,当中国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时,他就组成“洋枪队”帮助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后来他当了苏丹总督, 直到 1879 年返回英国这次英国当局又把镇压马赫迪起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吹嘘说:“光凭他的名字就具有魔力”。“比整整一支军队更有价值”, 相信他能在两个月内解决问题。戈登也自命不凡,说:“击溃马赫迪是一桩比较容易的事。”

戈登 1884 年 2 月到达喀土穆。一进城,看到守城英军士兵垂头丧气,士气不振,又得知城内给养缺乏,他的脸上立刻露出沮丧的神情。为稳住起义军,戈登给马赫迪写了封信,先用英国大批援军即将开来相威胁,继又委任他为科尔多几省的苏丹,随信还送去一份委任状和一件华贵的长袍。

马赫迪立即回信说:“我是人们期待的当之无愧的马赫迪,无须接受你

的委任。现在你的唯一生路,就是向我们投降!”他也给戈登带去一件长袍, 不过是一件“苦修僧”穿的长袍,意思是要戈登弃恶从善。

戈登执迷不悟,一面重施在中国的故伎,让士兵们加紧修筑工事,安装铁丝网和地雷,以抵挡起义军的进攻,一面向伦敦发去一封封呼救的电报。

1885 年 1 月,马赫迪得知英国援军已逐渐接近喀土穆,便决定发起攻城。经过几个月的围困,喀土穆城内几乎已无粮食,士兵们饥饿疲惫,毫无斗志。起义军于 l 月 26 日发动总攻,骑兵首先杀开一条血路,步兵紧随其后。

“快去总督府,别让戈登逃跑了!”

起义军呐喊着,潮水般地扑向总督府,守卫总督府的士兵吓得夺路而逃, 战士们冲进门去,四处寻找戈登。

几名战士冲上楼,冲向戈登的卧室,正好将准备逃命的戈登堵住。一个战士举起长矛,对准他的胸膛奋力刺去,这个双手沾满苏丹人民和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当场倒地毙命。

两天后,两只英军汽艇载着英援军的先头部队,沿白尼罗河驶近喀土穆。当英军指挥官举起望远镜,惊讶地发现,城头上飘扬的已不是英国国旗,而是苏丹起义军的绿色战旗,他立即下令掉转船头,逃之夭夭。

经过 4 年的艰苦斗争,马赫迪的起义成功了。这是非洲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人民起义,给非洲人民以巨大的鼓舞,成为“勇敢的榜样”。马赫迪在领导这场规模空前的武装斗争过程中,和士兵同甘共苦,实行军事民主, 从不享受特权,指挥作战足智多谋,屡战屡胜,深受苏丹人民的拥戴。正当抗英斗争取得节节胜利时,马赫迪于 1885 年 6 月不幸患病去世,终年 41 岁。

马赫迪的未竟事业,后来由他的助手阿卜杜拉继续完成。1885 年 9 月苏丹全境解放,马赫迪王国宣告成立。然而新政权逐渐背弃了社会平等的原则, 向封建神权国家转化,内部争权夺利,矛盾重重。1899 年,苏丹再次沦为英国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