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成功死不还

1909 年 10 月 26 日上午,哈尔滨火车站戒备森严。岗哨密布,月台上除了几百名手执太阳旗的日本侨民,还有一大群衣冠楚楚的沙俄官员、日本官员和各国使节。显然,他们正在恭候着一位重要人物的来临。

  1. 时 30 分,一列绿色专车吐着白色的蒸汽徐徐进站,列车刚一停稳,俄国财政大臣科克夫杰夫快步走进豪华的特等车厢,陪着一个黄脸短须的矮小老头步下列车。他就是日本枢密院院长伊藤博文。这时,月台上出现了欢迎的高潮,军乐队高奏的迎宾曲与日本侨民的呼欢声汇成一片。伊藤博文不停地点头致意,握手寒暄。

突然,“砰、砰、砰”连续三声枪响,正在同欢迎者握手的伊藤博文颓然倒地。又是三声枪响,陪同在伊藤博文身边的三名日本官员也中弹倒地。刹那间,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随即就是一片可怕的慌乱和逃窜。当一群俄国士兵扑向行刺者时,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面用鲜血写成的“独立自由” 四个大字的朝鲜国旗,高高举起,并高呼三声:“大韩独立万岁!”当他从俄国人口中得知伊藤已奄奄一息时,放声大笑:“老贼终得此报,吾愿已偿, 纵死无憾!⋯⋯”

很快,一条特大新闻迅即传遍世界:“韩国青年安重根击毙日本帝国元老大臣伊藤博文!”“日本前总理大臣、前驻朝总监、枢密院院长在中国哈尔滨遇刺身亡!”

安重根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拼死行刺伊藤博文?

1879 年 7 月 16 日,安重根出生在朝鲜黄海道的一个世代官宦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开化派改革朝政的支持者。安重根是家中的长子长孙,下有二弟一妹。7 岁时,安重根进私塾读书,学习中国的《四书》、《五经》。但他对笔划繁多的异国方块字和死记硬背中国古书毫无兴趣,而是喜欢跟着村里的猎人到山林中游玩狩猎,结果练就了一手好枪法。

1894 年春,朝鲜爆发了以全臻准为首的农民起义。安重根的父亲安泰勋虽然十分不满朝政腐败和外敌入侵,但他更仇视农民暴动。于是,他招募了本地的 70 余名猎户,与起义军作战。16 岁的安重根也认为这是用武艺报国的机会,积极参与了对农民军的作战。

农民起义被镇压后,安氏父子率领的这支乡勇队伍为官府所不容,在“图谋不轨”的罪名下,政府准备派兵围捕。安泰勋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躲入教堂寻找庇护。不久,安氏父子皈依天主教,成为虔诚的天主教徒。

年轻的安重根从残酷的社会现实中,看到了政府腐败、官吏枉法、洋人施暴和百姓受难的可怕景象。他逐渐认识到,靠圣经惩罚不了贪官污吏,要救国兴邦,必须另寻新路。他满怀希望地前往上海,专程去拜访曾任高官的闵泳翼和富商徐相根。不料,闵泳翼闭门不见,气得安重根暴跳如雷,徐相

根虽然接见了他,但对安重根所讲的爱国之事,态度异常冷淡。中国之行的失败,不禁使安重根仰天长叹:“如果朝鲜人都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国家将为堪设想了。”

安重根回国后,父亲已经去世。此时,面对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退的形势, 朝鲜进步知以分子掀起了爱国文化启蒙运动,先后成立了“大韩自强会”、“西北学会”、“关东学会”等团体,宣传“文明开化”、“自主独立”、“恢复国权”的主张。安重根立即投入了这场运动,决心走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变卖家产,在镇南浦创办了三所学校,并亲自担任校长,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他还把两个弟弟接到学校来让他们好好学习,广交志同道合之人士。

不久,在朝鲜爱中人士掀起的偿还日债热潮中,安重根又倾其所有,甚至变卖妻子的首饰,热情参加,并到街头发表募捐演说。但偿还日债运动遭到诽谤和迫害,主要领导人被捕入狱。目睹这一切,安重根深感在野蛮凶恶的敌人面前,必须像义兵那样,拿起武器来。

这时,他父亲的老友来访,说起在中国东北和俄国的西伯利亚,有近百万的朝鲜侨民,他们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反日独立运动。1907 年 3 月,安重根动身去延边。临行前,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表达了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

男儿有志出阳关,生不成功死不还, 埋头岂肯先墓下,人间到处是青山。

再次来到中国后,安重根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严仁燮、金起龙两位志士,三人结为兄弟,发誓以身报国,并在侨民中积极宣传反日救国思想。1908 年,他们募款 30 万元,组成了一支有三、四千人的义兵队伍,由彰义会会长

李范允任总督,安重根任参谋中将。同年 4 月,这支队伍跨过图们江回到祖国,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生死搏斗。

这支义兵队伍作战勇猛,多次出击,引起日本在朝鲜统监府的注意,于是调集重兵前来围剿。在实力悬殊的战斗中,义兵惨败,仅剩安重根等四人逃至海参崴。安重根没有灰心,他决心重建义兵队伍。

1909 年 1 月,安重根与姜基伟等 11 人结成断指同盟,先由安重根切断

左手一截无名指,血书“大韩独立”四字,姜基伟等 10 人也依次照办。最后大家一起三呼“大韩独立万岁!”安重根被推为盟主。他们开始分头到俄国远东地区的朝鲜侨民中,为重建义兵队伍积极开展工作。但不久,一个重要的消息使安重根改变了主意,他转而投入新的行动。

1909 年 4 月,日本首相桂太郎同朝鲜统监伊藤博文,讨论了最后并吞朝鲜的计划。6 月,伊藤辞去统监职务,这是日本公开吞并朝鲜的信号和前奏。10 月,伊藤决定前往哈尔滨与俄国财政大臣阿克夫杰夫会谈,试探俄国的反应。

安重根得到消息后,认为“伊藤此行定与侵朝有关,若不剪除老贼,则朝鲜亡国有日。安某愿以死报国,剪除老贼。”经与朝鲜爱国人士商议,决定由安建根、禹德淳及一名懂俄语的朝鲜少年,前去中国伺机行事。

  1. 月 22 日,安重根等三人抵达哈尔滨。在具体了解情况后,他们感到哈尔滨车站的俄军守卫十分严密,行动会有困难,临时决定在铁路沿线的蔡家沟动手。但次日赶到蔡家沟察看后,又觉得没有把握,最后决定禹德淳等2 人留在蔡家沟伺机下手,安重根返回哈尔滨见机行事。

10 月 26 日清晨,安重根身穿一件呢子短大衣,手枪放在大衣兜里,沉

着地来到哈尔滨火车站。上午 9 时,伊藤的专列进站后,安重根趁着欢迎仪

式达到高潮时的一片杂乱,迅速进入站台,来到俄军乐队后面,当他看见一个短须黄面的短老头,正在得意地同欢迎的人们寒暄、握手时,断定他就是侵朝元凶伊藤博文。安重根果断地拔出手枪,对准伊藤连发三枪,稍停,又向伊藤身边几个衣着华丽的人打了三枪。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的英雄壮举,震动了朝鲜和世界,许多著名人士纷纷声援这位顶天立地的韩国志士,但俄国政府还是把安重根引渡给日本政府。

面对日本强盗的酷刑和审判,安重根坚贞不屈。他在法庭上庄重声明: 击毙伊藤,不是出于私仇,而是国仇;不是不法行为,而是公民应尽义务; 不是个人暗杀,而是以义兵中将的身份为祖国独立战斗。

1910 年 2 月 14 日,日本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判处安重根死刑,他镇定自若,写下绝命诗:

天地翻覆,义士慨叹。大厦将倾,一木难支。

1910 年 3 月 26 日上午 10 时,身穿崭新朝鲜民族服装的安重根,昂首走上刑场。他平静地说:我相信大韩民族必定要独立,为大韩民族而死,死而无憾。说罢从容就义,年仅 32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