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楚第一桥龙津风雨桥

溪河上修建风雨桥是河南省侗乡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显著特征。芷江滔滔河水,终年不断。河上两岸以船为渡,常常使两岸百姓及商旅行人葬身鱼腹。

最早在1482年,有人在此处用船相连,搭起一座浮桥,洪水一来,桥就被冲没了。

1591年,沅州城有个叫宽云的和尚,四方奔走募捐,共募集建桥资金15000两白银、粮食11万石,合660吨,并在芷江修建了风雨桥,因桥墩与流水形如龙口喷津,故名“龙津风雨桥”。

自此河中耸起16个石头桥墩,这些桥墩上的石头,当年是用鸡蛋、石灰、桐油相粘连在一起的,十分坚固。墩上架木板。至1602年,突然暴发一场山洪,将龙津风雨桥冲毁。

1633年,驻沅州的云南都司佥书阮呈麟带头捐款,发动民间与百姓集资,决心要重新修复龙津风雨桥。

而在此时修复后的龙津风雨桥桥墩高15.3米,桥中修有八角亭,楼高3层,桥上修建了亭台楼阁,并以木花栏杆相护。

龙津风雨桥上行人车辆可从桥中间通过,桥的两侧还设置长条木凳供人歇息。桥顶都用青瓦覆盖,东西两桥头均建着很有气势的牌楼坊。桥上两边建起了两面走水的重檐瓦屋70间,供百姓进行经商贸易。

1777年,突如其来的一把大火又将龙津风雨桥化为灰烬。此后,复修、水毁、火烧、征战,使这座风雨桥屡建屡毁。

后来修复一新的芷江龙津风雨桥,是一座集贸易、观光于一体的我国最大的侗乡文化风雨桥,它是历史古迹和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成为华夏大地一道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自古以来龙津风雨桥一直是湘黔交通要塞,也是商贾游客往来云集最繁华的地方,史称“三楚西南第一桥”。

龙津风雨桥位于湖南芷江,桥全长146.7米,宽12.2米,为当今世界第一大风雨桥。人行道宽5.8米,隔间建有7处凉亭,亭最高17.99米,抚扶木栏,登上观赏亭,舞水两岸风光尽收眼底。

龙津风雨桥的四周明山叠翠,舞水拖蓝,犹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令人神往,浮想联翩。河西巨大的古建筑群,就是全国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

河东是我国侗乡最大的吊脚楼群,把芷江侗乡披上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整个风雨桥为全木质架构,无一钉一铆,气势宏大,如一条长龙横贯东西两岸。

深蓝色的琉璃瓦、6组金黄色的双龙抢宝和兽头,白色的檐口、脊等,隐含着当代园林风格。悬柱、悬瓜、柱角、石鼓则体现了侗乡木建筑艺术。

楼阁观赏厅、亭、廊、柱枋、店面门牌等对联、条幅系名家书法精品,由名匠雕刻制成,展现了名人书法和木刻艺术风采。

有文人墨客还为龙津撰联,湖南芷江一直还在流传着一句话:

银河飞渡,风雨普济天下客长虹横空,三楚龙津第一桥。

[旁注]

都司 古代官署名,明代地方军事领导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地方上,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废除行省制度,改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一省行政、司法、军事,并称“三司”。

重檐 在基本型屋顶重叠下檐而形成。其作用是扩大屋顶和屋身的体重,增添屋顶的高度和层次,增强屋顶的雄伟感和庄严感,调节屋顶和屋身的比例。重檐主要用于高级的庑殿、歇山和追求高耸效果的攒尖顶,形成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和重檐攒尖三大类别。

华夏 是古代汉族的自称,也称“华夏族”。既是我国这一特定地区的名称,也可指称活动于这一特定地区的中华各民族及其后裔子孙的联合称呼。华夏儿女包括我国境内各民族以及有华裔血统的华人在内的民族族群的名片称呼。

三楚 战国时期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楚汉争霸时期,南楚地广人稀,已经没落,位于中原西楚成为楚人中心,而西楚的中心是徐州。后人诗文中多以泛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南湖北一带地区。

山水画卷 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天后宫 是为供奉天后娘娘妈祖所搭建的,各地有很多座天后宫,其建筑形式也是百花齐放。妈祖世称“默娘”,“娘妈”,自幼聪颖灵悟,成人后识天文,懂医理,相传可“乘席渡海”,能“言人休咎”;又急公好义,助人为乐,做了很多好事,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敬。

[阅读链接]

地坪风雨桥位于贵州地坪的风雨桥,横跨在美丽的南江河上,桥身长70米,宽4米,距水面高8米。桥上建有3座桥楼,中楼高约5米,是一座五重檐四角攒尖顶的鼓楼,顶上安装有葫芦宝顶,桥两端是三重檐歇山顶高约3米的鼓楼。

风雨亭中常有一位老人,他一年四季从早到晚,在这里沏上茶水,供来往行人饮用。桥的柱头上挂着一捆捆由热心的侗乡妇女扎制的草鞋,为行人提供方便。

隆冬季节,寨里的人还轮流挑柴来生火,供行人歇息时取暖。这些暖人的情意,显示了侗乡人民乐于助人,热情待客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