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的十七孔桥

云南省古镇磁器口的地形地貌是山丘和小溪相通,形成一江三山两溪,沟壑环绕,所以这里的桥非常的多。大大小小加起来足有六七座,规模较大的是要属这里的双龙桥了。

双龙桥坐落在横街与金碧街之间的金碧溪上,过去是沟通两岸,通向邻县和梁滩坝的交通要道。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久负盛名的双龙桥因两河犹如双龙蜿蜒盘曲而得名。所谓“双龙”,即是以塌冲河、泸江河两条河,有一桥镇锁“双龙”之意。

清代乾隆年间,泸江上的木桥常被洪水冲毁,便改建为3孔石拱桥,全长36.7米,宽4.3米,中拱净跨6.5米。

1820年,这里暴雨成灾,山洪陡涨,西南方的塌冲河决堤改道至此并汇入泸江河,使河面增宽了近百米,原建的3孔石桥被孤零零地遗弃在新河的岸边。

清代道光年间,当地的人们便在石桥南端新建石桥14孔,与原有的3孔成雁齿连接,共为17孔,全长148米。正中一孔用巨石砌成的长、宽、高各为16米、9米、10米的台墩。

因建好后的双龙桥有17个桥孔,故又名“十七孔桥”。

建水的“十七孔桥”的桥身用打凿得很平整的约500块石块镶砌而成,两侧垒条石为栏。桥面宽敞平坦,由数万块大青石铺成。

1896年,桥墩之上建一大阁楼,下留有泄水孔洞,桥的南北两端各建一阁,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

建水的“十七孔桥”由大小不一的3个阁组成,大阁位于桥正中,系三层檐的方形主阁,高20米,边长16米。屋顶为琉璃黄瓦,歇山顶,高接云霄,造型的独特在于顶层分隔成小屋3间,一大二小,呈“山”字形排列,屋顶也分解成“品”字形的3个小歇山顶,二楼也因势隆起4个小歇山顶。

中间的阁现为坊式结构,3层,比旧有的增高一层,3座飞檐式阁楼交相辉映,底层原为人马通道。

“十七孔桥”的南端为双层八角攒尖顶桥亭,高约有10多米,玲珑秀丽,造型美观,与大阁互相辉映。

建水“十七孔桥”还有许多特殊之处,其中桥面的宽窄不同,拱跨的长短不同,桥墩分水的尖长不一。

层檐重叠,檐角交错,雄伟壮丽。底层为桥身通道,拾级登梯,可远眺成万顷田畴,群山起伏,波光粼粼等山情水韵。南端桥亭为重檐攒尖顶,檐角飞翘,玲珑秀丽。

正如古诗写道:

阁上有阁屋上屋,冠上有冠顶上顶,

层层叠叠叠层层,叠叠层层层叠叠。

这种别致的设计,楼中有楼,桥楼相映,蔚为大观,不失为我国造桥史上极为珍贵的杰作。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

楼阁之上还有许多艺术佳作,有漏窗屏门空镂花卉、鸟兽、游龙、神像以及“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小阁为重檐攒尖顶亭,檐角高翘,玲珑秀丽。

现存的两座楼阁,造型别致,工艺精湛。

从远处看“十七孔桥”,它突起在建水西坝的5000米平川之间,17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倒映于水天一色之中。高耸的阁楼,在绿野的包围中,仿佛是静静的碧水湖面上飘来的一艘大船。

建水“十七孔桥”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它承袭了我国桥梁建筑风格的特点,融桥梁建筑科学和造型艺术为一体。

该桥是云南古桥中规模最大和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桥梁。它承袭我国连拱桥的传统风格,融桥梁建筑科学和造型艺术为一体,凝结着滇南人民高超的技术和智智慧,是我国古桥梁中的佳作,在我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旁注]

石拱桥 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这种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桥梁又多有附属小品建筑,如桥头常立牌坊,华表、经幢和小石塔等也常用于桥梁。按结构材料分类,桥梁主要有石桥和木桥两种,依跨数有单跨与多跨之别,依结构则有拱桥与梁桥。

歇山顶 即歇山式屋顶,歇山顶共有9条屋脊,即一条正脊、4条垂脊和4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为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

攒尖顶 即攒尖式屋顶,宋代称“撮尖”、“斗尖”,清代称“攒尖”,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攒尖顶的垂脊和斜面多向内凹或成平面。

三顾茅庐 东汉末期刘备3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识,请他出山辅佐。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刘备诚信求教。直至第三次拜访时,才遇到诸葛亮。到时,刘备见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八仙过海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渡过大海。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蓝采和以花篮技水而渡;韩湘子,吕洞宾、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滇南 云南省本来简称“滇”,因位于我国南部,故又名“滇南”。是我国民族众多的地区之一。素有“动植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之称。

[阅读链接]

关于双龙桥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说法,云南的金碧溪是以塌冲、泸江两条河汇合在一起,这里正好建有一桥镇锁“双龙”,因此而得名“双龙桥”。

另一种说法,因为桥面两侧各有两个石雕的龙头和龙尾。龙头在溪流上方,龙尾在溪流下方,镌雕得栩栩如生。于是,双龙桥便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