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与美誉

在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岷江之上,最早有一座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修建的材料有关。后来人们将它取名为“珠浦桥”。

珠浦桥始建于990年,大理评事梁楚主持修建,此时的大桥以竹索建造人行吊桥,改称为“评事桥”。

明代末期,评事桥被毁坏。人们中分改桥为渡,名为“伏龙渡”。因岷江水大流急,时常发生覆溺事件,过往行人无不临江感叹,怨愤不已。后由清代书生何先德先生修建,并改名“安澜桥”。

后人为纪念何先德夫妇之功德,于桥侧立何公何母祠,并将此桥誉为“夫妻桥”。

安澜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竹篾片编成5寸粗的竹缆索24根。其中10根做桥底索,将此如碗口粗的竹缆索横飞江面,上面在横铺木板作为桥面,木板两端再压上两索,一同和底索夹牢桥面板。再以12根竹缆索分别列于桥的两旁,作为扶栏。

为了使桥索加强其坚固性,每隔3尺至6尺,用木条对称的将12根竹缆索扶栏夹紧,以铁栓固定,木条与桥面下的木梁联结而形成U型框架。底缆索捆在横梁上,使桥成为一整体。

在桥跨中间的石墩上和两岸,用木绞车绞紧底缆索,再用大木桩绞紧扶栏的竹缆索,绞车安置石室木笼中,在木笼之上修建桥亭,上层用密排大石装砌作为压重之用,下层中空得以行人。

1887年初秋,桥被洪水冲毁,后又修复。安澜索桥越修越好,当地的民众无不称赞。

1894年,安澜桥再次被蔓延的野火焚为灰烬。县令又组织工匠重修索桥,并立“不得荒废维修”一通碑告诫后人。

安澜桥飞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

据说在唐代以前,它就已经在都江堰的上空像唐诗的韵律一样诗意地摇荡了。杜甫就曾亲自观看过这座桥的重修,他在《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诗中写道: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苍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曾经在都江堰待过很长时间,留下过许多诗章的南宋地区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用很严谨的笔法在了他的《吴船录》用诗描绘了当时桥的壮观美景。

织簟匀铺面,排绳强架空。

染人高晒帛,猎户远张罿。

薄薄难承雨,翻翻不受风。

何时将蜀客,东下看“垂虹”?

安澜桥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

这样的风貌,与范成大的描述几乎一致:

将至青城,再度绳桥,每桥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排连之。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固其根。每数十木做一架,挂桥于半空……

不同的是,范成大时代的桥面为“竹笆”而非木板。除此之外,范成大还记述了行进桥上的惊险:

大风过之,掀举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彩帛之状。又须舍舆疾步,从容则震掉不可立,同行皆失色。

[旁注]

书生 泛指读书人。古时多指儒生这些往往期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但由于以书为生,不善与人打交道,所以常常不得志,有些则怨天尤人,自命清高。

杜甫(712年~770年),世称“杜工部”、“杜老”、“杜陵”、“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名的“诗圣”。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南宋时期诗人。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阅读链接]

岷江滔滔恶浪,没有修建索桥前,民谣有“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之说。

后来人们开始在岷江之上修建索桥,索桥下面是高深的激流,桥全长320米。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不详,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

《水经注·江水》记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此索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据说是战国末期,李冰修建都江堰时始建索桥于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