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夫妻桥——安澜桥

四川省西部安澜桥最早建于宋代以前,桥全长320米,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修建的材料有关。至宋代,改称“评事桥”,古代又名“珠浦桥”、“许事桥”,明代末被损毁了。

1803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

“索桥”是我国先民利用本地竹木资源,为征服高山峡谷、急流险滩所创建的悬空过渡桥梁形式之一,“安澜索桥”是我国索桥建筑的典范。

安澜桥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安澜桥被誉为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

动人的修建传说

1803年5月15日,在连接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岷江渡口,发生了一起翻船事故,造成了100多人身葬大江之中,被鱼虾吞食。

在此地有一个姓何的先生,是当地出了名的为民着想的人。有一次他和他的夫人何去游山玩水,来到了岷江,看见了官船在摆渡人们。

何氏夫妇也想去对岸,过去一打听,渡到江对岸,竟然收每人10两银子,而且如果两人是夫妇的话还要加收10银子,一共30两银子。

这些强占渡口敛财的恶霸们的行为使夫妇两人感到非常懊恼,两人而扫兴而归,从江口折返。

回到家里,何先生彻夜难眠,还一直在想渡口发生的事,心里很不舒服,心想如何在两岸架一座桥断了这些恶人的财路呢?

何先生越想越气,越气越想,就这样不吃不喝的联想了3天,却仍然感到一筹莫展。

在第三天夜里,何先生看见何夫人正在刺绣,看见了那块布,它架在框子的上面,而不会掉下来,突然灵感一闪,心想:“我为什么不能在空中架一座索桥呢?”

何先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也非常赞同,于是两人就找来乡邻一商量,没过几天就开始干起来了。他们先是编织好足够长,足够结实的绳索,然后在两岸打桩建造牢不可摧的木桩。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何氏夫妻终于架好了一座索桥。

那些恶霸们见何先生断了自己的财路,想要伺机报复他。由于刚刚建好的桥,两旁没有扶手,再加上不稳定,很容易掉下去。

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酒鬼喝醉酒过河不小心淹死了,渡船的恶人们抓住了这个时机,将何先生告上了公堂,一口咬定说是何先生修的桥葬送了别人的性命,要求官府抓起来严办,并且拆桥。

由于当地的恶霸和官府勾结,结果便将何先生逮捕并处死了,还拆毁了大桥。

何夫人在丈夫被处死后悲痛欲绝,想投河自尽,可是想到丈夫刚不明不白便死了,她也死了,会对不起天上夫君的亡灵,所以她决心为夫君洗冤。

于是何夫人决心再建一座大桥,完成丈夫生前的未了的夙愿。她要在渡口建一座牢不可破的大桥,并要将大桥建成一座安全的桥梁,以慰丈夫的在天之灵。

终于,大桥又一次的被建好了,但是还是存在一个问题,人们在这样的桥上走没有东西可扶,难免走上去会胆战心惊。所以,何夫人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天,她漫步大街,看到了一个玩杂耍的人,只见那人两手抓住两根立着的木棒,全身腾空。她忽然想到在桥上装扶手,人们走在桥上就安全多了。

于是,何夫人回家后,连夜赶织了两个粗大的绳索,然后找来几个当地的能工巧匠,经过半天的努力,终于将大桥架上了安全的扶手,又在桥面铺上了宽大的木板。这下人们走上去放心多了,再也不用担心会掉到河里了。

两岸的人们为了纪念何先生和她的夫人为架桥做出的牺牲,便称此桥为“何公何母”桥。

后来,自从大桥修好以后,那以后就再没有人见过何夫人了,一个渔夫说他在河里看见了何夫人的身影,何夫人完成夫君的心愿去陪夫君了,他们夫妇在河中共享天伦之乐,与日月同生,天地共存!

后来人们又给桥上横铺了一层木板,以竹缆为栏,行走平安,故名“安栏桥”,后改“安澜桥”,意思是不畏波澜,安然过江之意。于是安澜桥的名字就一直流传下来了。

[旁注]

岷江 是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岷山南麓郎架岭,由北向南流经四川省西部,于宜宾汇入长江,是长江流域水量最大的支流,也是我国古代水利开发最早的河流之一。

索桥 也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是用竹索或藤索、铁索等为骨干相拼悬吊起的大桥。多建于水流急不易做桥墩的陡岸险谷,主要见于我国西南地区。

天伦之乐 指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形容家庭之乐,泛指家人之间的乐趣。伦,是指人与人的关系,指父子、兄弟、夫妻、亲戚之间的关系。

[阅读链接]

“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这是安澜桥在明末毁于火灾后,当地流传的民谣。传说:当地有一豪绅,他看到河隔两岸,人们渡河困难,就想乘机发财。俗话说,隔山容易隔水难。

两岸的老百姓面对500多米宽、波涛汹涌的江面,只有叫苦连天。于是,这个豪绅,就打造了一艘大船来回摆渡。他让大管家带领两名凶恶的家丁在船上收钱,船价很高。谁要敢争执两句,非打即骂,甚至把人推到江里。两岸百姓敢怒不敢言。

因此,才有了“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这一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