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连接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是1736年至1795年之间所建,当时他的建造的工程也是非常巨大的,修建了10多年才建成。它也是北京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石桥梁。

“十七孔桥”坐落在宽阔的昆明湖上,整体桥长150米,宽8米,因有17个桥洞组成而得名,是园内最大的一座石桥。

桥上石雕极其精美,两边的白石栏杆,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比起北京石狮子较为多的卢沟桥,还多59只。

石狮的造型也富有奇趣的特色,它们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

两桥头的两边分别坐落着4只大水兽,样子看上去很像麒麟,形象威猛异常,极为生动。这也是这座桥上的镇桥之宝。

在桥的南端横联上刻有清代乾隆皇帝所撰写“修蝀凌波”4个字,桥的北端的横联刻有“灵鼍偃月”,也为清代乾隆皇帝所撰。

桥的北端的另一副对联写着: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

可见“十七孔桥”的风景绮丽之美,要是能在优雅宁静之夜,摇船泛于湖上去观赏则会更加的怡人。

“十七孔桥”的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他们上面的石雕都极其精美。尤其是都具有一大特色,那就是桥上石雕都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错觉。

离“十七孔桥”不远处,是颐和园中最大的廓如亭,八角重檐,由内外3层24根圆柱和16根方柱支撑,独具特色。从远处望去廓如亭就像是一杆秤锤,不偏不倚地压在“十七孔桥”东端。

廓如亭旁边有一铜牛,铸于1775年,是特有景观,青铜牛身下是石雕的海浪纹须弥座,表示镇水之意。铜牛与“十七孔桥”桥头的4只怪兽,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桥上,两边的栏板洁白如云,下面的湖水映出青天,通路那边是琼楼玉宇,极目远望是渺渺群山。

造型优美的“十七孔桥”,将昆明湖的水面分出层次,千亩碧波尽收眼底的空旷观感,因此桥的点缀,将空旷的孤寂感消弭无踪,这些都是造园设计者神工巧匠的神来之笔。

“十七孔桥”的独特之美,有四时之美,有晨昏之美,但更重要的是从不同角度去领略,即站在园中各处望桥,和站在桥上望园中各处。

“十七孔桥”是无独有偶的,据说它有个“姐姐”,在苏州“石湖”,“石湖串月”的“杏春桥”,同它的造型一样,只是没有“十七孔桥”的华丽。如果说“十七孔桥”是“宫廷妃子”,那石湖杏春桥该是江村的浣纱女了吧!

也有人说的优美的造型融合了北京卢沟桥和苏州宝带桥的特点,但与卢沟桥和宝带桥不同的是,这座石桥是17个孔洞当时在是没有的。

人们把“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如半月状。十七孔桥以其独特之美,横卧在昆明湖的碧波之上,好似一幅人间仙境!

[旁注]

石雕 又称“雕刻”,是雕、刻、塑创制方法的总称。它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麒麟 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做仁兽、瑞兽。一般用麒麟主太平长寿,在我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锤 古称“椎”,我国武术器械之一,有长柄单锤、短柄双锤及链子锤等。锤形似瓜,也称“立瓜”、“卧瓜”,也有四方八楞等形,古代持锤者称为“金瓜武士”。短柄双锤,非常沉重,舞练需要较大的力量。

须弥座 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

琼楼玉宇 古人常用琼楼玉宇指代所谓仙界的楼台或月中宫殿。有时也用来形容富丽堂皇,十分美丽的建筑物。琼:美玉;宇:房屋。

石湖 是太湖的支流。相传春秋时期,范蠡带了西施就是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的。石湖东面有越来溪,溪上有座越城桥,是当年越王勾践率兵攻吴从太湖挖通水道,屯兵士城而得名。

[阅读链接]

颐和园内从陆地通向湖心岛的一座石桥,一向被称为“十七孔桥”。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后来人们发现的记载颐和园建筑的资料中,文字标明的桥孔不是17孔,而是19孔。

同样令人惊奇的是,这个记载与流传的民间传说相吻合。据说,“十七孔桥”实为“十九孔桥”,一般人肉眼不易看出,只有在园内一个特定的角度才可能看到隐而不露的另外两个孔。据介绍,当年慈禧游湖时,曾对这个精妙设计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