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石梁桥——江东桥

福建省漳州江东桥最开始修建于1190年至1194年期间,由郡守赵逖伯在福建九龙江北溪下游建造浮桥。

江东桥正式修建于1214年,由郡守庄夏开始建筑石墩木桥,建造木桥。后来在1237年木桥被火烧毁。再由漳州郡守李韶倡议改建石桥,长约670米,宽约7米左右。全桥共有桥孔15道。

江东桥的石梁每条长22米至23米,宽1.15米至1.5米,厚1.3米至1.6米,重达近200吨。这是桥梁建筑中的伟大创举,中外建桥史上的奇迹。

神虎负子渡江助建桥

那是古时候,在福建的漳州有一段溪流,人们叫它“柳营江”,其实原来就是一个通往外埠的渡口。后来渡口成了东西的重要通道,也是唐代特别是宋代以来泉州府通向漳州至广东的咽喉之地。

在早年的时候,来往的人们只能靠摆渡过江,过往非常不方便。于是在1190年至1194年之间,由当时的漳州郡守赵逖伯主持,在这里用船连船的方式建造了一座浮桥。

功夫不负有心人,建好后的浮桥,的确给当地来往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这种浮桥非常的不稳定,而且渡口的风大浪大,稍有不慎,便会连人带船卷入江中。

而且,人们在浮桥上行走时总是摇摇晃晃的,这令过江的人们无不胆战心惊,因此,这里也经常发生行人坠江的事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1213年。

1213年,有一位叫庄夏的人开始出任漳州知府。庄夏在任漳州知府期间,内重教化,兴办学校,减轻赋税,政绩非常的卓著。

庄夏出生于1155年,少时丧父,家贫,随兄庄晦学习。他年少时便精通礼经,郡上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对他宠爱有加,勉励他入学,于是在1175年入太学就读,1181年庄夏中了进士。

后来当了漳州知府的庄夏知道了江口渡口的危险情况后,便第一个提出,要将浮桥改为固定的桥梁。庄夏先是向朝廷申请了建桥资金,并利用民间的募捐,筹到钱后就开始建造大桥。

庄夏先是在四周招来了大量的能工巧匠,然后他就开始主持来施工建桥,他们先是垒石为墩。

在庄夏指挥工匠们建筑桥墩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因为当时柳营江的江水水深流急,抛石都被冲散了,工匠们连续试了多次都迟迟未能奏效。

一时间,工匠们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天傍晚,庄夏和工匠们正在江边休息,这时忽然发现有一只老虎背着一只小老虎在柳营江中泅水而过,泅过一段激流后,老虎就停下来歇息,再泅再歇,终于将虎子安全的驮过了江。

这时一位工匠大叫神奇,在呼喊声中,庄夏幡然醒悟,他这才意识到,想必在虎歇处,一定有石阜垫底,随即喊了几位会水的工匠到江底勘探,果然不出所料,在虎泅水的这一线江底有一段非常高的石阜。

于是,庄夏随即命令众工匠便沿着虎泅一线选址造墩,在虎歇处投巨石垒筑桥墩,没想到这次的行动一举成功。然后,人们又在石墩上搭建长木,终于造成了第一座固定的石墩木桥。

一开始人们不知道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后来人们在石墩木桥上加盖了木瓦顶,为了让此桥能够济世利民,所以取名为“通济桥”。

当地的人们都知道建成此桥,是由于是受到“神虎负子渡江”的启示,于是取了“虎渡”两字,将此桥称为“虎渡桥”。

然而神虎负子的故事,在江东一带广为流传,以至于后来的人们都将此桥赋予了神话色彩,称它为“江东一带的奇桥”。所以人们都将此桥视为江东人民的骄傲,一说起江东的桥,人们便很快想到的是虎渡桥,因此,后来人们也称它为“江东桥”。

其实这里的江东桥还只是一座石墩木桥,并非后来的江东大石桥,人们所指的江东桥一般是后来建成的大石桥。

[旁注]

知府 是古代地方职官名,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唐代已有,宋代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代才最后有了以“知府”。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朝廷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查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柳营江 是福建省九龙江下游的别称,古代乃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六朝时期,防守闽地的军队在此据江阻险,插柳为营,故名。唐代曾驻重兵于此。

木瓦 是指古时候房屋或桥顶上面覆盖着屋面的木板。通常是固定在屋盖搁栅或椽条上,从传统屋盖构造上看,有近似挂瓦条的部位。当屋盖坡度较大时可不需铺设屋面木基结构板,直接在檩板上铺盖木瓦。

[阅读链接]

传说,福建安溪的清水岩里住着个神仙清水祖师。一天,清水祖师正在吃饭,忽然将筷子叉住,大汗淋漓,徒弟惊问其故?

清水祖师回答说:“江东桥民工抬石桥梁的箩绳一共3股断了其中两股,如果不及时抵住,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又过了一会儿,清水祖师微笑说道:“石桥梁已经安位落座,我可以无忧了!”

原来江东桥修造正处关键时刻,险情不断,幸亏高僧及时出手鼎力相助,方才化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