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丰的玉带桥

1740年,虎山河是水急浪高,像猛虎挡住行人的去处,但是这里又是去广东的必经之路,所以在此渡河者经常被水卷走,当地人也被卷走不少,大家感到万般无奈,而官府也因为怕花费太多而不管。

虎山富翁余凤岐夫妇心地善良,每当看到又出人命了,他们经常落泪。为造福一方百姓,便利南来北往客商,余凤岐对天承诺倾其全家所有财产,修建大石桥。

一时间,整个信丰为之哗然,虎山河两岸顿然热闹喧腾,民工如云,造桥气势蔚然壮观。余凤岐也因为修建玉带桥,成为江西赣南客家户孺知晓的人物。

1740年,一个老和尚告诉余凤岐:“今年八月十九是开工的黄道吉日,有几只大红鸭子浮起的地方就可以建桥墩”,说完这老和尚马上就不见了。

等到那天,河里真的浮起几只红鸭,余凤岐即开工建桥。动工两月,余凤岐耗尽家财,可当这墩石拱桥近乎完成,仅差数百两银子工程便彻底竣工之时,大石桥的工程停了下来。

于是余凤岐忍痛把已经五六岁的独生儿子卖了,又叫妻子去四处讨乞,可是即便如此钱财还是不够。

余凤歧心想:桥建了是不能停工的,否则来年春天大水冲来就将前功尽弃。正在余凤岐心急如焚、一筹莫展之时,老和尚又飘然而至,告诉余凤岐要想把桥建好,必须“苦行”。

于是余凤岐将一付几十千克重的枷锁背在身上,三步一跪、五步一拜,来到离此不远的隘高古城。隘高古城的人平时过着优雅的生活,对乡下人的事是不闻不问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隘高人终于被余凤岐精神感动,纷纷捐款捐物。

而且幸运的是,余凤岐的事被隘高古城一个好心的寡妇知晓,寡妇非常感动,愿意倾其所有家产,付给余凤岐剩余银两,并送余凤岐回到了修桥工地。余凤岐的镣铐被寡妇所收。

大桥终于竣工了,可是第二天余凤岐就因积劳成疾去世了,上天感其善行,让他投胎到南安府戴员外家。

然而,他一生下来就昼夜啼哭,家人如何哄劝都无济于事。奇怪的是当一个讨饭婆来到戴员外家乞讨时,丫鬟抱着他前往施舍,他一见讨饭婆却转哭为笑,员外见此称奇,只好把这女人留下来抚养他。

原来这讨饭婆正是他前世妻子,在他死后因家里一贫如洗只能继续以乞讨为生。他从小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18岁便高中状元。

后来,民间为纪念他带头修桥的功德,将桥命名为“余带桥”、“凤岐桥”。因为余带没有多少文学色彩,而且凤岐又难写难认,恰好此桥又有如玉带飘然于水上,同时谐音,所以最后大家都称为“玉带桥”。

建好后的玉带桥为两墩三孔屋楼式拱桥,两墩立于急转直下的激流之中,其一紧靠河岸,护住河堤,其一形如驳船,高出水面5.7米,拱跨14.3米。

墩拱全用青石砌成,桥身成弧形,弧长88.15米,弦长74.44米,弧弦最大距离为10.84米。

玉带桥桥面宽3.8米,用小乱石铺平,上建高3.2米的廊屋,廊屋为木石结构,分为32间,两端各建4.2米高的瓦房桥头堡。

桥面当中建成了一间4.6米高的凉亭兼神庙,其长5.1米,宽3.8米,凉亭内分前厅和后殿,供后人歇息和祭祀。

凉亭内东西上方各书“神泽汪洋,龙驾远波”8个字,左右两根石柱上分别刻有“功高德大固桥是赖圣与神,海阔江深登岸不须舟与楫”的对联,桥面边沿还刻有1.2米高的矮墙代替扶栏望栏。

这圣,无疑是余凤岐,这神,则是百姓大众。至于后来传说,有神相助,天上飘下了玉带于虎山河上而成玉带桥的说法。

此外还传说,有后人在善良寡妇的后代家中见过那副镣铐。镣铐依旧,锃亮如新,抚之若冰,令人惊叹,真仿佛有一种精神气融盈于其中。

信丰玉带桥,位于信丰虎山隘高至龙洲的虎山河上,构造独特,它的弧形如玉带飞跨于滔滔激流之上,崇山峻岭之中。玉带桥的桥墩有3孔,呈层楼式的形状。

古时候,玉带桥是信丰通往广东兴宁、和平的交通要道,它以结构奇特,气势雄伟而闻名于赣、粤、闽等地,留下了“远近闻名玉带桥,两岸峻峰入云霄。奔腾河水泻千里,玉带飞锁两山腰”的赞誉。

玉带桥是一座充满了神奇与故事的石桥,它历时近400年,却依然坚固如初,不知道有多少客家前辈踏访过它,有多少掮客在玉带桥休息过,又有多少香客在桥中间的神庙前烧过香,又有多少路人在聆听过余凤岐乞讨银子修桥的故事……

[旁注]

客家 又称为“客家民系”,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南方汉族民系,是岭南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客家民系是少数南迁汉族人在唐代末期至明代中叶聚集于闽、粤、赣地区,经过与当地畲、瑶等人口居多数的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别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个汉族民系。

黄道吉日 就是万事皆宜的日子,可以择吉,嫁娶、订婚、约会、开张、开市和搬家等。所谓黄黑道是天体中的自然现象,前人总结了这种现象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制订了黄黑道日。从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

丫鬟 用作人称代词,是指婢女,但在古代最初也是指女子的发式。这种发式是把发辫梳成圆环状,左右各一,像树丫型,因年轻婢女多梳此种发式,故谓之“丫鬟”。

拱桥 又称“曲桥”,因为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外形都是曲的。我国的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伸臂木石梁桥、撑架桥等逐步发展而成的。在古文献中,还用“囷”、“窌”、“窦”、“瓮”等字来表示拱。

廊屋 主屋前两侧通长的东西两庑带有前廊,宋代称为廊屋。宋明时期常用廊屋围成封闭院落,而唐代则多用走廊形成廊院。廊屋左边为上,右边为下。

客家 客家人始于秦征岭南融合百越时期,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中原汉族大举南迁,大部分到达广东、福建、江西等地,与南方百越群体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时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

[阅读链接]

据县志记载,玉带桥是古时信丰通往广东兴宁、和平的交通要道。“东有信丰玉带桥、西存大余古驿道”两处分抵东江与西江,这古桥与雄关双双享誉南赣大地。

桥的那头石碑刻有关于玉带桥的无名古诗“日照玉带水连天,龙虎护佑轿两边,飞虹卧波牵赣粤,商贾如云古道间”,应该是对当时玉带桥上人员繁忙密集的一种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