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1987 年 8 月,新闻界披露了成都市一女中学生溺水,数十人围观见死不救,有人甚至扬言先给钱后救人的消息后,沈阳军区某部三炮连指导员柴金良气得满脸通红。他大声对战友们说:“做人怎么能让钱蒙了心,我柴金良要是遇上这样的事,搭上命也不当孬种!”时隔一个月,他就在一次援建施

工工地上,为抢救一名工人师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那是 1987 年 9 月 22 日,柴金良带领连队在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储水处理

池工地上夜班。经过一夜的艰苦奋战,次日凌晨 5 时许,眼看收工的哨子就要吹响,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一位工人师傅驾驶着运料的“195”型翻斗车,突然滑过安全线,溜入脚手架支撑的人工作业台。重压下,脚手架“嘎嘎”作响,而负责现场指挥的地方施工队副大队长王相林,这时正站在翻斗车前。就在架塌人亡的千钧一发之际,柴金良从 6 米外的安全地段大喊一声:“危险!快闪开!”随即冲上前去。他一把推开身在险处的战士吴国俊、周长兴,又一个箭步窜到翻斗车前,将身处绝境的王相林紧紧护在身后。一声巨响,脚手架断裂了,翻斗车压住了柴金良,连人带车坠入 4 米深的沉淀池底⋯⋯

柴金良牺牲时年仅 33 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记录下了 3 次舍己救人的事迹。1970 年夏天,17 岁的柴金良在家乡北林寺水库边干活,对岸一个叫黄良胜的青年不慎落水。听到呼救声,柴金良不顾一切扑入水中;游向对岸。由于身薄力弱,他三次被黄良胜拖入 3 米多深的水底,连喝了十几口水,终于将人推上岸,自己却累得瘫在岸边。黄良胜的老父亲至今提起这事,还老泪纵横。1977 年 8 月,柴金良随连队执行国防施工任务,一天,战士李正贵坐在刚挖好的两米深的炸药坑底休息。柴金良发现坑沿的土石松动,便毫不迟疑地跳下坑去,一把将李正贵提起托出坑沿。人才上来,坑口就塌陷了, 炸药坑被掩埋了一米多。小李埋怨他:“你在上面喊我一声就行了,干么还要往下跳?”柴金良憨厚地一笑:“我怕你反应不过来呵!” 1978 年 8 月, 柴金良作为训练尖子,被选派到吉林省榆树县于家乡组织民兵训练。一次手榴弹实弹投掷,民兵徐福山失手将手榴弹掉在身后 3 米外,柴金良猛地冲上前去,推倒徐福山,扑在他身上。徐福山安然无恙,柴金良的腿部却被炸伤。

提起柴金良,熟悉他的人都会想到“忘我”二字。他在短暂的一生中, 就是踏着忘我奉献这个阶梯,一步步向上攀登。

他任指导员以来,曾率领连队三次参加抗洪抢险,一次扑火救灾,每次都身先士卒,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柴金良牺牲后,人们发现他左踝上有一道深深的尚未愈合的伤口。这是他牺牲前 10 天在大庆抗洪时留下的。

那一天,气温骤降,河水冰冷刺骨。连队要在这里割掉水中芦苇,疏通河道。芦苇根在水下串成了 10 几米方圆的草甸子,镰刀没法割,用手拉不动。柴金良找来绳子要下水,战士急忙拽住他:“你不能下,要下我们下!”柴金良坚持自己下水。他喝了两口酒,纵身跃入水中,一边指挥大家拖草甸, 一边抡起镰刀拚命挥砍。突然,他只觉左腿一阵剧痛,几乎站不住了。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始终坚持在水里作业。直到上了岸,人们才看到他腿上被割开了一道 3 厘米长的口子。第二天,他又一瘸一拐地来到河边,和大家一道战斗⋯⋯

在大兴安岭扑火战斗中,他带领全连担任团扑火突击队,连续奋战三昼夜,开防火道 950 多米,扑灭火头 36 个。一次,他和 12 名同志突然被大火包围了,他把大衣往头上一裹,滚压烈火,开辟通道,带领大家冲出了火海。

柴金良的奉献精神,也贯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精简整编,不少干部都忙着找工作,安排家里的事。柴金良不顾这些, 还动员党员做好样子。他在党员大会上说:“精简整编,牵不了谁?挂不了

谁?是党员的,照我的样子做!”

他不是没有实际困难:爱人家住重庆市,照顾不到自己在农村的家庭。家里生活困难,父亲还在一次劳动中受伤致残。爱人为他在重庆市找好了工作。有人见他家庭困难,劝他趁取消副职的机会,找领导要求转业。柴金良回答:“个人走与留,是组织上决定的事。就是让我留下当排长,也要尽力把工作做好。”那段时间,他以副代正,挑起了全连工作的重担,积极做好精简整编中的思想工作,保持了连队的稳定,年底连队还立了集体三等功。柴金良入伍 13 年,没有和父母在一起过一次春节。结婚 7 年,和妻子在

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妻子 4 次来队探亲,有三次大半时间独守空房。一次,他去离重庆不远的忠县送兵,从忠县返到重庆,一下车就买了当天回部队的车票,然后急匆匆赶到妻子的工作单位。妻子见到丈夫,又惊又喜。同事们也让他们赶紧回家团聚。可柴金良却说:“别忙了,我已买好回去的车票,一会儿就走。”一听这话,妻子止不住流泪了;“你都到家了, 还不进门,让我跟同事们咋解释呀?”柴金良安慰了妻子,连儿子也没照面就走了。

看到柴金良如此舍家,日子一长,岳母不乐意了。她特意从四川赶到部队,想看看女婿一天到晚都在忙些什么。当老太太听到战友们介绍,看到柴金良把一个连队抓得这般红火,一肚子的不满意变成了高兴:“良娃子这么干,值得哟!”

在大兴安岭扑火中,正当全连同志渴得口干唇裂时,炊事班送来了半桶水,柴金良接过水桶分给战士,自己滴水未沾。连队在大庆抗洪,送饭困难, 每当他看到饭比较少时,就故意躲着不吃。有一次,通信员特意为他留下两个馒头,他只吃了半个,把其余的送给了他人。柴金良平时生活俭朴,用过的毛巾,穿过的背心,大洞连着小洞,可是,当得知战士家中有困难时,他却每每慷慨解囊。战士黎万国 1984 年入伍不久,母亲病故,柴金良代表党支

部给他家写了哀悼信并寄去了 30 元钱。柴金良关心战士想得细,做得实。他任指导员后,每年新兵到连队,他都要给他们家中发一封信,建立联系,每到新春佳节,他还要挤时间给全连战士家里写慰问信,一一汇报战士的成长进步情况。

柴金良常说,职务意味着责任,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不能琢磨为自己捞实惠。他当干部 9 年,没有搞过特殊化。一次,上级工作组到连队作问卷调查:“你最信任的人是谁?”战士都把票投给了指导员柴金良。

这些年,连队建设年年有进步。1984 年,荣立集体二等功;1986 年,荣立集体三等功;1987 年,参加大兴安岭扑火救灾,荣立集体一等功。他本人也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被团树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标兵。

柴金良牺牲的前两个月,妻子探亲,柴金良心里惦记着乙烯工程任务, 只同妻子住了 7 天,就返回了工地。妻子到家后,给丈夫写了一封平安信, 可柴金良回信时错把写给战友的信,装进了给妻子的信封里,妻子来信说: “老柴呵老柴,你知道军人妻子最盼望的就是信,可你心里只装有战士,把我们娘俩都忘了。”这封信,柴金良牺牲后才邮到连队,战士们看了说:“指导员,你给咱们写了几百封信都没有错过,给大嫂的最后一封信却装错了, 你把心都操在我们身上了。”

一心为别人奉献的人,党和人民永远忘不了他。1988 年 8 月 8 日,军委

邓小平主席签署命令,授予他“无私奉献的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