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未来战争,不战而胜?
战火中降临的计算机,冷战中问世的因特网
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电脑网络,会是战争的产物。这却是事实。
人类对计算机的研究从 19 世纪就开始了。起初是机械计算机,20 世纪40 年代初出现了机电计算机(用继电器控制),40 年代中期才有了电子计算机(用电子管或晶体管控制)。推动机电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研究的直接动力,便是战争的需要。
这两种计算机都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的最初动机是为了计算飞机和炮弹飞行的轨道,分析战场气象条件的变化。飞机是一种快速移动的目标,非常难于击中。特别在远距离射击时,攻击飞机的炮弹还在空中飞行时,飞机早已偏离原先瞄准的位置了。为此必须准确掌握飞机和炮弹飞行的轨道,预先计算出一种“射击表”。1942 年 12 月,美国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受命研制军用计算机。战争期间这所实验室共研制出了 5 台机电式军用计算机,被当时的美国航空局用于计算飞机的气流状态和炮弹飞行的轨迹。
然而,相对于飞机和炮弹的飞行来说,无论机械式还是机电式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都太慢了(计算一条飞行一分钟的炮弹弹道,机械计算机要 20 小
时,机电计算机要 15 分钟)。于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开始
投入研制,并于 1945 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使用这种计算机,一条炮弹飞行的
弹道只要 15 秒钟就能计算出来,比炮弹飞行的时间还要快。遗憾的是,电子计算机正式问世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但它仍然立即被用在了军事上。因为战后各工业国家开始了新一轮武器的研制,其中包括原子弹、导弹、新式飞机和雷达等,这些复杂的武器系统需要高速的计算工具来进行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
因特网的历史也是从军事研究起步的。
60 年代中期,正是东西方冷战最“较劲”的时期。当时美国国防部的一些人士意识到通讯和电脑在未来战争中有着巨大作用。他们提出了一个设想:建立一种类似于蜘蛛网的电脑网络系统,这个系统没有中心,打起仗来即使一部分网络甚至大多数网络遭到破坏,剩下的部分仍能正常运转,以保证指挥系统的畅通。
1968 年,美国国防部将这一研究项目交给了贝拉涅克和纽门的研究小组。该小组的研究表明,有可能建立一种网络通讯系统,这种系统内不需要中心控制,在部分系统被破坏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转。 1969 年夏天,第一个名为 Arpnet 的网络系统开始正式运作,最初只联着 4 台电脑, 其中 3 台分设在加州的大学校园里,另一台设在内华达州。因特网的雏形就
此诞生了。到 1975 年,美国与这个网相联的电脑已达 100 多台,它的主人则是美国国防部通讯署。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因特网后来转向商用,并以超常的速度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这是它的研制者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