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一盎司硅片比
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
说这话的是美国一位退休上校阿兰·坎彭,他曾担任美国国防部指挥与控制政策研究室主任。他在海湾战争后主编的《第一场信息战争》一书中写道:“知识的重要性已达到了能与武器与战术匹敌的地步,通过摧毁和干扰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手段,就能迫使敌人缴械投降。”而海湾战争中知识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电脑网络技术的应用上。用坎彭的话说就是:“今天,基本上战争的每一个领域都已经完全自动化,所需的只是把大量数据转化成许多不同形式的能力。”海湾战争中的“沙漠风暴”行动结束时,整个战场仅与美国本土联网的计算机就达 3000 多台。
电脑硅片的威力已经由战争的结局显示出来了。一个令全世纪目瞪口呆的事实是:在这场历时 42 天,击败了号称全球第三大军事力量的伊拉克 100
万军队的战争中,多国部队仅仅死亡了 340 人。而战前西方自己的估计也要
死亡 30000 人。
国外报刊称海湾战争是“信息战的试验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这场战争中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伊拉克的信息指挥系统。五角大楼最后向国会递交的正式报告《海湾战争行动纲领》指出,最早的攻击目标是“微波中转塔、电话交换台、通信转换机房、光缆通讯中心,以及铺设同轴通讯电缆的架桥等”,以造成这些通讯设施的瘫痪,从而“迫使伊拉克领导人启用备用通讯系统,而这些备用通讯系统非常易于窃听”。
这一信息战意图在海湾战争的头一天就得到了体现。多国部队的飞机和导弹集中轰炸了伊拉克的信息和通讯设施。1991 年 1 月 19 日,美国海军向巴格达发射了一种携带着“高新机密非核电磁脉冲弹头”的战斧式巡航导弹, 专门对付伊拉克的电子系统,这种导弹不会造成对建筑物的破坏,却能“油煎”雷达、电子网络和计算机的零部件。美军的这一成功成了这场战争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
除了直接摧毁外,多国部队还大规模使用电子对抗手段,对伊军信息系统进行干扰。先后投入了近百架电子战飞机,其中的 EF-111A 电子干扰飞机装有多用途的电子干扰系统和红外侦察系统,几架这样的飞机就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里形成电子屏障,干扰对方的雷达系统。多国部队向伊拉克本土开战 4 个小时后,伊军前沿的 100 部警戒雷达只剩下 15 部能勉强使用。两周后,
200 部导引控制雷达全部失效,伊军统帅部和各部队间的通信联系瘫痪,10个防空中心的通信枢纽被摧毁,失去制导手段的防空导弹只好当高射炮用。与伊军的信息系统遭破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军的作战组织和指挥却
使用着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托夫勒说,在海湾战争中,海湾上空盘旋着两种当前威力最强大的信息武器——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和 J-星空中雷达系统。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是由波音 707 飞机改装而成的,机上配备了各种电
脑、通讯设备、雷达和传感器,可以进行 360 度全方位扫描,捕捉敌军的飞机和导弹。而两架 J-星空中雷达系统飞机则能为地面指挥官提供“155 英里之内的敌军行动的照片”。
海湾上空的卫星网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国部队直接使用的卫星达 60 颗之多,其中包括从太空拍摄高清晰度照片的“锁眼 11”卫星,监听外国电话交谈的“大酒瓶”卫星,收集外国领土雷达影像的“长曲棍球”卫星,侦察敌舰位置的“白云项目”卫星,捕捉外国电子通讯机密的“弹椅卫星”,
以及其他通讯、导航和气象卫星。这些卫星全与电脑网络相联,有的直接就是电脑网络的骨干通道。指挥官“借助于膝上型计算机”,就可以“获得间谍卫星上传来的情报”。
电脑网络在海湾战争中还直接被用于火力打击——由计算机控制的精确的制导武器可以“指哪打哪”。有则消息说,美军对伊拉克的一座水电站进行攻击,先后发射两枚“斯拉姆”空对地导弹,第一枚先将水电站外墙炸开一个洞,2 分钟后,第二枚由这个洞穿进机房内部爆炸,炸毁了水电站。
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有 20 种之多,其中包括“战斧”巡航导弹、“爱国者”防空导弹、“斯拉姆”空对地导弹、“海尔法” 反坦克导弹等。这期间美国电视常常播放的镜头是:美军导弹一个个像长了眼睛,它们可以转弯抹角,直接穿入事先瞄准好的掩体的窗户,歼灭隐匿于其中的伊拉克坦克和军队。据介绍,精确制导武器已经经历了三代。使用第一代制导武器,射手必须跟踪目标;使用第二代制导武器,射手只要瞄准目标、发射出去就不用管了;使用第三代制导武器,射手连瞄准都不要,只需给它规定任务就行了。目前正在研制的第四代制导武器将由更先进的电脑控制,可以自主完成探测、识别和跟踪目标的任务,而且能监测命中目标的情况,确保摧毁目标。
由此可见,武器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越来越“智能化”,而智能化技术的核心正是电脑网络。
在海湾战争过去 6 年之后的 1997 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还记忆犹新地写道:“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