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上机”,看病“进网”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购物。这些年,当人们刚刚熟悉了专卖店、连锁店、超级市场这些购物场所的时候,一种新的购物形式——网络购物又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了。在美国,特别是在周末,网络购物已经代替了不少人逛超市的习惯。取而代之的是:在电脑上敲几个键盘,你所需要的东西就会送到你家里。

所谓网上购物,就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将商场的商品信息传输到用户的计算机上,用户在屏幕上选择商品,并通过互联网络与商场结算,所购物品由商场负责送达客户手上。

网络购物是 90 年代才兴起的。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 4000 万人涉足网络商店,1995 年营业额为 7 亿美元,2000 年将达到 20 亿美元。我国第一宗网络购物发生在 1996 年的 11 月,购物人是加拿大驻中国大使贝详,他通过实华公司开办的互联网,购进了北京燕沙商城的一只景泰蓝“龙凤牡丹”。继北京之后,上海也于 1997 年春在上海公共信息网(上海热线)上开张了第一家网络商店。

网络购物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用户端坐家中就能把商店“逛”个遍。有位初次上网购物者这样描述自己的体验:打开电脑进入“网络商店”后, 只见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商家的名称和标记;这时点一下信息键,就会出现各商家的简介;如果你选中某家商场,点选定键即可进入,然后是浏览该商店的具体商品。发到网上的每一种商品除列出名称、单价和简介外,还提供三幅图像、一个摘要、一段录音,以方便你对这件商品的了解。你看中哪件商品,只要点一下定货键,屏幕上就会出现定货单、价格和定货发票;你再点客户注册键,输入你的个人信息;最后点一下完成订单键,购买过程就结束了,商店将按照你确定的时间和方式为你邮寄或送货上门。整个过程简单明了,按几下键即可。

从技术上说,网络购物的难题主要是电子结算,如今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伴随因特网的发展,网络商店也将乘上“国际列车”,顾客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世界各国的商店。为了不放过这个商业机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商店纷纷

加盟进来,把自己的商品信息发送到因特网上,并建立起相应的技术和送货队伍。据报道,美国已有 25%的大公司进入了互联网络,其中甚至包括餐饮业的“快卖”业务。如美国的必胜客公司宣布要为在互联网上订比萨饼的客人送货上门,客户通过电脑将指令传到必胜客总部的“比萨饼网”电脑上, 总部随即就会将指令传到离客户最近的必胜客饼屋的电脑上,不出 30 分钟, 冒着热气的比萨饼就会送到你府上了。

有了互联网络,不仅能在家里购物,看病也可以足不出户了。1995 年 4 月,清华大学一位女生突得怪病,5 天里头发全部脱落,随后昏迷,生命垂危。在国内医学专家无法确诊的情况下,她的同学向因特网发出求救信息, 很快就得到了全球 1000 多位医学专家的“网上会诊”,被确诊为铊中毒,经抢救脱离了危险。我国优秀检查官谭彦带病坚持工作,他的事迹和病情被大连秋明网络中心发送到信息高速公路上,引起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 20

多个国家医学专家的关注,发来 60 多封信件提供帮助,有的还直接开来了药方。

电脑网络在医疗上的进一步应用,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距离医疗。如今,在巴黎的心脏病专家可以直接监视远在南美圭亚那丛林中进行汽车拉力赛的车手心脏博动的频率,家住农村的产妇可以将腹中胎儿的图像传送到几百公里外的城市医疗中心,由那里的专家为她会诊。

正在研究中的还有数字化医院和“虚拟手术”等。数字化医院的核心是存储量巨大的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病人的各种图像资料,如 X 射线、超声波、CT 扫描和核磁共振图像等都存储在光盘上,并随时可以传送到医院的任何一个工作站。医生可以通过光盘与资料存储器连结的工作站,坐在工作室里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病人实施远距离医疗,还可以把资料发送到其他医院的计算机屏幕上。虚拟手术则是虚拟技术在医学上的现实应用。据报导,美国的科技人员已经发明了一项数字化的虚拟手术技术,并即将由实验室进入手术室。应用这项技术,医生能够对一个计算机生成的三维立体环境中的患者进行“遥操作”手术。与以往的手术不同的是,医生不是直接对患者“动手”, 而是在控制台上利用计算机虚拟系统将自己的手术动作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递给一个微型机器人,由机器人在患者体内同步进行手术。而机器人的动作精度、速度和稳定程度都比人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