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1946 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时,计算机和网络没有一点关系,人们设计计算机只是为了处理数据。而且,那时计算机的数量很少,价格十分昂贵,人们须前往计算机机房才能使用计算机,根本谈不上把计算机联成网络。直到1954 年,一种叫收发器(Transceiver)的终端面世,人们用这种终端首次实现了将穿孔卡片上的数据从电话线路上发送到远方的计算机上。这便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网络的发展经过了 3 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70 年代的“主机/终端”时代。这个阶段的网络结构十分简单,就是一台大型机或小型机挂接上数量有限的终端(一种没有软驱和硬盘的电脑设备)。终端没有自己的处理能力,它们只能访问主机,共享主机的信息和硬件软件资源。因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硬件非常昂贵,计算机联网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节约硬件资源。显然,这种网络的连接范围和功能都十分有限。这种网络有点像“封建专制”,主机是君王,终端是它的臣民,臣民没有一点自主权,用户在终端上输入一个字符都要交君主亲自处理。而且君主规定了严格的办事程序:输入什么、输出什么、何时输入输出、用什么格式,都不得越雷池一步。

第二阶段是 80 年代和 90 年代初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时代。这是伴随着个人电脑普及而出现的一种网络结构。客户机就是个人电脑(PC),服务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客户机由于有了自己的处理能力,不必再时时去访问服务器,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访问。服务器也不再专制,它让子民享受充分民主,对它们的私生活不闻不问,而只是在客户机提出请求的时候才去过问一下,负责把共享的资源从“仓库”取出来传给用户。不过这种网络也有弊端,那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网络与网络的沟通需要庞大的软件群支撑。如同你讲英语我讲汉语,我们俩交流还需配一个翻译,这使交流变得很复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肿件”(网络越大,软件配备得越多)。显然,这种网络的成本是昂贵的,连接范围也受到限制。

第三个阶段就是 90 年代中期开始流行的 Internet/Intranet 网络结构。Internet 即人们熟知的因特网(又称国际互联网)。Intranet 也叫企业内部网,是挂接在 Internet 上的一个子网,采用的技术与 Internet 相同,随时可与 In-ternet 沟通。唯一的区别,是和 Internet 之间隔着一道安全防卫的“防火墙”,以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并提高通信带宽。Internet/Intranet 网络结构最大的变革性在于它采用统一的 TCP/IP 通信协议和一种叫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的浏览格式,有了这两种技术,无论什么样的硬件和软件都可以沟通,不必再另配“翻译”——这就是“与平台无关”(平台,指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与平台无关”的机制可以“让全世界不同种类的网络和电脑相互通信与交谈”,并大幅度降低应用成本,显示了强大

的生命力。

伴随着 Internet/Intranet 的网络结构,还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角色——网络计算机(NC)。NC 是一种价格很便宜、依靠网络发挥作用的电脑, 它的软件资源主要从网络服务器上获得。这与“主机/终端”时代的终端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NC 的主要意义在于“与平台无关”,它与 Internet、Java 是三位一体的,用户有了这种电脑,就不必再频繁地为电脑的硬件和软件升级了,因为一切资源是从网络上获得的。目前计算机产业界对 NC 还有一些争论。因为这种电脑完全依赖于网络,而网络的信息传输速度目前还不理想。有人估计 NC 要形成气候还需一两年时间,而且它的用户群将主要集中在企业。

关于计算机的发展有“三次浪潮”之说。第一次浪潮的特征是“信息处理”,主要指以 IBM、DEC、王安等公司生产的大型机、小型机对数据的快速处理;第二次浪潮的特征是个人计算机的出现,让电脑走出了计算机机房, 爬到了每一张办公桌上;第三次浪潮就是网络把计算机连为一体,让各种资源共享,让处于不同地域的人们协同工作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