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灰堆中埋藏的鸭蛋

明初时,江苏省吴江县黎里镇上有家小茶馆,店主人饲养了几只鸭,每日将人们喝茶后的茶叶倒在烧茶的柴灰中。一次,店主在打扫柴灰时,发现柴灰堆中有数枚埋藏较久的鸭蛋。蛋壳已失去光泽。店主随之将蛋打开一看, 其中蛋白质已经凝固,并且乌黑而有光彩,表面还有松针状的花纹。店主尝了一口,味爽可口,别具风味。这一发现立即在小镇上传开了。

人们纷纷学习这种藏蛋法,以获得别具风味的蛋食。以后,人们对藏蛋法不断改进,有的用桑树灰或豆秸灰,加茶叶、纯碱、石灰、食盐、金生粉

(现改用黄丹粉)等,制成糊状物——涂抹在鸭蛋上再贮藏起来,使鸭蛋发生变化后取出食之。当时,人们称之为‘变蛋”,“彩蛋”,亦有人因蛋白中有松针状花纹称之为“松花蛋”。后来,皮蛋的制作法传至北京通县。在张平庄有个姓程的商人,改生包为浸泡,制成的皮蛋色彩鲜艳,蛋黄的中心

部分像饴糖,从而使皮蛋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