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晋偏安江南

  1. 东晋的建立

永嘉南渡 永嘉(307—313 年)是西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在这期间, 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鲜卑等相继起兵,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等相继称帝,还连续攻破洛阳、长安,俘虏晋怀帝、愍(mǐn 皿)帝,灭亡西晋。史称此事件为“五胡乱华”。当时的战争带有严重的民族仇杀的性质,所以十分残酷。如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时,杀戮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京师洛阳变为一片瓦砾。羯人石勒在东郡击败晋军,杀王公以下十余万人。汉族官民纷纷南逃,史称“永嘉南渡”。

西晋末年,琅邪王司马睿(ruì 瑞)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驻建邺①。江南战争很少,社会稳定,在永嘉及以后的时间中,北方的贵族、官僚及士族、大地主纷纷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宗族、部曲、宾客等等。同乡同里的居民也往往随从大地主南逃。随从一户大地主南逃的居民多者有千余家,人口达数万人。少的也有百余家,数百口人。有的逃到广陵(今江苏扬州),有的逃到京口(今镇江)以南。《晋书·王导传》曰:“洛阳倾覆, 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王与马,共天下 公元 316 年(建兴四年),西晋灭,南方的官僚和南逃的北方士族的首领们于次年拥立司马睿为晋王,又次年立为帝,是为元帝, 建都建康,史称东晋。

司马睿在洛阳时,就与王导“秦相亲善”,“契同友执”。王导属琅邪王氏,是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他随司马睿到建邺(建康),建议睿从南来的士族中,“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争取“侨姓士族”的拥护。又建议拉拢江南“吴姓士族”。司马睿果然得到“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 的拥护。司马睿称帝,王导和其族兄王敦的功劳最大。他以王导任丞相,掌大权;以王敦任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几乎包括当时东晋全境)诸军事、江州刺史,所以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①之说。在司马睿登帝位,接受将吏朝拜时,他让王导“升御床共坐”②,可见王家在东晋政权中的地位之高。朝廷和地方官吏,几乎都由侨姓和吴姓士族及其子弟充当。

“侨置”与“土断” 永嘉南渡及以后的一段时间中,中原地区的人口南逃的极多,仅登录于官府户籍的,就约有七十万人。还有相当数量被控制在大地主手中,作为私家奴役的人口,未登于户籍。也有不少漂流不定的

① 建邺:建兴元年(313 年)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改称建康(今江苏南京)。

① 依次见《晋书》之《王敦传》、《王导传》。

② 依次见《晋书》之《王敦传》、《王导传》。

人口,叫做“浮浪人”,亦没有户籍。这些南渡的人口叫做侨人、侨户。侨人的绝大多数是按照宗族、乡里相聚而居的,侨姓士族、地主往往是侨人的自然首领或主人,他们以拥有侨人作为自己的势力。

东晋统治者为了控制侨人,也为了维护侨姓士族的利益,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暂时借地重置了许多侨人的原籍州、郡、县,并仍用旧名,叫做侨州、侨郡、侨县,简称“侨置”或“侨立”①。如在京口侨置徐州,在江乘

(shèng 胜,今江苏句容北)侨置琅邪郡与临沂县。刘裕收复青、徐等州后, 曾在原州、郡名前加一“北”字,与侨州、郡相区别,如北兖州(治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刘裕代晋后,又取消“北”字,恢复旧名,而另在侨州、郡名前加一“南”字,如南兖州(治今江苏镇江)。初置侨州、郡、县时, 规定侨人有户籍的,免除赋役,这对招徕北人和鼓励登录流人于户籍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南方原有的郡县叫做“土郡县”。土断是东晋和南朝废除侨置、将侨人的户口编入土郡县的办法。

东晋设侨置,本来是一种临时措施。侨置设立后,出现了许多严重问题: 一、版籍混乱——侨置某个州、郡、县,本来是为某原州、郡、县的南

来人口而设。可是南来人口都是流民性质,在同一侨置中,往往杂居着来自不同州、郡、县的侨人,因之侨置郡县林立。如今江苏南部就有侨郡三十三, 侨县七十五。又在侨置郡县中,所居不全是侨人。如南徐州(治今江苏镇江) 境内,全部人口为四十二万余人,其中侨人约为二十二万余人,其余二十万为土著。许多土郡县内也有或多或少的侨人散处。又由于侨人居处并不固定, 经常流动,致使侨置郡县也常改变。

二、影响财政——侨置郡县或侨人是不征租税徭役的。士族地主们乘机广占田地,大量地隐瞒户口,时间已久,这就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调。

晋成帝(326—342)时,已开始推行“土断”。哀帝兴宁二年(公元 364 年)三月庚戌,又大规模地实行“土断”,称作“庚戌土断”。土断由桓温主持,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nì 昵)户口的豪族地主也给予惩处。这次“土断”的成果很大。“土断”之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也增多了。

  1. 东晋北伐 前秦南征

东晋建立前期,曾多次出兵北伐,最重要的是祖逖(tì 替)和桓温的北伐。在北方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些国家也曾一再南征,最重要的事件是由前秦南征而发生的“淝水之战”。

祖逖北伐 祖逖是范阳遒(qiú 酋,今河北涞水县北)人,士族家庭出身,曾做过职位不高的官吏。在刘曜攻陷洛阳时,他率亲族邻里数百家,南逃至泗口(今江苏清江市北)。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后又调他到京口, 任军谘(zī兹)祭酒。

祖逖上书司马睿,要求北伐。他说:“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

①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之壤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

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①他估计,只要南方的晋兵一出,北方人民必然群起响应,中原可以收复。可是司马睿只想在江南建立他的统治,对北伐并无兴趣。因之给了祖逖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名义,又给了一千人的口粮和三千匹布,作为军用物资,要他北伐;但却不给士卒和兵器,要他自行招募和打造。

永嘉七年(公元 313 年),祖逖毅然率领自己原有的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上。他在长江中流击楫(jí 集)、慷慨发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有如大江!”①祖逖在淮阴(今江苏清江)冶铸兵器,招募士卒,队伍扩大到二千余人。他进军至今河南地区,联合当地的起义武装,大破石虎(石勒之侄)军五万余人,又连破石勒军,一时“黄河以南,尽为晋土”,“石勒不敢窥兵河南”。可是正当祖逖准备渡河北上,“扫清冀、朔”②的时候,司马睿派来了戴渊为都督兖豫幽冀雍并六州诸军事、征西将军,以牵制祖逖。祖逖忧愤成疾,于公元 321 年(大兴四年)病死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北伐停止。后来祖逖收复的土地又相继失去。

桓温北伐 桓温是龙亢(今安徽怀远)人,晋明帝之婿,任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公元 347 年(永和三年),他率军入蜀,灭了賨人李氏的汉国③,声威大振,他后来曾三次北伐。第一次是在公元 354 年(永和十年),他亲率步骑四万余人,连败氐族所建的前秦,直抵霸上(今陕西长安东),当地居民“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④桓温因军粮不继,未能攻克长安,退返襄阳。第二次北伐是在公元 356 年,桓温击败羌族贵族姚襄,收复洛阳。桓温向晋穆帝建议还都洛阳;又建议自西晋末年以来南迁的士庶人等,一律返回故乡。可是这时自皇帝下至达官贵人,均安于江南一隅,不愿北还。桓温的建议未被采纳。后来桓温返回江南,洛阳和其他已收复的土地又相继失掉。第三次北伐是在公元369 年(太和四年),桓温率步骑五万人大破前燕军,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可是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援,截断了晋军的粮道,桓温只得退兵。在退兵途中,晋军遭到前燕骑兵的追击,死者三万余人。

桓温北伐,虽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可是东晋统治集团内部却钩心斗角, 破坏北伐,所以很难成功。

淝水之战 桓温死后,其弟桓冲为中军将军、扬豫二州刺史,代掌兵权。这时前秦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对东晋的威胁日益严重。桓氏原来与世家大族谢氏有矛盾。桓冲为了缓和桓氏与谢氏以及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以便联合抗击前秦,就主动解除了自己所兼扬州刺史一职,让与辅政的谢安。他出镇京口,与谢安协力,加强对前秦的防御。

谢安为了组织一支归中央直接指挥的得力军队,就让其侄、广陵(今江苏扬州)相谢玄招募来自徐、兖二州的侨人或其子孙,组成军队,并进行长期严格的训练,号为“北府兵”①。北府兵的将卒都深受匈奴和羯人的仇杀之

①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

①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

②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

③ 李雄称成都王,国号成。公元 338 年李寿(雄侄)改国号汉。

④ 《晋书》卷九八《桓温传》。

① 东晋都建康,军府在广陵,位于建康北,故称北府。

苦,因之有抵御前秦、保卫江南的决心。

前秦于公元 382 年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其疆域“东极沧海,西并龟兹, 南苞襄阳,北尽沙漠”。②当时只有东晋与它对峙。东晋在前秦皇帝苻坚的眼里③,是不足道的。苻坚于统一北方的次年,就决定调士卒九十余万人南下灭东晋。他还傲慢他说:“投鞭于江,足断其流。”④《晋书·苻坚载记》曰: “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秦军前锋为二十五万人,由苻坚之弟苻融率领,很快攻下寿阳(今安徽寿县)。东晋以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以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八万人迎击秦军。

谢玄军淝水东岸,与西岸的苻融军相对峙。当时,苻坚曾派朱序至晋营, 劝说谢石投降。朱序原是晋的梁州刺史,镇守襄阳,在与秦军作战时,城破被俘。他心向东晋,建议谢石曰:“若秦百万之众皆至,则莫可敌也。及其众军未集,宜在速战。若挫其前锋,可以得志。”谢石采纳了这个建议。

谢玄遣使和苻融相约,建议秦军自淝水西岸“小退”,晋军愿到淝水西岸决战。苻融企图乘晋军半渡之时,加以邀击,全歼晋军于淝水中,便下令士卒稍退。可是秦军内部民族复杂,氐人很少,十之八、九是汉和其他族人民,他们被胁迫而来,不愿作战;特别是汉人,心向南方。因此,一旦退却, 不可复止,以为前方被击败,于是奔逃溃散,自相践踏,死伤遍野。晋军乘势猛攻,秦军大败,苻融被杀,苻坚中流矢,单骑北逃。他在路上“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①苻坚逃到洛阳,收集散乱士卒,仅剩十余万人。各族首领乘机反秦自立。两年后(公元 385 年),苻坚为羌旅首领姚苌(cháng 常)所杀。

淝水之战后,东晋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今河南、山东、陕西等部分地区)。

在淝水之战中,前秦所以失败,是由于前秦内部民族复杂,矛盾严重; 南侵是不义战争,士卒和人民并不支持;在军事上由于骄傲自满,缺乏周密计划和正确指挥。东晋所以胜利,是由于在强敌压境之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有所缓和,所谓“君臣和睦,上下同心。”北府兵有保卫江南、规复中原的思想和要求,将士用命;指挥比较正确。这次战争的胜利,进一步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但东晋亦无力收复中原,于是南北对峙的局面长期延续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