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 平定三藩

三藩割据 清初,利用明朝降将以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三藩之中,吴三桂的势力最大,兵力不下十余万。因此,清廷对他颇存顾忌,一切不敢过问,假以专制云、贵二省的大权。当时清廷所给云、贵二省督抚的敕书,都要写入“听王节制”四字。吴三桂可以随意题补官吏,号曰“西选”。凡朝廷所选文武官至云南,吴三桂即派人加以收买,以为己用。吴三桂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势力。他占据明代世镇云南的沐氏庄田七百顷作为藩庄①,又和西藏的达赖喇嘛在北胜州互市,以茶换取蒙古的马匹。又派许多人出外做生意,贩运辽东人参及四川的黄连、附子,以牟取利润。又大量地贷钱给商人,谓之藩本。还强征关市之税,开矿鼓铸。吴三桂欲效明代沐氏故事,世守云南,所以从各方面培植自己的势力。其他尚、耿二藩也和吴三桂一样,兵员众多, 经商括财,强征市税,遍置私人,坐地称霸。

三藩各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严重威胁着清的统治。三藩的存在,每年要消耗官府兵饷二千余万两,在经济上也成为清廷沉重的负担。因此,清廷考虑撤藩。

康熙十二年(1673 年)春,尚可喜请归老辽东,而欲使其子尚之信继续留镇广东。康熙帝抓住这个机会。即命其父子率属下兵丁家小同撤。吴三桂、耿精忠闻之,也奏请撤藩,目的在于试探朝廷的态度。当时朝中大臣畏惧吴三桂的武力,多数人不敢主张应允。而康熙帝则毅然作出决定,吴、耿二藩也一齐撤掉。

三藩叛乱 撤藩之令既下,吴三桂首先于这年十一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而反,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衣冠,发布檄文,倡言“兴明

① 连横《台湾通志》卷一。

① 沐氏:沐英,明开国功臣,朱元璋义子,镇守云南,死后追封黔宁王。沐氏世守云南。

讨虏”。吴三桂军由云、贵直入湖南,长驱至岳州,占领湖南全省。吴军又分军入四川,四川的提督、巡抚、总兵先后投降。至此,云南、贵州、湖南、四川四省尽入吴三桂之手。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此三王之叛乱,史称“三藩之乱”。此外,广西、陕西、湖北、河南等省的军政官长也相继响应叛乱。这样,中国的西南全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及中原、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也都混乱起来。

康熙帝平三藩 以吴三桂为首的反叛势力是虚弱的,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重重。而且吴三桂一开始即在战略上犯了保守主义错误,本来他以锐不可挡之势占领湖南全省,但却立即收住了攻势,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与官军对峙。另遣兵一由长沙犯江西,企图与耿精忠合,一由四川犯陕西,企图与陕西提督王辅臣合。

这样一种打法,就给予康熙帝以调兵遣将、从容布置的机会。

康熙帝在应付这一事变中表现出他的雄才大略。他看出主要的叛变者是吴三桂,所以其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只要肯降,不咎既往,以此来分化敌人,削弱吴三桂的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在这个方针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命勒尔锦等统领大军至荆州、武昌,正面抵住吴三桂,并进击湖南,又命岳乐由江西赴长沙,以夹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利用汉将汉兵作战。

康熙十五年(1676 年),陕西的王辅臣和福建的耿精忠先后投降朝廷。次年,广东的尚之信也投降。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其失败之势已成。康熙十七年(1678 年),吴三桂已起兵六年,年六十七岁,为排除胸中苦闷,于这年三月在衡州称帝,国号周, 大封诸将。未几即忧愤成疾,于八月病死。吴三桂一死,其势即土崩瓦解。官军攻下岳州,占领四川,进攻云贵。康熙二十年(1681 年)冬,官军进入云南省城,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历时八年,波及十数省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平定了。

  1. 统一台湾

郑成功死后,其子孙继续占据台湾,以恢复明朝为旗帜,其实恢复明朝在大陆的统治已不可能,只是在这个名义之下走向了封建割据的道路,日益变成全国统一的障碍。

康熙二十年(1681 年),三藩之乱平定,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成熟了。这年郑成功之子郑经死,诸子争位,长子郑克■被杀,幼子郑克塽立。郑克塽时年十二岁,大权操于冯锡范与刘国轩之手。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 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 攻打澎湖。一战而克,大获全胜。郑军二万士卒,二百只战舰全部被击溃, 守将刘国轩遁归台湾。郑克塽等见大势已去,即向施琅投降。

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从此台湾成为我国东南海上的重镇,有利于加强和

巩固我国东南沿海的国防,有利于抵御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康熙帝统一台湾,其意义极为重大。

  1. 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

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 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蒙古三部 明末清初之际,我国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内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外蒙古,明时称作鞑靼)和漠西厄鲁特蒙古(明时称作瓦剌) 三大部。漠南蒙古分为二十五部,早在皇太极时就已归附清朝,清廷封其封建领主以亲王、郡王等爵,并与之世代通婚。喀尔喀蒙古分为四部,即扎萨克图汗部、三音诺颜部、士谢图汗部、车臣汗部,在皇太极时,各部已向清廷进贡,还各遣子弟入朝。厄鲁特蒙古分为四部,即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四部各有其牧地,准噶尔部游牧于伊犁,和硕特部游牧于乌鲁木齐,杜尔伯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土尔扈特部游牧于雅尔

(即塔尔巴哈台)。明末,和硕特部又迁徙游牧于青海。土尔扈特部也因受到准噶尔部压迫,弃雅尔牧地,全族西走,进入已为俄罗斯占据的旧日牧地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游牧。在土尔扈特部迁走以后,本属于杜尔伯特部的辉特部则进入雅尔地方,又自成为一部,所以厄鲁特仍为四部。在厄鲁特四部中,以准噶尔部最为强大。

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 康熙初年,噶尔丹做了准噶尔汗。他野心勃勃,首先把厄鲁特各部并入在他的统治之下,又征服南疆的回部(今维吾尔族),成为控制今新疆、青海的巨大割据势力。他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向东推进,打败喀尔喀蒙古,迫使喀尔喀数十万众南徙。噶尔丹成为对清朝北部疆域的重大祸患。康熙帝一面把喀尔喀部众安置在内蒙古北部放牧,一面命噶尔丹退兵,要他归还属于喀尔喀部的牧地。但噶尔丹在俄罗斯贵族的支持下,不但不听康熙帝之命,相反地却继续东进,侵入内蒙古。在此情况下,康熙帝决定讨伐噶尔丹。

康熙帝对噶尔丹三次亲征。第一次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清军分左右两翼出击。右翼军在内蒙古乌珠穆沁地方和噶尔丹接触,作战失利,噶尔丹乘胜急进,深入乌兰布通(今赤峰市境),距北京仅七百里,京师震动。左翼军则以优势火器击破噶尔丹用万驼围成的“驼城”,噶尔丹军遂大败。第二次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清军于昭莫多(今乌兰巴托东南)地方大败噶尔丹,噶尔丹仅以数十骑逃走。第三次在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亲往宁夏对噶尔丹实行包围,噶尔丹穷蹙无计,饮药而死。

战争结束后,康熙帝使喀尔喀诸部仍回原牧地,并把喀尔喀各部一律改编为旗,共分为五十五旗,旗设扎萨克(旗长),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雍正年间,喀尔喀又分为七十四旗,到乾隆年间,因人口繁殖,更增为八十四旗。从康熙朝开始,喀尔喀蒙古正式归附清廷,外蒙古地区完全处于清廷的管理之下。至雍正、乾隆两朝,清廷又先后在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哈朗特)及科布多(今吉尔格朗图)筑城,设定边左副将军驻乌里雅苏台,设参赞大臣驻科布多,以掌管喀尔喀蒙古的军政大权,从此遂为定制。

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噶尔丹死后,其侄策妄阿

拉布坦为准噶尔汗,继续向外扩张,在康熙五十五、六年间(1716—1717 年), 发兵攻入西藏。

康熙帝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 年)派兵入藏,击败了准噶尔的军队,并使亲清的康济鼐管理前藏,颇罗鼐管理后藏,并以蒙古兵二千人留守西藏。雍正、乾隆时,又在西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统一新疆 新疆北部属于蒙古准噶尔部,虽一再为清朝所败,但仍未归服。南部为回部(维吾尔族),长期受准噶尔的控制。

乾隆时,准噶尔部不断发生内争,贵族达瓦齐乘机以武力夺得汗位。乾隆二十年(1755 年)春,清朝政府出兵平乱,兵抵伊犁,达瓦齐逃至南疆, 为维吾尔族人所擒,送给清军。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阿睦尔撒纳又起兵反清, 不久兵败,逃入俄罗斯。此事件后,清廷即在伊犁设将军,总管本地区的行政、军事。又在乌鲁木齐设都统,在巴里坤各设领队大臣,都领兵屯驻。蒙古族仍分旗编制,各旗设扎萨克,由蒙古人充当,管理本旗事务。

天山南路的回部,于乾隆二十二年也发生了以大小和卓木为首的叛乱①, 人数众多。次年,清廷出兵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大小和卓木向西逃窜,逾葱岭,入拔达克山(在今阿富汗东北),为当地人所杀,回部之乱平定。清朝在喀什噶尔设参赞大臣,归伊犁将军节制。参赞大臣之下,依回部旧制,于各城设立伯克,由维吾尔人担任,管理本城事务。

土尔扈特归国 土尔扈特原为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其牧地在新疆雅尔

(今新疆塔城西北至哈萨克斯坦塔尔巴哈台山以南)一带。明末,土尔扈特部因受准噶尔部压迫,西迁旧牧区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驻牧。但俄罗斯政府对他们欺压剥削严重,风俗又不同,始终怀念祖国。清初,土尔扈特不断遣使入贡。后来贡道被准噶尔阻绝,土尔扈特便假道俄罗斯,与清朝相通。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土尔扈特阿玉奇汗遣使假道俄罗斯入贡。康熙帝嘉其诚心,当年即遣图理琛等人出使土尔扈特。图理琛等到达阿玉奇汗驻地, 宣传朝廷慰问之意。阿玉奇汗大喜,留住使臣十数日,深切表达了故国之思。图理琛等此行,加深了祖国与土尔扈特的感情。

土尔扈特受俄罗斯的压迫太甚,俄罗斯屡向土尔扈特征兵,用来与邻国作战,土尔扈特部众死者很多。后来俄罗斯对土耳其发动战争,又征兵于土尔扈特,土尔扈特部众人人忧惧。因此,渥巴锡汗(阿玉奇汗之孙)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 年)十月率众回国,沿途遭到俄罗斯追兵袭击,又遭到哈萨克等邀击,历经千辛万苦,死伤极多。至次年六月,才到达伊犁。是年九月, 乾隆帝便在热河避暑山庄接见乌巴锡等人,一一给予封爵。土尔扈特分为新旧两部,旧土尔扈特由乌巴锡率领,在伊犁以东地区游牧,归伊将军管辖; 新土尔扈特由舍稜率领在阿尔泰山布尔干河游牧,归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

  1. 平罗卜藏丹津叛乱,安定青海

雍正元年(1723 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

① 大和卓木为兄,小和卓木为弟,均为喀什噶尔、叶尔羌地区的回部封建主。

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 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1. 改土归流

西南土司制度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分布在今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东、广西一带,其居住地区与汉族地区犬牙相错。这些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支是苗族,其他还有瑶族、僮族、彝族、傣族、黎族等。清初对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是沿袭元、明的土司制度,即以少数民族的首领担任当地的土官,文职有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武职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长官等。这种土司制度的最大弊病在于世袭,得以世代统治其土地和人民,名义上虽是朝廷的命官,实际是独立王国,对当地居民的压迫、剥削极其残酷,真是无法无天;又极容易与朝廷对抗。所以自明朝以来,为了加强中央的权力,消弭土司之患,即开始改土归流,就是废除世袭的土官, 改设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清朝也不断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但集中地、较大规模地改土归流,是在雍正一朝。

鄂尔泰改土归流 雍正四年(1726 年),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奏请改土归流。雍正帝同意他的意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 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巩固西南边防。改土归流是进步性的措施。

不过这次改土归流以后,土司之未改流者仍然很多,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的边远地区,也有一些散布于甘肃、青海、西藏地方, 直至民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