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宋的社会经济

南宋初年,战乱频仍,南方经济凋敝。绍兴和议后,南方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了许多劳动人手和提供了一些先进技术,使南方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1. 农 业

② 金的五京(海陵王以后):为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中都大兴府(今北京)。

农田水利 南宋时,南方的水利事业有所发展。《宋史·食货志》说: “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圩田的数量和规模也有扩大。两浙一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①圩田之外,湖田、河田、梯田等也大量垦辟,南宋的农田面积在不断增加。

农作物的推广 南宋第一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其种植已遍布南方各地,品种多至一百几十种。早熟丰产的占城稻继续推广,大大提高了稻米的产量,上田亩产量最多可达六、七石。江浙地区是当时的主要稻米产区,因而有“苏(州)湖(州)熟,天下足”②的谚语。

其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迅速增加。尤其是小麦、棉花、茶叶,已成为南宋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手工业

纺织业 棉织业的发展是南宋纺织业最重要的成就。当时棉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是雷州(今广东海康)、化州(今化县)、廉州(今广西合浦)等地。棉纺织有扦子、弹花、纺纱、织布等多种工序,纺织工具有铁杖、弹弓、纺车、织机等。海南岛黎族人民已能用织机生产用彩线交织成花纹的棉布, 行销两广。

丝织业也有进步。南宋在今浙江、江苏、四川等地设有官办丝织作坊, 叫做“织锦院”,各有织机数百台,工匠数千人,规模很大,有较细的分工, 产品精美华贵。著名的缂丝工艺也由北方传到南方。

制瓷业 南宋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瓷窑。如临安凤凰山下的官窖,产品精美,为时人珍爱。余姚(今属浙江)的秘色瓷仿汴京遗制,也称官窑制品, 极受欢迎。北宋时已很有名的哥窑和弟窑(又名龙泉窑)在南宋时,所制瓷器又有进步,青瓷上带有碎纹,称“百圾碎”。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更有发展,窑区从市内扩大到郊外数十里处,有官、私窑三百余座。制瓷技术吸收各地名窑特长,瓷器以“影青”最著名,质量和工艺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另外,福建的建窑、德化窑也很有名,产品多销往海外。

造纸业 南宋纸的著名产地有成都、临安、徽州、池州、平江、建阳等地①。优质产品的种类很多,重要的有四川的麻纸、温州的蠲纸、平江的彩笺等。四川所产楮皮纸和竹纸专用于印书,产量很大,销路也很广。

印刷业 南宋的印刷技术又有进步,印刷业也有新的发展,一些官府、各地书院、州学、郡学以及不少官僚士大夫竞相刻书,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书坊。南宋印刷业的中心是都城临安,其次还有建阳、广都(今四川双流东南) 等地。临安国子监印书,质量最好,称为“监本”。建阳刻书的数量大,销路亦广。南宋时期刻印的图书以种类多、技术考究而著称于世,宋板书为后人所珍爱,这些图书亦为后人保留下来丰富的文化资料。

造船业 南宋的主要统治区都属于水乡,交通运输多用船只,因此造船

① 《后乐集》卷一三《论围田札子》。“圩田”与“围田”通。

② 《吴郡志》卷五○《杂志》。

① 徽州,今安徽歙县。池州,今贵池县。平江,今江苏苏州。建阳,今属福建。

业很发展。所造船只有海船,有内河船。主要造船基地有临安、建康、平江、扬州、湖州(今属浙江)、温州、明州、泉州、广州、潭州、衡州、赣州等。这些地方都设有官办造船工场,能造大型船只。广州制造的“广舶”可“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舵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

  1. 商 业

城市、墟市和榷场 南宋时期,有许多大城市,如临安、建康、镇江、平江、泉州、广州、江陵、潭州、成都等,都日益繁盛。其中临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最大的商业城市。南宋末年,临安已发展成为一百二十多万人的大都市,城内买卖兴隆,极其繁华。

南宋的农村墟市发展迅速。仅广州、肇庆府、惠州,即有墟市八十多处。在墟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市、镇也大量涌现。榷场贸易则主要存在于宋与金、宋与西南各族之间,由官府管理,征收榷税。

海外贸易 南宋时,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较快,为对外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南宋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大力提倡官员和沿海商人招诱外商来中国贸易。因此,外贸有空前的发展。与南宋通商的国家和地区达五十多个。广州、泉州、明州仍是重要的通商口岸,特别是泉州,已取代广州,成为最大的外贸基地。另外,在临安、温州(今属浙江)、秀州(今嘉兴)、江阴军(今江苏江阴)等地也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

会子由于商业的日益发达,社会上铜钱不能满足交易的需要,政府便大量印制纸币。当时流行的纸币有钱引和会子两种。钱引流通于四川地区,取代了北宋时使用的四川交子。会子有数种,分别通行于南宋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