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兴亡

  1. 南方九国

五代时期,南方存在着诸国并立的局面,在江淮地区先后有吴和南唐; 两浙地区有吴、越;四川地区先后有前、后蜀;两湖地区有荆南(南平)和楚;两广地区有南汉。

吴、南唐 吴的奠基者是唐淮南节度使、吴王杨行密,首府在扬州。919 年(后梁贞明五年),杨行密子隆演始建吴国。

吴国建立后,实权一直掌握在大臣徐温、徐知诰(gào 告)父子手里, 皇帝只是傀儡。937 年(后晋天福二年),徐知诰取代第四位吴主杨溥(pǔ 普)称帝,改国号唐,史称南唐。他自称本是唐朝后裔,故改名李昪(biàn 变),建都金陵(今南京)。李昪死后,其子李璟(jǐng 景)与其孙李煜(yù玉)相继在位。李璟父子是著名的词人,但却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所以南唐国力日渐衰弱,终于在 975 年(北宋开宝八年)为北宋所灭。

吴越 唐末,钱镠(liú 流)任镇海节度使,封越王(后又改封吴王), 首府杭州。907 年,钱镠被梁封为吴越王。吴越在表面上始终臣事中原王朝, 使用中原王朝的年号,保持藩王的格局。978 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降于北宋。

前、后蜀 唐末四川节度使、蜀王王建在 907 年朱温代唐时,自己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925 年(后唐同光三年),为后唐所灭。后蜀为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建立。934 年(后唐清泰元年),孟知祥

在成都称帝,不久去世,其子孟昶(chǎng 敞)继位。965 年(北宋乾德三年),孟昶降宋,国亡。

唐武安节度使马殷所建。后梁时,马殷被封楚王。后唐天成二年(927 年),封马殷为楚国玉,始正式建国,建都长沙。马氏始终臣事中原王朝,

② 公元 983—1066 年间,曾再称契丹。

使用中原王朝的年号。951 年(后周广顺元年)为南唐所灭。

荆南 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所建。高季兴在朱温死后,割据一方。后梁封他为渤海王。后唐时封他为南平王,史称荆南或南平,建都江陵。高季兴及其子孙名义上始终向中原王朝称臣,保持藩镇格局。963 年(北宋乾德元年)为北宋所灭。

唐末,王潮任威武军节度使。潮死,弟审知继任。后梁开平三年(909 年),朱温封审知为闽王。审知及嗣王延翰在位时,一直奉中原王朝为主。至延翰弟延钧时,始于 933 年(后唐长兴四年)称帝,国号大闽。建都福州。945 年(后晋开运二年)为南唐所灭。

南汉 后梁时,原唐清海军节度使刘隐先后受封为南平王、南海王。刘隐死后,弟(yǎn 掩)继位。917 年(后梁贞明三年),龚称帝,国号大越,建都广州。翌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南汉的国君从刘隐开始,都暴虐无道,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十分沉重, 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 年(北宋开宝四年),南汉为北宋所灭。

  1. 南方经济的发展

唐末五代时期,南方战争相对较少,同时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祸,不断南迁,使先进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流到南方,从而为南方提供了发展生产的客观条件。另外,南方多数政权的前期统治者都采取休养生息、鼓励生产的政策,所以南方经济得以继续发展。

当时,南方各国都很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使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吴越和南唐的劳动人民还发明了圩(Wéi 围)田,即在水乡河床较高, 田面较低的地方,沿河渠岸和田边筑堤,内以围田,外以隔水。一圩方圆几十里。沿堤建水闸,旱则开闸引水灌溉,涝则闭闸拒水,从而把涝地改造成了沃土。圩田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创造,也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南方的经济作物也日益增加。如南唐“桑柘满野”①。楚也盛产蚕桑,“民间机杼大盛”②。茶树的种植更是遍及南方各地。

手工业以制茶业的发展最为迅速。仅楚一国,每年向中原王朝交纳的贡茶即达二十五万斤。茶叶已成为重要的商品,南平首都江陵是全中国最大的茶市。其他如丝织、矿冶、制盐、造纸、造船、制瓷业等也比较发达。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活跃。扬州、金陵、潭州、江陵、杭州、成都都是商业繁盛的城市,其发达程度超过北方都市。南方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有的国家还通过陆路和海路,同中原王朝乃至南洋诸国和日本、大食等国通商。

  1. 北 汉

后汉时,高祖刘知远弟刘崇(称帝后改名旻)历任太原尹、中书令。951 年后周代汉,他即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都太原。北汉“征敛一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后梁纪》五,均王贞明四年。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四《后唐纪》三,明宗天成元年。

方,略无虚日,人甚苦之”。①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权很不稳固。979 年(太平兴国四年)为北宋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