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日月星辰和山川的礼仪
那是在汉武帝时,经过刘彻的励精图治,7年之后国泰民安,他也祈盼国富民强。于是在太一坛合祭日月,天刚破晓,汉武帝即步出用竹子建成的祠宫,向东方拜揖行礼,夜晚再向西方拜揖行礼,这就是“朝日”和“夕月”之礼。
太阳和月亮,是人间的光明之源,古人称太阳为“大明之神”,月亮为“夜明之神”,它们也是古人祭祀的重要神。春分之朝,祭日于东郊,秋分之夕,祭月于西郊,除了这两天的日月正祭之外,举行其他祭祀典礼如祀天地、祈年等,也多以日月从祀。魏晋南北朝时,正式确定了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礼仪,将合祭日月改为日月分祭。
明代初期在南京专门营建了日月祭坛,迁都北京后,仍沿南京旧制,在北京朝阳门外建日坛,在阜成门外建月坛,日坛西向,月坛东向,皆为一层方台。
从明代开始,规定每逢天干为甲、丙、戊、庚、壬之年,皇帝亲自到日坛祭日,其余年份则由文臣代祭。每逢地支为丑、辰、未、戌之年,皇帝亲自到月坛祭月,其余年份则由武臣代祀。这一制度一直沿用至清代。
星辰之祭主要是五星、二十八宿。五星指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填星。二十八宿指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除此之外,其他与祀的星辰还有不少,如司命、司中、司民、司禄、寿星、灵星、风伯、雨师、云神、雷公等。对日月星辰的祭祀,虽然总体上是一种迷信活动,具有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意义,但也体现了古人对于人生的一些积极要求。
如祭祀司中,是为了免除灾咎,祭祀寿星,是为了祈求长寿,祭祀风雨雷电,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祭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人民希望过上安宁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
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古文献记载土地神是“社”,祭礼叫“宜”。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
地神,称为“地圻”,又称“地祗”。“社”,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所以,《礼记·王制》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的说法。
另外,阴阳家说,地中央曰昆仑,统辖四方大九州岛;神州是九州岛之一,下又分小九州岛。汉代经学家也有分地神为昆仑之神与神州之神的说法。因此,自古以来就普遍流传有对土地的崇拜。
由此,祭地之礼和祀天之礼一样,也成为古代祭祀礼仪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古代礼仪中祭地的正祭,是方丘祭地,即在每年的夏至于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
为什么要在水泽之中的方形祭坛上祭地?这也有个说法,古人以为,地属阴,阴属于北方之性。古人又认为,天圆地方,大地之外为四海环抱,故以方丘象征地,以四周环绕的水泽象征四海。
祭地的礼仪与祭天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由于天在上,故用燔燎之礼,而地在下则用瘗埋之礼。所谓瘗埋,即是在祭祀时在地上挖一坑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地中,供地享用。
周代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水泽,即以水环绕。方丘,指方形祭坛,古人认为地属阴而静,本为方形。水泽、方丘,象征四海环绕大地。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但不用燔燎而用瘗埋,即祭后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牺牲取黝黑之色,用玉为黄琮,黄色象土,琮为方形象地。
明代嘉靖帝在建圜丘的时候,又在北京安定门外择地建了方丘坛,即地坛,以祭皇地。此坛北向,是一座用汉白玉筑成的二层方坛。另还建有皇地室,收藏有皇地及从祀诸神的木主。清代沿用明制,我们看到的地坛,即是明清时期遗物,除其主体建筑两层方台外,尚有皇地室、神库、神厨、斋宫等配套建筑。
祭地礼仪还有四望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同一山川,至其地而祭之,直呼为祭,远望而祭之,则称“望”。
四望山川是祭祀天下名山大川之神。文学家陈寿祺说:
山川之祭,周礼四望,鲁礼三望。其余诸侯祀竟内山川,盖无定数,山川之大者,莫如五岳、四渎。
《礼记·王制》记载:
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望祭山川岂可舍此有五岳四渎等,则四望非限以四事,乃谓四方之望也……
至山川之境而祭之,称为“祭”,远望而祭之,称为“望”。望祭的正祭是在都城的四郊举行,四郊各封土设坛,登坛以祭相应方位的山川。
武则天时期,开始把山川名胜加上人间官爵。唐代封五岳为王,西岳华山为金天王,东岳泰山为天齐王,中岳嵩山为中天王,南岳衡山为司天王,北岳恒山为安天王。封四渎为公,河渎为灵源公,济渎为清源公,江渎为广源公,淮渎为长源公。
宋代名山大川的封号又升一级,五岳皆为帝号,并配有帝后,四渎、四海等均封为王。明代朱元璋特在京城设山川坛,以望祭四方山川。
朱元璋废除了山川的帝王名号,以山川本名称呼其神,如东岳泰山之神、西渎大河之神等。嘉靖时改山川坛为天地神坛,望祭天下山川。
清代初期以山川海渎配享方泽之祭,又在天坛之西另建地坛,兼祀名山大川。另外,还派遣使者,到各地祭祀五岳、四渎等。
大雩也称“雩礼”,简称“雩”,是古代吉礼的一种。所祀对象为被认为能兴云降雨的山川百源。
周代雩礼分为两种,一种是孟夏四月,由天子举行的常规雩礼,称“大雩帝”。以盛大的舞乐队伍,祭祀天帝及山林川泽之神,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具有节日的气氛;另一种是因天旱而雩,不定时,用巫舞而不用乐,气氛严肃,祈祷殷切。
战国时期,天子大雩帝,祭天地,配以五方天帝,诸侯则祭祀句龙、后土诸神。祭时,由女巫组成舞蹈队,边舞边呼号,并献牺牲、玉帛。唐代,于初祈后10天,如不下雨,则禁止民间屠宰,雨足则以酒脯报祀谢神。
明堂,《礼记·月令》说它是季秋之月大享天帝的地方,大享是报答天帝的恩佑,把收获的新谷及牲畜进献给天帝。
汉代始建明堂的是武帝。王莽在长安城南建造了明堂、辟雍等。这个建筑遗址已经发掘,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西汉末年,礼学家对明堂的认识。由于对明堂制度争议太大,南北朝时期明堂祭祀就各行其是了。而隋代直至灭亡,都没有就明堂的构建搞出个结果来。
唐代武则天掌权后,在东都洛阳毁乾元殿兴建明堂,是一个三层的圆亭形建筑,武后下令改称“万象神宫”,多次在这里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
几年后,一场大火烧掉了神宫,武后又下令重建,号称“通天宫”。建成后,武后改元“万岁通天”,以示庆贺。武氏举行大亨礼,受群臣朝贺,并于四季孟月及季夏行告朔之礼。
705年,武则天也在明堂行大亨礼,合祭天地;次年返西京,才改为季秋在圜丘大亨行礼。唐玄宗时期,东都明堂恢复乾元殿旧名,并拆除上层,缩小规模。唐玄宗到洛阳,常于冬至在此殿受朝贺。
北宋仁宗时期,以大庆殿为明堂。南宋初期明堂祭祀规模较小,只祭天地祖宗4位,绍1134年起才逐渐增设从祀神位;1140年制订明堂仪注,大致同郊祀礼。
明代初期无明堂之制,季秋大亨礼在南郊大祀殿举行。嘉靖时始议明堂之礼,先将原来的道士之宫元极宝殿作为明堂,行大亨之礼。
清代初期沿用明代制,并以祖宗配祀,认为合祀之礼即是明堂制度。1751年,祈年殿专行祈谷之礼。把两种祀典区别开来,改正了对明堂的认识。
[旁注]
天干“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的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寿星 星名,我国神话中的长寿之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仙,本为恒星名,为福、禄、寿三星之一,又称“南极老人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长安附近杜县建寿星祠。后寿星演变成仙人名称。古人称长寿老人的象征。常衬托以鹿、鹤、仙桃等,象征长寿。
九州 我国的别称之一。古代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陈寿祺(1771年~1834年),清代文学家。1799年进士,1809年充会试同考官,父母殁后不出仕,主讲鳌峰、清源书院多年,有《左海全集》。
武则天(624年~705年),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唐中宗复辟,恢复唐代,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辟雍 也叫“璧雍”等。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
[阅读链接]
在古代,基于自然崇拜,人们开始祭祀山川等神灵,并随之建造起了大量祭祀这些神灵的庙宇。
我国从古代起就崇拜天、地、山、川等自然物并设庙奉祀,如后土庙。最著名的是奉祀五岳,也就是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的神庙,其中泰山的岱庙规模最大。还有大量源于各种宗教和民间习俗的祭祀建筑,如城隍庙、土地庙、龙王庙、财神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