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万民——五礼之嘉礼

嘉礼是古代的五礼之一,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嘉,美、善的意思。后代的帝王登极、太后垂帘、帝王圣诞、立储册封、帝王巡狩等,也属嘉礼。

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其主要内容有:一曰饮食,二曰冠婚,三曰宾射,四曰飨燕,五曰脤膰,六曰庆贺。

嘉礼的用意在亲和万民,其中饮食礼用以敦睦宗族兄弟,婚冠礼用以对成年男女表示祝贺,宾射礼用以亲近故旧朋友,飨燕礼用以亲近四方宾客,脤膰礼用以亲兄弟之国,庆贺之礼则用在国有福事时。

成人和婚姻的冠婚之礼

原始社会时期,在昆仑山地区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凿齿,经常出来为害附近的百姓,百姓苦不堪言。

后羿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拿着弓矢,经过九九八十一个回合,终于打败了凿齿,还给当地百姓一个幸福安乐的生活。此后,当地的人们就将“凿齿”作为英勇和威武的象征,以敲折、拔除、锯平、毁损等方式弄去自己的牙齿为美观。

当自己的孩子长成的时候,父母为了寄托自己希望孩子日后英勇无畏的愿望,就对称地拔除和毁掉中间或两侧上牙门齿或犬齿,而且凿齿之后孩子就获得了成丁及成婚的资格,成为从少年变成成人,迈向社会和参与族中事物的标志,这时不仅社会地位可以提升,他们的身份也会得到重新认定。

后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步入成年的转变,并在典章制度中详细规定了青少年举行成人礼的时间和礼仪规范。

所谓不行冠礼难“成人”,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冠礼作为成人之礼,是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冠礼,是给进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古代贵族男子20岁而冠,即满了20岁就要举行冠礼,其地点在宗庙,以示郑重其事。

主持冠礼的人是受冠者的父亲或长兄,他们要事先“筮日筮宾”,即以卜筮来确定行冠礼的吉日和负责加冠的来宾。从这些情况都可以看出,古人对冠礼非常重视。古人认为,成年之前的人可以不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而一旦进入成年社会,就既享有成人的权利,也要对社会履行应尽的义务,负有继承父业、治国安邦的重大职责。所以在其成年时对其进行成年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让他们从成年时就懂得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日后才能承担起使社会稳定发展的任务。

根据《礼记》的记载,成人教育的内容主要在于4个方面:

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

通过这些方面的礼仪教育,使之具有“孝、悌、忠、顺”的完美品德。因此之故,在冠礼举行的时间、地点和来宾选择上都十分慎重。

在举行冠礼的这一天,主持冠礼者在宗庙阼阶堂前东阶偏北的位置安排受冠之席。之所以选择阼阶,因为阼阶是主人接待宾客之位,意味着受冠者从此可以代父接待宾客了。冠者从东房出而就席,由辅助加冠的来宾为其梳头、挽髻、加簪、著束发用的黑帛,做加冠前的准备。

然后,由事先择定的贵宾庄重地为受冠者加冠。加冠仪式为“三加”,每一加皆有其独特的寓意。

第一加为缁布冠,这是用黑麻布做成的帽子,传说这是太古之冠,以此表示不能忘本之意;第二加为皮弁冠,这是用白鹿皮制成的帽子,表示从此要服兵役;第三加为爵弁冠,这是用红中带黑的细麻布或丝帛做成的前小后大,其形如爵的帽子,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活动。

“三加”之仪行于士人的冠礼,如是诸侯的冠礼,则要“四加”,即在三加之后还要加玄冕,这是一种外黑里红的礼帽,供诸侯祭祀四方百物之用。

天子的冠礼为“五加”,即在前面四加的基础上,再加衮冕。衮冕是天子祭祀先王时所用。衮冕与玄冕形制、颜色相差不大,其顶上都有一块前圆后方的冕板,只是在冕冠前后垂挂的玉串,当时称为旒,其数量不同,玄冕前后各三旒,衰冕前后十二旒。

加冠完毕,参与冠礼的人要向加冠者敬酒祝贺。然后加冠者从西阶下,去拜见母亲。再回到西阶以东,为其加冠的贵宾给他授字。字是表字,是根据名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命字之时,宾、主、冠者都站在堂下阶前,由宾致辞:

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仪礼·士冠礼》命字之后,名只用于自称,除君王、父祖外,其余人等都不能直呼其名,因其已经成人,已具有为人父的资格,故都要改称其字,以示敬重。

命字之后,主人向宾客敬酒,赠送礼物,表示感谢。加冠者则换上黑色的礼帽礼服,带上礼品,拜见兄弟姐妹,还要出外拜见君、卿、大夫等。

这些冠礼的礼仪程序,是周代的规定。以后历代都沿袭这一模式,只是其程序逐步趋向简化而已。汉代皇帝的冠礼称为“加元服”,一般于正月甲子或丙子吉日举行。

皇帝加冠共为四加,缁布冠东汉改为进贤冠、爵弁、武弁、通天冠。士庶冠礼趋于简化,只行一加之礼。魏晋时皇帝冠礼用一加,皇太子再加,王公、世子三加。举行冠礼时,开始使用音乐伴奏。后齐皇帝行冠礼,又增加了祭圜丘、方泽、宗庙之制。这些新的内容也为后世沿用。唐代皇帝冠礼加一冕,皇太子、亲王等加缁布冠、远游冠、衮冕,为三加。明代皇帝仍沿一加之制,皇太子则三加,其冠为翼善冠、皮弁、冕旒。庶人冠礼,沿用宋代司马光在《书仪》中记载的冠仪: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清代满人入主,其俗与中原不同,故也没有冠礼。笄礼男子20岁而冠,女子15岁而笄。笄礼是女子的成年礼,举行过笄礼的女子,意味着从此之后就可以谈婚论嫁了。笄,就是簪的意思。笄礼的形式,主要是结发加簪并取字,其礼仪程序大体取则于冠礼。主持笄礼的是女性家长,为女子结发加簪的也是女性贵宾。

结发,就是改变幼年时代的发式,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用把发髻包住,再用笄插定发髻。笄后还要为之取字,表示其业已成人,可以嫁为人妇,养儿育女了。笄礼后代仍然沿用。

《宋史》中曾详细记载了宋代公主的笄礼。笄礼用三加之仪,始为公主加冠笄,再加冠朵,三加九四凤冠。加笄之时,皇帝亲临。待取字之后,公主拜见父皇,敬聆训诫:

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

最后,笄者还要拜见皇后、妃嫔等,并接受她们的祝贺。明代以后,笄礼废而不用,但民间依然保留了笄礼的一些遗风,如女子出嫁,要改变婚前发式,将头发挽束成髻,以示与未婚女子的区别。

婚礼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把夫妇看成为“人伦之始”。《周易·序卦传》中说: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措。

大千世界、万象人生皆以夫妇之礼为其始点,故而对婚姻之事的重视自然也就是情理中事了。由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古代的婚姻形式有多种多样,诸如媵妾制、劫夺婚、转房婚、入赘婚、交换婚、典妻婚、指腹婚、冥婚等,但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媒聘婚,即经过明媒正娶的婚姻形式。

古人对婚姻的高度重视,使得古代婚礼的礼仪十分隆重而繁琐。周代的婚礼,根据礼经的规定,分为六大程序:纳采,即男方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并以雁作为礼物,赠送女家。问名在女家同意后,男方再遣媒人执雁到女家,询问女子之名及其排行,出生时辰等,女家要设宴款待。

问名的目的是通过占卜的方式,来测定男女是否相配,联姻是吉是凶。纳吉若占卜获得吉兆,男方派人带着雁到女家报喜,正式确定婚约,即是订婚。

纳征订婚之后,男方要给女方送上聘礼,包括玄束帛黑三红二的5匹帛和俪皮成对的鹿皮,以此象征阳奇阴偶、配偶成双的意思。请男方用占卜确定下成婚的吉日后,请媒人带着大雁到女家通告,征求女方同意。亲迎婚期当日,新郎乘车,于深夜出发前往女家迎娶新娘。装扮好的新娘立于房中,新娘的父亲则于门外迎接新郎入室。

新郎以雁为礼,送呈女家,行礼之后退出女家,新娘随行。新郎亲自驾车,请新娘上车,然后新郎将车交于驾车人,自己先行乘车赶回家中,在家门外迎候新娘。新娘驾到,新郎将其迎入家中。

家中已摆好宴席,新郎新娘行“同牢”、“合卺”等礼。同牢,就是新郎新娘共吃祭祀后的同一肉食,象征夫妇自此以后尊卑相同。合卺,即新郎新娘手持用同一只匏瓜分成的两个瓢,一人一只,用来盛酒漱口。匏瓜味苦,以苦酒漱口,就是要夫妇从此后同甘共苦,相亲相爱。

合卺后要将瓜瓢还原为一,象征着夫妇俩从此合二为一,相伴到老。宴后,脱去礼服,新郎新娘进入新房,新郎要为新娘解缨。缨是一种丝绳,女子订婚后即束于发上,以示她已有了婚约。解缨后撤去烛火,婚礼告成。

第二天早晨,新妇谒见舅姑,即公婆,以枣栗献于舅,以干肉献于姑,并请舅姑进食,表示新妇从此成为家庭中的正式一员。

在这六礼中,除纳征外,其余5项皆少不了以雁为礼。这并非古人草率为之,而是大有深意的。

首先,雁是候鸟,随季节变换而南来北往,故男婚女嫁也应适时;其次,大雁南飞北翔,追逐阳光,故又称为“随阳鸟”。古人又认为男为阳,女属阴,妇从夫,亦即阴随阳,以雁为礼,就有了男女之间阴阳和顺的意思;第三,大雁择定伴侣后,终其一生不会改变。故以雁为礼又象征着忠贞的爱情;最后,雁飞行有序,婚姻也要有序,兄、姐不婚,弟、妹则不应抢先婚嫁。

但雁并非易得之物,故后代也加变通,多以鹅、鸡或鸭来代替。周代婚礼是此后历代婚礼的基础,虽然随着时代的不同,各代都有所精简变通,但其主要礼节却一直沿用。

唐宋时期是古代婚礼有较大变化的时期,其变化一是删减合并了一些礼仪,如宋代规定,将问名并于纳采、请期并于纳征,只保留了纳采、纳吉、纳征、亲迎4个程序。还对某些旧礼进行了变通,并增加了不少新内容,从而使整个婚礼显得更为热闹。

宋代城市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商品价值观念深深地渗入了婚礼之中。在议婚时,出现了相媳妇和通资财的做法。相媳妇就是相亲,由男方家长约定一个日期,带子弟与女家会于酒楼等地,如果男方中意,就在女子发髻上插上金钗,称为“插钗”,如不中意,则送上彩缎两匹,表示婚事不谐,称为“压惊”。

通资财是在通婚书上除写明男女名字、生辰外,还要写明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财表现得十分明显。在亲迎之前,男方要送些冠帔、花粉之类“催妆”,女家要用帐幔、被褥之类装点新房,称为“铺房”。

迎亲时,新郎领着花车或花轿来到女家,花轿迎亲由此开始。新娘上车或轿后,还有讨吉利钱要喜酒吃的习俗。来到男家门前,新娘下来,有“撒谷豆”以求吉利的做法。新娘入室后又有“拜堂”的活动。

新婚夫妇手牵“同心结”,宋代称为“牵巾”,即用红绿彩缎绾成象征恩爱的同心结,男女各牵一头,相牵而行,象征新人同心协力,永不分离。

新人牵巾先拜天地、祖先,然后进入洞房,夫妻交拜。交拜后新人坐床,行“撒帐”、“合髻”之仪。始于唐代的合髻,替代了以前的解缨。合髻,就是新婚男女各剪下一绺头发,绾成同心结的式样,以作为婚姻的信物。唐代女子晁采的《子夜歌》中,就描写了这一婚仪:

侬既剪云鬓,郎亦分丝发。

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合髻之后,行同牢、合卺之礼。合卺,宋代时为传饮交杯酒取代。交杯酒,用两只酒杯,杯足或盏底用红绿丝线连接,并绾为同心结式样,由一对新人交互传杯共饮。喝完之后,将酒杯掷于地上,若呈一仰一合状,就是大吉,因为它象征春天覆地载,男俯女仰,阴阳和顺,婚姻就会美满。

在新人入洞房直至灭烛这一段时间里,新人特别是新娘的日子是不好过的,前来贺喜的宾客不分老幼,都可以尽情地恶作剧,想尽方法刁难新人,称为“弄妇”,这就是后世“闹房”之俗的前身。

第二天早晨,新婚夫妇拜过公婆,婚礼才告结束,而新郎新娘也就从此正式开始了他们的共同生活。

[旁注]

典章制度 一个国家的朝廷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从很早开始,历代统治者就十分重视典章制度的建设。《史记》中的“书”和后来各朝正史中的“志”、“录”就留下了丰富的有关典制的记载。

宗庙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玄冕 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花纹。天子祭群小祀的冕服,大夫助祭服玄冕。冕是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冠冕。

甲子 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前一位是癸亥,后一位是乙丑。我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甲子年”。自当年正月初一起至次年除夕止的岁次内均为“甲子年”。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子属阳之水,是水生木相生。

《宋史》 《二十四史》之一,元代末期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周易》 一部我国古哲学书籍,也称“易经”,简称“易”。易的主要意思是变化,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

阴阳 源自古代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连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期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阅读链接]

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人皇氏成为最早的帝王之一,也是从人皇氏开始,规定了夫妇之道。至伏羲氏时代,原始的畜牧业迅速发展,九州大地和睦相处,一片太平景象,但是最让伏羲伤脑筋的是在当时出生的婴儿中,经常会有畸形的怪异现象出现。

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伏羲惊讶地发现,这与当时存在的男女群婚、乱婚现象有关。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提升族人的生存力量,伏羲在华夏九州开始了“制嫁娶”,实行男女对偶的制度。他先定姓氏,以防止乱婚和近婚,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跨越。同时也是从伏羲氏开始,有了嫁娶“以俪皮为礼”的风俗,使得嫁娶成为一件重大而有意义的事情。至后世,嫁娶的制度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