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仪式——五礼之军礼
军礼是我国古代的五礼之一。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说:“以军礼同邦国。”《蒐苗的检阅》中也说:在我国的周代,在一年四季里也都是有军事上的操练的,春天的叫做“振旅”,夏天的叫做“拔舍”,秋天的叫做“治兵”,冬天的叫做“大阅”。这些是被称为“军礼”。
可见军礼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在一年四季中都有军礼的贯穿,经过历史的演变,军礼主要包括鼓舞斗志和树立必胜信念的出征之礼、大军得胜班师回朝的凯旋之礼、检阅威武之师的校阅之礼和田猎之礼等多方面。
鼓舞将士斗志的出征之礼
汉代初年,受到楚汉战争的破坏,人们的生产亟须恢复。刘邦当上皇帝后,首要的事情就是大力提升国力。可是战乱频繁,百姓连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都没有,更何谈生产呢?
公元前201年,冒顿率领40万大军攻打汉朝领土马邑。镇守马邑的前韩国贵族无法忍受围困,最后叛国投敌、开城投降。由此,大汉帝国的门户打开,冒顿单于率匈奴铁骑攻破雁门关直逼太原。
于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刻,刘邦决定率领32万大军御驾亲征,最终得以一统天下,为刘邦也成了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的皇帝。
其实,在我国传统的戏曲和许多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御驾亲征”与“拜将出征”的说法,这其实反映了古代军队出征的两类不同形式,御驾亲征就是天子亲自挂帅,领兵出征,如宋太宗之伐幽州,清康熙帝亲征准噶尔部等。
拜将出征就是任命将领带兵征讨,如汉高祖刘邦登坛拜韩信为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东向伐楚等。两者的主帅地位不同,礼数规格也就有较大的差别,但其礼仪内容则差别不大,基本上都包括祭天、祭地、告庙和祭军神等四大类内容。
出征之前祭天,古代称为“类祭”。类祭的地点和形式取则于吉礼中的祭天之礼,也是在国都之郊举行祭祀,将牺牲、币帛等祭品燔燎告天,通过向上蒸腾的烟气,把出征之事报告上帝,请求上帝的同意,以上帝的名义去恭行天罚,并祈求上帝保佑战争的胜利。
类祭的具体时间,由占卜决定于刚日某天举行。古代以干支记日,干支有刚、柔之分,甲、丙、戊、庚、壬属于刚日,刚日为阳,出征为阳刚之举,故而类祭也都在刚日,而不在柔日。
出征前祭地称为“宜社”。战争的起因大都是由于领土的纠纷,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卫领土的安全,故出征之事也必须报于代表国土的社神知悉,以求取社神的保佑。
“宜社”的祭祀形式也类同于古礼祭地之礼,主要是采用瘗埋祭品如牺牲、玉币等于地中的瘗埋之礼。出征前告庙之礼称为“造祢”,就是告祭于祖先的意思。采取这一形式,是表明大军出征得到了祖先的同意和庇佑,是受命于祖、代祖出征的。
这三类祭祀活动,把天、地、人三神全都拉到了自己阵营一边,表明出征的大军乃是替天行讨的名正言顺的堂堂正义之师,从而鼓舞起战士们的斗志,树立其必胜的信心。
在此之后,出征之师还要行祭军神、军旗之礼,古称“祃祭”。在举行祭祀仪式时,先将征伐之事告知神,再将羊、猪等牺牲荐神,以牲血涂抹军旗、战鼓,称为“衅旗鼓”,以此祈求军神相助。祭军旗的仪式称为“祃牙”。牙是牙旗,牙旗是军中大旗。
古代军队的进退行止等一切行动,均依军中旗鼓为指挥,故而牙旗乃是军中的灵魂和中枢,祭牙旗就是祈求出师大捷,旗到得胜的一种仪式。在祃牙之前,先要建牙,即把大旗树立起来,然后在全军之前,掘坎瘗埋,以行祭祀。
唐宋时期,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祭牙旗,还要祭代表六军的六,礼仪更趋复杂化。军队的一切行动,皆依托道路进行,所以出征之前还要举行对道路之神的祭祀,称为“祭”。
祭是在道路上封土为堆,并插有树枝草木,驾驶战车的驭手一手执辔,一手持酒,浇在战车轮轴两端,再浇车厢前的挡板,然后将酒一饮而尽。三酹之后,战车从土堆上辗过,祭礼即告结束。
出征大军行过此礼后,所有的山川险阻,皆可平稳涉渡,不会构成危害。但唐代以后,此礼已很少用了。
[旁注]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汉代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刘邦对汉族的发展,以及我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柔日 古代以干支纪日,凡天干值乙、丁、己、辛、癸的日子称柔日。因均属偶数,也称“偶日”。
[阅读链接]
受祭的军神,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蚩尤;一说是黄帝。这两人都是古代部落联盟时期有名的军事首领。
传说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十分勇猛善战,曾经击败炎帝部落。蚩尤还是我国的兵器制作之祖,能够以金属制作各类武器,据说刀枪剑戟等都出自他的发明创意,又说蚩尤还具有很大的神通,能在战场上呼风唤雨,扭转战局。
黄帝是与蚩尤同时代的人,他领导炎黄部落联盟击败了蚩尤的部队,并学会了九天玄女的兵法,行军布阵,神鬼莫测。这两人可称得上是古人心目中的战争之神,所以理所当然地登上了祃祭的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