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使朝觐天子的朝聘之礼
春秋时期,鲁国聘于周室仅有屈指可数的4次,而聘于晋、楚等强国的次数却多达56次。各诸侯国之间的使节互聘,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常盛行,一般每隔一段时间,各国都要派遣使者,互致问候。
以卿为使者称为“大聘”,以大夫为使者称为“小聘”。通过互聘,来强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后来形成宾礼之一的朝聘之礼。
所谓的聘礼,是指古代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的礼节,它主要包括封国遣使入朝,封国之间遣使互访以及中原王朝和周边邻国间的使节来往等内容。
早在先秦时期,朝聘主要指的是封国遣使入朝天子,故又称为朝聘。周代诸侯聘于天子之礼是一正常的制度,《礼记·王制》记载:
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
就是说在诸侯朝觐天子的间隔之年,诸侯遣卿大夫为使入聘,问候天子,并陈述职守。有时,正当诸侯朝觐之期,但诸侯有事不能亲行,也遣卿大夫为使,代自己入觐,这也是聘礼的一种。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烟衰微,不再有号令天下的威风,诸侯聘于天子的制度也就日渐式微。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相互之间攻战不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同盟反目、国破家亡的悲剧。外交在各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既造就了无数个智计横出、纵横捭阖的外交家,又使得朝聘活动日趋频繁,成为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重要大事。
朝聘的礼仪规定,在先秦时期也是十分严格的。周礼规定,诸侯聘于天子,必以卿为使,以大夫为上介,以士为众介;聘使进入王畿时,必先通报“关人”,关人转报天子,待天子同意后,聘使才能入城。聘使被安置在馆舍之中等候天子召见。
觐见时要贡奉玉帛珍玩以及本国土产奇珍。觐见之后,由王室盛情款待,再由王室使臣送其出畿返国。诸侯国之间的使节互聘,也有相同的礼节规定。
外交礼仪是相当严肃的事情,必须严格认真地执行,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若在外交场合违法弃礼,玩忽礼仪,就很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有一年,晋、鲁、卫、曹4国同往齐国聘问。事有凑巧,晋使克瞎了一只眼,鲁使季孙行父头上无毛,卫使孙良夫跛了一只脚,而曹使公子首偏偏又是个驼背。4个残疾人走上朝堂行礼聘问,让齐顷公乐不可支。
好不容易等到退朝,齐顷公就连忙走向后宫,讲给其母萧夫人听。萧夫人一听有这等好玩的事,就要求亲眼观赏一番。齐顷公答应了,并且马上做了一番秘密的安排。他找来了4个具有相同残疾的人,负责为4国使臣驾车。
这事让齐国大臣国佐知道了,连忙进谏说:朝聘是国之大事,必须礼遇使臣,宾主双方都要互相尊重,怎可开这种玩笑!齐顷公执意不听,按原计划择日宴请使臣。
开宴当天,齐顷公先让萧夫人及宫嫔侍女躲在帷帐后面,再让使臣的车辆从前面经过。萧夫人等一看,瞎子拉着瞎子,秃子拉着秃子,不禁大笑起来。
蒙在鼓里的4国使臣听得女人们的尖笑声,仔细一看,才发觉自己受到了戏弄,不觉个个怒火中烧,当下也不辞行,马上动身回国,并且互相约定,定要请兵伐齐,以报此辱。
过了两年,四国联军浩浩荡荡,杀奔齐国。齐顷公忙起军马亲自迎战。双方大战一场,齐兵大败,要不是有人和齐顷公换穿衣服冒充国君,齐顷公也就成了俘虏。
惊魂未定的齐顷公刚刚逃回都城临淄,四国联军已尾追而来。慌了手脚的齐顷公忙派国佐带着玉磬等传国之宝出城求和,不仅承认晋的盟主地位,答应今后按期朝见,而且同意归还侵占的鲁、卫两国的土地。同时另行提出了附加条件,以萧夫人为人质,改齐国垄亩为东西向,以便晋军随意在齐晋之间往来。
这下国佐也火了,指责这不合礼数。经国佐据理力争后,收回了无理要求,双方达成和议。齐国玩忽外交礼仪,致使一笑倾城,付出了巨大的损失,由此也可看出正式场合据礼行事的重要性。
秦汉时期,由于分封制的废弛,不再有诸侯国聘于天子之礼;由于天下一统,诸侯互聘的重要性也日渐减弱而不再使用,故后代礼书中多以藩国聘使朝贡以当此礼。
唐代《开元礼》中记载,凡边疆属国或少数民族首领遣使聘唐,朝廷在接待时使用“受藩国使表及币”、“皇帝宴藩国使”等礼。根据这些礼仪,当使者进入京城时,朝廷对之要“束帛迎劳”,表示欢迎慰问之意。
欢迎仪式过后,安排使者到宾馆下榻,并设宴招待,在融洽的气氛中,双方协商确定递交国书的日期。届时,负责礼宾的官员引领使者入宫。使者身穿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的服装,其随员手捧币、玉等各种贡品,静静地立于殿门之外。
这时鼓乐齐鸣,隆重的宫廷仪仗一队队鱼贯而出,皇帝就座等候使者入殿觐见。按照来聘国家的大小及重要程度,在使者入觐时给予奏乐不奏乐的不同礼遇。
使者站班停当后,由中书侍郎率令史捧案上前,使者递交国书,中书侍郎礼貌而又慎重地将国书置于案内,呈交皇帝。再由礼官上前,收下各类贡物。使者率随行人员跪拜行礼,退出,礼成。
择日,皇帝举行盛大宴筵,招待使者,并赏赐大量礼物。唐廷正是通过这种郑重其事的外交礼仪和礼尚往来的互相馈赠,密切和加强了唐王朝和周边各国、各族的友好关系。
宋代,宋王朝和辽、夏、金、蒙古等先后对峙,双方之间的使者往来十分频繁,其外交礼仪也就更为发展。朝廷设有专职馆伴使,负责陪同各国使节。
有时,使节刚入边关,受命而来的馆伴使已在此迎候,并陪其同往京城。使者到达京城后,有专门的馆驿负责接待,朝廷还专门派官员前来问候,并责成馆伴使负责安排各国使者的一切活动和生活。
当使者回国时,馆伴使伴送其至边境。馆伴使的设置,保证了各国使者在华期间始终都受到了极好的礼遇。使者入觐时的礼仪,也制订得十分周到,以辽使入觐为例,宋把接待辽使分成“见日”、“宴日”、“辞日”三种礼仪。
见日,是辽使第一次觐见宋帝时举行的仪式。先将辽使携来的礼物陈列在殿下,再由中书官员接受辽主致宋帝的文书,通事官翻译转达辽主对宋帝的问候,宋帝相应问候辽主,并回赠大量礼物。
宴日,是为宴请使臣所举行的仪式。辽使及其随行人员皆应邀参加宋帝举办的盛宴,席间,宾主互致问候,双方敬茶敬酒,十分热闹和隆重。
辞日,是为使者辞行回国所举行的告别仪式。由宋帝亲自主持,为之辞行,并赐予使者银器、衣物等礼物,同时还有赠送给辽主的大量礼物。仪式的最后,是将来帝致辽主的文书装入精美的书匣,请辽使带回转交。
在整个接待礼仪中,始终贯穿着热情待客、隆重友好的气氛。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宋代制与唐代制是有较大区别的。唐代制对待藩使,虽也热情隆重,但始终体现了中华上国对下属藩国的尊严和威风,是以上接下之礼。
而宋代由于与契丹等约为兄弟之国,地位是平等的,故而更多用的是古代诸侯国遣使交聘之礼,而不是天子接待藩国聘使之礼。南宋向金称臣之后,则反过来由南宋向金帝行藩国朝聘之礼了。
由此看来,礼仪制度的变迁,也和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实力对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明清时期对四夷藩国用藩国聘使于天子之礼。
但到清代中叶之后,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朝廷对西洋诸国的礼仪被迫不断变更。康熙时期,国势鼎盛,西洋使节觐见皇帝用三跪九叩礼。雍正时期对罗马教皇的特使,破例准其用西方礼仪,皇帝同使者握手为礼。
同治年间,载淳规定,英、法、美、俄、日、荷等国使节入觐,不再行跪拜大礼,也不用西方的以三鞠躬见君之礼,而是以五鞠躬觐见清帝。
[旁注]
《王制》 出自《礼记》是指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封国、职官、爵禄、祭祀、葬丧、刑罚、建立成邑、选拔官吏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制度。
季孙行父(?~公元前568年),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史称“季文子”。季孙行父上承其祖成季之遗风,下启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政治。正因为他的努力,鲁国三桓才得以顺利成长,从而成为日后凌驾于鲁君之上的强势卿家。
齐顷公 齐惠公之子,在位17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率军南下攻鲁国龙邑,宠臣卢蒲被杀,顷公怒而攻至巢丘。公元前589年顷公在马鞍山战大败,差点被俘,幸得大臣逢丑父相救,两人互换衣服,佯命齐顷公到山脚华泉取水,得以逃走。后来齐国国势趋衰。齐顷公变得低调内敛,周济穷人,照顾鳏寡,颇得民心。
馆驿 驿站上设的旅舍。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
契丹 也称“辽朝”,又称“大契丹国或者大辽国”。是东亚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一个王朝。907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天皇帝”,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国号“契丹”。
[阅读链接]
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15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
大臣蔺相如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一定会粉碎!”
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玉,因此一点都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完成相关的礼节,把蔺相如放了,造就了我国宾礼历史上不卑不亢的传奇。